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573期 作者:□文/苑 申 时间:2017/11/16 13:54:37 浏览:736次

[提要] 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首先对“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情况加以说明,然后通过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韩国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建议。

关键词:中等收入;韩国;拉美国家;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418

一、中国的情况

我国在2003年达到人均国民收入1090美元,依旧处于低水平收入阶段。仅用了5年时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267美元,开始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产业基础、国内需求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都构成了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前提,即到了经济起飞的边界点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因素也同时凸显出来,这说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已经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所谓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和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起飞陷阱”,并非难以实现,而真正成为一国发展“绊脚石”的则是“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们必须实现这一陷阱的成功跨越。

二、来自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

1991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达到同一阶段美国的20%,而在不到15年后,就已达到美国的40%20世纪80年代整个时期,韩国基本上全部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韩国并没有因为陷进陷阱中而导致国民经济崩溃,而是持续增长的相对收入帮助韩国成功摆脱该陷阱。

第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从90年代韩国开始步入高加工度时代,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电力产业成为发展中贡献较大的前几类产业。2000年进入技术集约化后,电力设备和半导体晋升成为主导产业。但是,这一时期更加凸显的特点是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显而易见,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产品,转换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经济的快速跃升使消费者消费结构得以提升,并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转型也致使经济发展的推动结构发生了改变,让原本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转变为消费。

第二,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强是一国教育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国家高端化产业链发展、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做好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准备,搭建起稳定持续的人力资本“蓄水池”。韩国的教育投入很早之前就已达到了4%的国际公认合理水平。职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大学全面扩招的举措,使得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不同教育水平间的工资级差缩小,进而使收入差距减少,并扩大了国内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劳动力市场成功转型。韩国实现“刘易斯拐点”之后,工资上涨的诉求和压力不断加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制造业部门创造了就业,20世纪70年代失业率从之前的8%持续减少至3%。较低水平的失业率也证明了工业部门吸收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不再过剩供给,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拐点。韩国成功地稳住了宏观经济的发展,这一功劳主要归于1980年的经济负增长、还有对重工业的投资调整进行管控的紧缩性政策等。韩国的劳动力市场开始第二次转变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工人运动要求民主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冲击了劳动力市场,韩国劳动力市场也步入了崭新的阶段。

三、来自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

20世纪60年代后半段至70年代前半段,大部分拉美国家进入中等收入,但50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此徘徊停滞,成为“有增长无发展”的典例,而且还出现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和经济矛盾。致使拉美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据国情变化进行调整。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战略转型为出口导向战略不及时,妨碍了经济的平衡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拉美国家丧失了两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机会。直到如今,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和原材料出口为基础型产业,企业国内自主品牌少之又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只依靠外部进口,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拉美国家过分相信“新自由主义”,过分主张效率忽视社会公平、民众发展机会不平等增加和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无能混乱的政府被社会顶层占据大部分发展成果。

第二,经济过度依赖外国发展,致使本国主导权丧失。拉美国家过度依赖国外资本,外债赤字远远多于国内生产总值,从1975年的786美元,增加为1982年的3368亿美元。如果国外资本撤出,后果将无法想像,整个拉美国家的金融体系混乱甚至将崩溃,由此引发的国币贬值致使债务负担过重,而国民整体消费能力不够以及国内市场迟迟停滞,又进一步增大了对国际资本的依靠性,再加上本土金融体系抵抗风险能力不充分,危机爆发岌岌可危。据统计,拉美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几率差不多能达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3倍还要多。

第三,科技水平发展速度迟缓。大多拉美国家都坚持自由化经济。大批国外借债和大批外资,国外企业垄断阻碍了国内本土高科技产品市场,技术产业创新都依靠国外生存,如果一旦外资和外企撤出,拉美国家将面对的是无法挽回的局面,但似乎拉美国家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四、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我们总结的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拉美国家的事实证明,要把握住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机遇,适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理念。因此,我国已处于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逐步暴露之时。首先,严峻的环境、社会等问题要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关键是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和优化投资环境,塑造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双引擎相互配合来助力经济发展。

第二,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有待提高。拉美国家的教训证明,在拟定国家发展经济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公平和公正性,促使社会各机构、层次积极参与,特别是要强调贫困者和弱势群体的愿望。韩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市场改革来制定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规则。目前,我国各地的收入差距依然有持续拉大的势头,不公平的目标成为社会动荡的源头,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大力度投入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韩国发展战略的转型经验证明,在进入中等收入后国家必须摒弃原来的低成本优势战略,转变为鼓励创新行为,因为单靠低成本的加工优势很难真正帮助国家进入高收入,要学会依靠产品差异化和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使韩国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有效规避了“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实现了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拉美国家正是需要扭转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的现状。可见,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创新。我国在发展时必须重视创新及创新与产业的结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和活力,不断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技术,通过技术优势打开国内外市场,才是真正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防.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2]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郑秉文.中国实现第三次跨越必将面对的挑战:力避“中等收入陷阱”困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4.29.

4]仪明金,郭得力,王铁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3.

5]全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12.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027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