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趋势分析
第573期 作者:□文/张丽园 温小霓 时间:2017/11/16 13:47:44 浏览:1426次

[提要] 基于共词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12017年收录的197篇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主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热点聚焦于法律缺失、监管绩效欠缺、债券市场风险、银行风险、房地产泡沫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基于聚类层次分析,探析不同主题词所构成的类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将20个关键词可划分为五个群体,群体内部存在强关联。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研究;共词分析;知识网络特征;聚类分析

本文为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6年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究项目):“科技金融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KRZ01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831

引言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近年来国家关注热点之一,李克强2014年以来反复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0174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把住了发展大势。”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造成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关键性风险因素及其积聚扩散过程。强调系统性风险的后果,系统性风险是可能造成全局性严重后果的风险;聚焦在可能给整体带来重大后果的关键性因素上,而不是“金融市场失灵”这类一般性无所指的刻画;系统性风险的累积过程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平稳的,而是由小变大的过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框架性综述科研成果很多,但大多学者是基于定性分析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陈述,但定性研究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思维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本文基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深入研究,规避了使用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来定位该主题研究现状和热点。鉴于此,本文基于共词分析法思想首先选取知网(CNKI)学术期刊总库相关文献作为内容分析样本,并通过精读政策文本人工提取关键词构建共词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UCINETSPSS等相关工具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相关的统计分析,识别出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注热点。最后,通过聚类层次分析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各聚类类种所代表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析出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指出未来应加强监控的领域。

一、关键词的确定及数据处理

(一)数据搜集。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本文选取知网(CNKI)学术期刊总库作为数据来源,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具体检索方式为:“篇名”=“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且“主题”=“系统性金融风险”,匹配模式都为“精确”,检索时间范围为20112017年,检索时间为201761日,来源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报、价值工程、上海金融报、特区经济、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统计与信息论坛、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金融学院学报、财贸经济、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等。通过检索,累计得到197篇文献,其中2017年有21篇、2016年有37篇、2015年有22篇、201433篇、201333篇、201231篇、201126篇。剔除掉获取途径失败的文献得到高度相关的180篇文献。

(二)关键词提取与规范化。通过精读每篇文献提取各篇的关键词。

步骤1:提取关键词。使用信息统计分析软件ROSTCM6对这180篇高度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通过信息统计软件得出文献中重复出现频次排名前40位的关键高频词。

步骤2:剔除无意义关键词。剔除“金融”、“因为”等对于主题无意义的关键词。

步骤3:归纳相似关键词。把关键词中意义相同或相近词语进行合并去重,最终得到20个关键词,根据1973J.C.多诺霍提出的高频低频词判断公式:

T=■(-1+■) (1

其中,I1表示出现一次的关键词的数量,T表示高频关键词中的最低频次值。从而得到系统性金融风险高频关键词排名前20个关键词,如表1所示。(表1

(三)数据处理。在得到系统性金融风险高频关键词列表后,将20个关键词两两配对,统计其在180篇政策文本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其共现关系,生成了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本文中,在对20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时,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利用Salton指数将生成的共词矩阵转换成相关矩阵。Salton指数表现关键词共现相对强度的指标,其公式为:

Snij/ni×nj1/22

其中,nij表示两关键词同时出现的频次,ninj分别表示两关键词各自的频次。利用公式(2)计算可得共词相似矩阵。

二、数据分析

(一)社会网络分析。利用软件绘制共词网络图谱Netdraw,得到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图,如图1所示。共现网络图使分散的关键词的相互关联的形式可视化,可以看出“关键词核心”与“关键词群”的分布。如图1所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20个高频关键词之间形成了相互连接的交错网络。能够相互联系的关键词,即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在图1中用连线进行了相互连接。(图1

节点的度表示与该节点直接相联系的节点数目,本文中表示与此关键词具有共现关系的关键词个数,该值越大,说明此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越高,这些词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热点并处于核心地位。点度中心度是指某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亲近程度,一个关键词的中心度越大,表示该关键词控制其他两个关键词共现的能力越强。

一个特定点a与其他所有点i的最短路径之和用点度中心度来表示,其公式为:

Cca=lia

ia)表示点i与点a之间的最短路径的长度,点度中心性指标可以度量某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亲近程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两个因素涉及主题判断该关键词确实处于中心地位,再次验证选取的文献与主题高度相关。点度中心性分析可以判别出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国际经验、资本市场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共现频次越高,相应的点度中心度越高,即表明监管机制不完善、国际经验、资本市场是20102017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过程为,每一个关键词列为一类,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把距离最近的关键词聚为一类,然后再次计算聚类后各类的距离,距离最近的再次聚为一类,聚类过程会重复计算类距离,重复合并一直到合并为一类。

步骤1:本文中,为了消除频次对聚类的影响,需要对关键词矩阵进行转换处理。高频词共词相似矩阵中减去“1”,即可得到共词相异矩阵。

步骤2:使用SPSS对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步骤为: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其方法定义为组间连接,即可得到系统聚类分析的凝聚状态表和相应的冰柱图。表9显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异矩阵的聚类情况。聚类分析的第一步中1号样本与2号样本聚成一小类,它们的个体距离为(欧氏距离)是1,这个小类将在下面第2步用到。第二步中1号样本与4号样本聚成一小类,它们的个体距离为(欧氏距离)是0.993,第1步聚类生成的小类参与本部聚类,这个小类将在下面第3步用到,以此类推,完成了层次聚类分析的全过程,如表3所示。(表3

步骤3:确定聚类数目。碎石图结果可以作为最终聚类集中的参考指标,碎石图的纵轴是类数目,横轴是各类的距离(由表3获得)。如图2所示,聚类距离逐步增大,但增幅减小到达2类后,聚类的距离很快的增加。根据各类之间距离越小,相似性越大的原则,参考碎石图结果,聚类数目35类是合理的分类区间,由于本文的样本文献是高度相关,也为了更好的区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所以本文将类别分为5类。(图2

3是一幅纵向显示的冰柱图,由图2可知,当聚成5类时,17法律为一类,18监管绩效为一类,16债券市场为一类,20信心、14银行、15债务、8资产配置率为一类,19房地产、12改革、11股市、10外汇市场、7货币市场、6宏观审慎监管、13信贷信托、9金融危机、5资本市场、3监管机制不完善、4国际经验、1风险为一类。(图3

结合聚类结果,可以将上述20个关键词划分为5个群体所示。群体1研究内容较多,其主要包括监管机制不完善、房地产、金融危机、信贷信托、宏观审慎监管、国际经验、改革、股市、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风险。经过文献分析得出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股市、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几个方面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的未来主要研究趋势。而我国正处于金融市场体制改革深化阶段,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却不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不足,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等现象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实机制的完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文献对房地产的研究也较多,大量的文献都对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现状,房地产泡沫危机依然存在,研究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其很可能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文献分析表明信贷信托日益扩张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核心是架构审慎管理,虽然在《巴塞尔资本协议II》中特意构建了微观的审慎管理制度,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宏观上建立审慎管理在国内还有所欠缺。国外预防及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与经验,我国可以借鉴,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风险防范措施。银行作为金融环境的核心机构,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国际经验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群体2,研究的内容包含信心、银行、债务、资产配置率为一类。金融体系联系紧密,经济利益相互依存依靠,导致金融体系具有脆弱性的特征。基于金融体系这一特性,银行业的大量不良金融资产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居民对政府的加税或通胀有预期,使居民的信心下降,会使资本外流,此外,银行业坏账上升也会导致居民对本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下降,同样也会导致资本加速外流。国民对经济的不信任也是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群体3债券市场为一类,中国债券市场处于混乱状态,中国高风险公司债券收益率上升。原则上这一情形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违约成本,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群体4监管绩效为一类,央行的监管对于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央行应完善监管制度章程;进一步提升监管力度;更重视监管绩效,对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群体5法律为一类,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难以对新兴金融事务做出有效的监管和约束。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法律法规滞后性会给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和集聚甚至是爆发金融危机提供便利。

三、结语

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积累了大量矛盾:技术落差缩小,消化引进空间大幅缩小、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负担逐渐加深、以资本投入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空间收窄、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严重下滑,环境改善压力剧增、产能过剩,就业结构失衡、经济减速等。而金融体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经济风险聚焦于金融体系: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区域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信息不对称、金融开放的潜在风险、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本研究利用的高频词共现聚类分析法是一种较新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学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与认知分析,得到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结果能够为经济学者或决策人员了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Daan int VeldIman van Lelyveld.Finding the coreNetwork structure in interbank market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4.

2Paul GlassermanH. Peyton Young. How likely is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4.

3AcemogluDO.AsumanT.S.Alireza.Systemic risk and stability in financial network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5.

4M.ElliottB.GolubM.O.Jackson.Financial networks and contagion. The American Economist2014.

5GofmanM.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a Financial Architecture with Too-Interconnected-to-Fail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Working Paper2014.

6DieboldF.XYilmazK.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ConnectednessA Network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2015.

7]李鹏.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探析[J.中国商论,2016.28.

8]巴曙松,左伟,朱元倩.金融网络及传染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3.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3501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