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576期 作者:□文/沈俣汐 吴鑫波 李 英 刘 丹 时间:2018/1/1 11:00:58 浏览:782次

  [提要] 在传统的城镇化理念影响下,江苏省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本文就影响传统城镇化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双对数模型,得出实证结果。最后,提出协调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92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镇化大致呈现三个阶段:先是乡镇企业崛起促使农民向城市转移,接着开放型经济推动了城镇化,最后城镇化进入新一轮发展,质和量都将实现新的飞越。江苏省以2000年和2012年两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功引领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将人放在首位,再考虑生态宜居、城乡统筹建立大中小城市、城镇和新型农村。目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还存在着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半城镇化显著等问题,因此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开展研究,将为全省乃至全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

  过去三十多年,江苏省传统城镇化追求的是人口总量和土地覆盖,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很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一观念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人的不幸福。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在: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文化复新。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为核心的城镇化,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着重强调产业支撑、人民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要求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作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为:第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第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第三,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第四,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第五,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二、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水平、城镇的基础设施、教育水平、财政支出、生态环境等因素。

  (一)经济发展。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所以,经济展水平的提高必定会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聚拢,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二)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要素在农村和城镇之间转移,工业格局逐渐转变。在工业化演变和升级的过程中,生产率提高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扩大了城镇的规模。此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多余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三)财政支出和基础设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合理利用税收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高低、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密切关系。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都会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

  基础设施是江苏省城镇化的重要推动之一。基础设施完善的过程中,投入大量劳动力产生就业机会,提高外来劳动人员的收入。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吸引更多的居民,更多人才加盟和资金流入,从而促进江苏省城镇化的发展。

  (四)教育水平。教育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劳动效率,还能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所以教育水平关系着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快慢。

  (五)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经之路,工业的发展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走新型城镇道路,要舍弃高消耗、高排放、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内涵,并遵循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综合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本文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水平、财政支出和生态环境六个方面构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1

  (二)模型的选取。本文采取双对数模型公式:

  lny=?0+?j■lnxj+?j

  上式中,回归系数?0是常数项,?j为因素jj=12…12)对城镇化率的弹性系数,即每增长1%所引起的城镇化率增长率;?j为随机误差项,表示模型未能考虑的其他随机因素影响。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因子分析结果。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把原有多个解释变量用少数几个综合变量来表示。

  要分析各个因子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弹性大小,得求出各个因子得分系数,(表2)两组因子得分可表示为(x*为原数据标准化求得的z分数):

  F1=0.118lnX1*+0.110lnX2*+…-0.136lnX12*

  F2=-0.041lnX1*-0.008lnX2*-…+0.679lnX12*

  2、回归分析结果。用F1F2得分值与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lny*=3.8923+0.1728F1+0.0990F2

     (416.20)(18.11)(10.37

  R2=0.9519 调整后R2=0.9475

  F=217.7388 DW=1.0367

  经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检验和t检验通过检验,说明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非常好。但D-W值为1.0367,经查D-W分布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l=1.206du=1.55,存在不明显的正自相关。因此,用科克伦迭代法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如表3。(表3

  由表3可得:

  lny*=3.9032+0.1614F1+0.0701F2+AR1=0.6675

  (134.48)  (5.61)  (2.51)     (2.63

  R2=0.9638 调整后R2=0.9584 

  F=177.4321 DW=2.1871

  修正后的D-W值为2.1871,说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自相关;并且顺利通过方程的F检验和t检验,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将F1F2带入上述回归结果还原为:

  lnyj*=?0+?j■lnxj*+?j (j=123,…12

  从而得到各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表4

  根据表4计算所得各系数值可知:

  (1)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1620.0172,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化率将相应提高0.0162%0.0172%,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江苏省城镇化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在城镇化影响因素系数排序中分别位于第七、第六。虽然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每年都位于全国各省的前列,但是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重不平衡阻碍了江苏省城镇化的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推动力显著。农业总产值、第二产业贡献率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1580.00120.0232,表明这三者提高1%时,城镇化率将相应提高0.0158%0.0012%0.0232%,说明江苏省城镇化取得的成效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形成的互促共进的格局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较多的城镇就业机会,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

  (3)基础设施对江苏城镇化的推动仍有很多不足。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公路通车里程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1730.01220.023,从数据可以看出便利的交通运输以及良好的就医环境基础设施能促进江苏省城镇化的发展,其中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与江苏省城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仅次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水平,但是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比重在城镇化影响因素系数排序中位于第五位和第十一位,可见江苏省交通困难、医疗设施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4)教育水平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巨大。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和教育支出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380.0132,即两者都提高1%时,城镇化率将相应提高0.0238%0.0132%,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水平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稳定发展,非农劳动力素质随之提高,促进非农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化率的增加。

  (5)财政支出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够理想。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0133,其弹性系数排名仅为第九位,这表示财政收入与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影响程度不明显。

  (6)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弹性系数为0.0256,说明当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1%时,城镇化率将相应地提高0.0256%。之前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更需要关注的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弹性系数为正数,这说明部分的城镇化率是在发展工业、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得于提高的。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没有顾及环境保护,走的是发展工业来推动人口聚集、经济发展,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倡以人为核心,所以应该减少三废排放。

  四、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现代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全面、客观的原则对江苏省1990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镇化发展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生态环境污染。(2)新型城镇化应以为本,其发展要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民的需要。(3)从模型的结果来看,环境和教育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最大,这也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培养人才尤为重要,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利用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预期结果相差不大,符合实际情况,算出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名,为建议的提出提供了一定依据。

  针对推进江苏省城镇化提出如下建议:

  (一)协调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可以对苏北和苏中的企业进行扶持,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投资者到苏北苏中进行投资,让苏南带动苏北和苏中的发展,提高苏北和苏中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协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江苏省城镇化的整体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要使产业结构在各地区合理分配,苏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城镇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苏中利用原有的优势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竞争优势;苏北大力鼔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政府通过有关产业政策调整,现实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技术型服务人才的培育,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等新型服务业,同时也要拓展传统服务业,保障就业岗位。

  (三)加大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力度。财政支出在政府的引导手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政府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引入竞争机制等途径达到目的。政府应充分贯彻实施财政与经济政策,关注民生,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在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政府有关键性的作用。首先,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其次,加强城市道路的建设,增加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最后,通过加强医疗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率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医疗基础建设。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城镇化进程。教育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方面,政府应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倾斜度,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一,注重因材施教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教育的优质发展;第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办学差距;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多形式渠道抓好教师专业培训工作等途径。

  在环境方面,政府应制定严格三废排放的标准,不定期地对有关企业进行检查。对于那些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给予补助和支持,对不能按照规定排放三废的企业进行罚款,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予以停产整顿。同时,政府也应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对于公园、街道等要有合理规划,不能缩减绿化面积。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梦婕,孔博涵,常春林.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5.34.

2]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1.21.

3]毛雪艳,王平.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4.6.

4]丁志刚.江苏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3.4.

5]王莹莹,吴开.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

6]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

8]杜萌.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J.商业时代,2014.1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891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