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融入研究
第573期 作者:□文/姚 威 王惠琴 时间:2017/11/16 13:57:20 浏览:995次

[提要]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会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经济融入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经济融入现状出发,分析影响经济融入的因素,并探讨经济融入过程中的困境,最终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融入;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滇桂黔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YJAZH072);本文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资金支持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918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农业转移人口涌向城市并逐渐在城市长期就业和享有城镇居民相同的权利,适应了城市本身发展的需求,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城市,壮大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扩宽了城市的消费市场,也有利于满足转移人口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为转移人口提供了新的增加收入的渠道,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的伟大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发展的现状,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实现市民化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融入是市民化过程中的首要层面,分析经济融入层面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经济融入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更好地解决融入困境中的相关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

(一)政策环境。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报告中明确提出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开始重视常住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政府推动市民化的层次不断完善,让达到相关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十三五”规划指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政府加大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力度,通过激励机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二)发展环境。随着现阶段国际经济增长出现低迷的状况,发展环境日益复杂,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正处在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迈进的阶段,出现经济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需要进行大力调整。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用供给引导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人口转移到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面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农村人口的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社会文化环境。过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逐渐流动到城市打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渴望融入城市。人口流动的增强,使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和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变着在农村的传统思想观念。目前,农村的结婚礼仪和节日传统风俗都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为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也学到了新的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教育观念的转变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慢慢融入到与城市人口竞争的行列中,扩大城乡人口的交流,为以后在城镇定居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融入现状

农业转移人口是指农业转移人口有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并获得作为城镇居民的合法身份和权利的过程,以实现市民身份的认同与市民权利的共享。因此,市民化是一个农业人口逐渐融入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下从职业发展、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和居住状况等方面分析经济融入的现状。

(一)职业声望与稳定性差。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相比,大多受教育水平较低,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只能从事建筑行业、制造业等低门槛的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整体就业层次偏低。由于本身的工作时间长且工资少,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所以从事的职业声望也低。农业转移人口由于无法解决在城镇居住的问题,经常往返于农村与城市之间,造成在单位工作的农民工流失率较大,稳定性差。农村单位人口在城市从事的工作单位大多属于小规模的企业,各项待遇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也面临着单位规避风险等原因造成的企业破产,最终造成短暂的失业。加剧了职业不稳定性的存在。新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因为工作单位类型和居住条件的不同,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人口职业路径的不同,存在明显的职业隔离。

(二)经济福利保障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工作,所从事的单位规模较小、资金薄弱、制度不完善、承担的经济待遇较少,甚至有些单位连最基本的五险一金都无法得到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受知识水平和内心自信心不足的影响,面对损害自身权利的行为也不敢维权,甚至也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期的福利保障,一些单位为不参与社保的员工多发一些工资,躲避了单位应承担的责任。政府受财政状况和城市承载能力的影响,无法很好地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使其与城市市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农业转移人口购买力较低。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成本较高,其中包括在城市的房屋租赁和日常消费等成本。城市的物价水平较农村偏高,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增加了农业转移人口的日常开支,农业转移人口本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决定了大部分人较低的工资水平。转移人口从农村而来,农村收入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长期对农业宏观调控,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受到控制,农民只能依靠少量的农产品收入,造成收入来源单一。低收入和高成本的境况必然导致购买力偏低。

(四)居住状况差。住房是农业转移人口是否能很好地加入城市的重要方面。当前,转移到城市的农业人口居住状况具有明显的隔离特色。不仅表现在地域空间上,还表现在居住条件、居住模式等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中村”或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群体聚集模式。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大多居住在面积狭小、住房条件较差,甚至存在安全性的住房内。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条件无法得到改善,就无法解决他们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必然增加在城市的生活压力,出现不情愿加入城市的现象。

三、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政策制度。户籍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我国实行城乡户籍制度,分为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并实行差异化管理。由于户籍的限制,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到城市,如果无法获取城镇户籍,将享受不到城镇相关的公共服务。各个地方户籍制度的限制条件不同,特大城市严格限制户籍制度,中小城市则逐渐放松农业转移人口拥有城镇户籍的限制。因此,户籍制度的完善将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融入过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一旦农业转移人口由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将失去在农村的土地。对于市民化过程中付出的土地成本会影响着经济融入的成本。

(二)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决定了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数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商业发达,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工作问题。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也有利于当地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能让市民化过程的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强,并不代表着农业转移人口更愿意迁入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城市,往往消费水平较高,让一些收入偏低的转移人群无法负担得起经济融入成本。另外,城市的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影响着市民化过程中居住的选择。

(三)自身的文化技能水平和思维方式。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获得的培训技能是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影响着求职及生活的方式。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制度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所从事职业的层次和收入水平的高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人喜欢贷款购买房屋,有的人偏爱租房,以减轻经济成本。不同的人对环境的适应力不一样,存在是否喜欢城市环境和工作节奏的问题。

(四)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会给原来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造成压力,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拥挤等问题。面对有限的资源,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分配,城市市民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着新进入的转移人群,看低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存在交际和居住方面的隔离。另外,农业转移人口由于自身素质较低,会存在一些发生在城市的不文明现象,加深了城市市民的排斥心态。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会影响着市民化人群的心态,从而影响经济融入成本。

四、经济融入的困境

(一)农业转移人口难以承受市民化的成本。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来源单一、工作的收入水平较低,造成整体上收入水平偏低,市民化过程中,融入城市的基础就是经济融入,城市的物价水平较高。收入低和消费高将是长期客观存在的情况,只有当人们所获收益大于支出成本才能更好地推动市民化。

(二)社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接受程度。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刚进入城市时,需要一定的适应时期。这种差异化阻碍了新进入居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使市民化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印象不好,从心理上排斥他们。人口的迁入将使社会更加复杂,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一些新迁入的转移人群由于利益的驱使,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损害了转移人群整体的形象。怎样让城市居民很好地接纳外来转移人口,提高外来人口的正面形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政府对经济融入的动力不足。政府因为有限的财政支出,无法拿出多余的钱给投资到公共服务上用于满足城镇转移人口的需求,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税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县相关。有的地方为了自身的功绩,盲目追求GDP,却很少花钱去改善教育和医疗等条件,造成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的地方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不愿意投资更多的风险,恐怕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后,无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造成对经济融入的动力不足。

五、解决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户籍制度,通过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要让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地享有城市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让更多的福利惠及到整个市民化过程中的人群。政府制定合理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由配置资源,也要加强建立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为市场过程中的人群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让转移的农业人口也有机会享受到良好的住房条件,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理想的制度环境。

(二)农业转移人口素质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技能。政府可以组织就业培训,加入培训补贴力度,提高就业率,企业可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更美好地利润。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的协调能更好地提高转移人口的素质。

(三)合理的财政分摊体制。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承担着更多的职责,除了各个地方政府对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投入,中央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帮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增加拨款力度,能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委托企业进行生产和投资,减轻部分财政支出压力,还可以通过慈善机构等组织和社会各个组织的共同作用,筹集资金集中于解决经济融入中出现的问题。

(四)提高城市社会的认可度。城市市民对新进入城市的转移人口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是可以消除这种疑虑的。城市居民要认识到农业转移人口带来的好处。农村人民的那种淳朴善良正是社会和谐所提倡的美德,外来人口的勤奋努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城市面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也应看到外来人口带来的丰富劳动力,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也增大了市场的消费潜力,只有提高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并获得应得的保障,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加快融入到城市中。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傅晨,任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4.3.

2]田玉敏,张雅光.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4.3.

3]傅东平,李强,纪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4.

4]刘政永,冯小翠.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4.29.

5]刘海军,谢飞燕.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3.6.

6]黎智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困局与策略选择[J.人民论坛,2013.20.

7]王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路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科学社会主义,2015.2.

8]王晓红,王吉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困境及对策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5.

9]赵继颖,周利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11.

10]王伟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基于民生、经济与改革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5.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01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