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我国沿海城市作为早期对外开放试点,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鼓励,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并且这不仅是一个向海外输出商品、资金、技术、服务标准、管理经验,甚至发展模式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能够继续向海外借鉴经验、引进技术和资金、实现超越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背景、我国沿海城市在此背景下面临的机遇、风险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沿海城市对外贸易;风险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6日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我国沿海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益良多。秦皇岛、大连、天津、上海、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威海、温州、宁波、福州、北海、湛江、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是我国主要的沿海城市,而“一带一路”倡议中涉及的有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上海、天津、宁波、泉州、海口、三亚、大连、青岛和烟台,同时这些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将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
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习近平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这种新的合作理念不仅对推进相关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做出巨大贡献,更促进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真正进入了全面落实发展阶段。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沿海城市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
(一)提升沿海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众多高端要素开始集聚沿海城市,信息、高端技术人员、科技和金融等在对外开放和双向循环中开始创造区域经济协作效益。同时,激活商品、信息、高端技术人员和资本的多向流动,从而奠定各地区间金融体稳定发展的基础,进而提升沿海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便是一个“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沿海城市对外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例子。近年来,我国依托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与东盟建立经济贸易往来,从逐步形成的官方数据来看,在2003~2012年的十年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3,219亿美元。当前,东盟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最快的地区,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1月~7月,双方贸易总额同比增速12.4%,达到了2,477.23亿美元。近年来,全球经济疲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在此背景下,尤其需要这种双方经贸往来的持续稳定乃至升级,实现沿海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提升。
(二)使沿海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是意义重大的,它推进我国沿海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沿海城市来说,要想发展好对外贸易,海洋交通、能源、通讯、港口、码头和远洋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必不可少,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我国优惠政策的落实,才能吸引众多的外贸企业,同时带动海运业、仓储业和集疏运业等港口关联产业,发展金融、保险、土木工程、旅游等港口派生产业和保税业、造船业、贸易、石化等港口依存产业的发展。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经济腹地不断扩大,大量的企业聚集在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通过资本、科技、高端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往来,利用自身优势带动辖区,乃至周边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沿海城市发展新型经济增长之道。早在改革开放时期,沿海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先一步发展,便取得了进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当前,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人才优势、资金与经验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并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在此前提下,我国沿海城市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尽快发展新型经济增长之道,摆脱单一的出口模式,逐渐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结合政策优势发展新型经济增长之道,形成沿海带动内陆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的蓬勃发展将沿海城市作为纽带与各国一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同沿线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为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沿海城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风险
(一)“一带一路”建设导致沿海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一带一路”倡议创建至今,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其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始终保持绿色低碳,是我国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作为高度现代化的沿海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生态破坏在所难免,其主要问题有海水倒灌、土地酸碱化、雾霾、城市生活垃圾导致海洋污染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不可因高速发展的经济而忽视。习近平说过,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不可因为金山银山忽视绿水青山。如果我们忽视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问题其必然会影响甚至拖累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沿海城市面临的对外国家的外汇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至今,我国沿海城市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到的外汇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不仅是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中的问题,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凡涉及国家进出口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在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交易过程中,由于一些国家自身经济或政策的发展变动,导致其货币的汇率起伏加剧,给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带来巨大风险。
(三)沿海城市传统比较优势弱化。首先,沿海城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早期试点城市,其经济增长模式一直主要依靠一二产业,其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固化,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并且新政策下,一味依靠一二产业出口贸易已经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沿海城市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已出现了用工荒的局面,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内陆地区等所涉区域的崛起不仅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多,并且从个人意愿上来说,更多的劳动者会乐于回到内陆地区或自己的家乡,出现返乡热,而这一趋势会进一步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对我国沿海城市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中国海洋领域近年来与沿线国家小矛盾不断,沿海城市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加强与我国海洋沿线国家的政治文化交流刻不容缓。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沿海城市对外贸易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注重新战略实行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首先,我国沿海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完善、科技发达、人才集聚的区域,应学会利用自己优秀的治理人才,运用先进技术治理相关环境问题,并且避免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应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统筹生产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根源上避免“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沿海城市不仅要利用自己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来解决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时不可避免的相关生态环境问题,还要学会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发展生态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在对外贸易中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外汇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不仅仅是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过程中应注意的大问题,更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应时刻警惕的普遍问题。在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交易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分析总结外汇损失的种类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普及国际金融知识,强化沿海城市进出口企业对外汇风险的识别能力,提升我国沿海城市进出口企业的风险意识,拒绝侥幸投机心理;其次,在国际贸易业务中,我国沿海城市应重视人民币汇率的外汇风险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币汇率开始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外汇市场的风险当中,这便提醒我们密切关注国际政治、金融市场动态和经济时局,时时掌握汇率变动趋势,在风险来临之前有所准备,在风险来临之时有所应对。
(三)沿海城市作为早期对外开放城市,应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对外贸易。第一,我国沿海城市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自身贸易结构,发展例如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的商业业态。在一二三产业方面,不仅要健全服务贸易体系,积极带动现代服务产业,还要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引导和支持第三产业的海外拓展,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进入国际市场,促进第三产业国际并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第二,我国沿海城市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先行军,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劳动力人群转移和用工荒等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局面下,利用高效率的机器生产或者人工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利用增强世界文化交流的契机,通过沿海城市发达的信息系统,不仅强化我国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和防治技术交流方面的合作,还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只有加强了各国文化和技术的交流,营造出互利共赢的和谐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沿海城市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万青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及挑战[J].欧亚经济,2017.2.
[2]王燕.基于流程的外贸企业出口风险集成管理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14.
[3]李好.中国-东盟(柬、老、缅、越)贸易便利化研究:基于企业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2017.3.
[4]杨广青,杜海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5.1.
[5]丁天豪.“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7.
[6]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