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第576期 作者:□文/李 梅 时间:2018/1/1 11:02:36 浏览:925次

  [提要]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正是投资总量的不断提升保障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然而,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本身存在很多诟病,如资源消耗量大、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目前,我国经济虽已逐步转型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但在彻底全面的转变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关键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918

  一、前言

  依靠消费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中已被验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瞩目。经济总量的增加不仅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从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来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金匮乏的改革初期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由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隐患也逐渐显露。首先,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量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以现有的能源储量来维系快速的经济增长,压力非常大;其次,钢铁、水泥等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对稀缺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利用。而过剩的产能只能说明投入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最后,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从以投资为主要拉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势在必行。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可知,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投资,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但彻底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还存在着制约因素。

  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缓于经济增长水平。我国整体居民增长水平相对于经济增长水平来说,在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平缓的阶段。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9%,居民的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要想促进消费,就必须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尤其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二)收入分配不均,有效需求不足。城乡差距一直都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收入差距的悬殊、社会地位的差异造成了农村人口在城市中的自卑,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优越感,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就会进一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很多人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但却不具备支付的能力,无法对市场形成有效的需求。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还不尽完善。居民担心因疾病、购房、子女教育及婚嫁、养老等产生巨额的支出,他们有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所调整,重点关注居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采取提高劳动者工资的方法。此外,《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出台,然而该制度出台以后,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尚未完善,远不能满足农村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尽管新型合作医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但是在这些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的居民还是依靠储蓄养老看病。

  (四)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人们的消费预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但是预期会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部分的居民都会事先存储一定的储蓄,尽可能减少未知事件所带来的损害。比如:疾病、家庭变故以及失业。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这会限制人们的即期消费。一旦金融危机爆发,企业面临破产、就业困难、股市大萧条、经济衰退等等,都将使得居民收入整体下降。由此,放心大胆去消费成为居民心中难以跨越的障碍。

  (五)消费观念阻碍消费的增长。文化对人的影响很大。中国文化提倡勤劳、孝顺、节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发展,使得人们偏向于储蓄而放弃消费。这种节俭的传统美德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由于意外变故家庭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却不利于消费信贷的发展,也不利于促进消费。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不愿意超前消费,这种谨慎的消费思想使得人们的预计消费支出越来越小,需求欲望也变得淡薄了。

  与节约相对的消费观念就是超前消费和高消费,高消费就是一个人不在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乱消费,过度消费,这就会严重影响社会正常消费需求。所以,在树立消费观时,要反思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让自己合理消费。这种乱消费的现象在年轻人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年轻人喜欢盲目追求时尚,喜欢和自己同年龄的人进行攀比,这种消费观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不值得提倡,这会让年轻人步入一种消费歧途。

  三、巩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对策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为了使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调整分配制度使其越来越合理,我国的经济才能得到真正长远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再分配在总分配中的比重与我国社会的相对公平成正比,加大再分配在资源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相对公平。

  1、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强低收入群体消费。现阶段,我国消费市场的供不应求并不是由于人们对于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完全没有欲望,而是人们支付能力不足。换言之,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社会产能的增长速度。经济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国家的血液,没有血液,将无法生存。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政策,农民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收入来源就只是农产品,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进行扶持的力度,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以科技手段帮助农民提高田地的亩产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2、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国民的基本工资,人们手上有钱了,自然就会有消费的欲望,也就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家的内需,内需增加了,国家的经济也就随之得到发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收益大的垄断性企业,如电信、钢铁冶金、高科技行业等征收高税率,对于那些收益小的公益性企业就适当地进行补贴。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者预期。现在的收入水平加上人们对于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如果想要拉动国家的内需,就要切实的提高人们的工资待遇,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居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若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居民就会减少储蓄资金而进行适当的消费来提高现在的生活水平。但是,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而言,仍有许多需要保障的人却还无法享受到国家的福利。第一,政府部门应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提取出一部分运用于平稳物价、发放低保金等,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生活压力被减轻就会提升民众对于未来预期的信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家的政权,这部分的财政支出可以依靠于国有资源的投资收益,以税养税;第二,加快社保体系的建设,使国家的福利尽快地覆盖到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那些目前还位于社会的底层、面临着生产压力的中低收入人群,而不是单单集中于政府公务员和大企业职工,那些基层群众更加需要社会的保障救助。只有尽快发展好涵盖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

  (三)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现阶段,想要促进农村消费,最重要的就是拉大内需,由于城市和农村的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等差距比较大,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农村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所以可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或者将农村的老本行发扬光大,进行农业一体化改革。首先,运用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科技和农业相结合。发展创新农业、有机农业,将科技大力运用在畜牧业和种植业上面,提高农业产量,发展绿色农作物,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促进乡镇快速朝着城市化发展;其次,要加快国家建设城市化的脚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就是其城市化的程度,这样也能使农民在种地之余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最后,对于农业还应该增加信贷的支持力度。现阶段从银行贷款的结构分布得不是很合理,主要的贷款对象就是那些大中型企业,因此在县级以下的一些小城市,容易出现资金供应不足的现象。如果能有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是直接信贷的支持,那么农村的这种资金紧迫现象就会得到改善,还可以增加农村的就业率,让农民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忠,任文举.消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2]卢嘉瑞,王智刚.扩大内需应坚持投资与消费双拉动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2.

3]范剑平.论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3.2.

4]李富强,董直庆.论中国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特点[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4.

5]安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反思——基于逻辑学的分析视角[J.理论导刊,2013.2.

6]匡贤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2.

7]张博文,石丽竹.着力推动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457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