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绿色发展”理念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第577期 作者:□文/杨少旭 时间:2018/1/16 13:26:32 浏览:2166次

  [提要] 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内容和意义。作为绿色经济代表的农村循环经济,自然应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效用。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发展内涵,概述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障碍性因素,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对三农的重要价值,探究绿色发展理念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关键词:绿色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1031

  一、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内涵理解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成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乃至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绿色发展是一种思维、理念,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如何理解绿色发展理念内涵。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是以绿色规划为引领,打造绿色格局、以绿色转型为动力,提升绿色实力、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构建绿色屏障、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增进绿色福社并认为绿色发展是发展的本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小康全不全面,环境质量很关键。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以保护环境的思路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实践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以产品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废物高效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时期,绿色发展理念内涵包含了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内容。在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发展背景下,探讨如何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效用,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新疆地处我国边疆地区,在地理上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有着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韵味,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经济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对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研究有助于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新疆的稳定发展,有助于新疆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深化以及农村地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循环经济的意识淡薄。从政府层面讲,由于我国探索农村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又少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导致管理者对农村循环经济不甚了解,因而在经济建设时不太注重考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从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层面讲,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还处于温饱状态,还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因而许多农民仍然把追求经济效益当成唯一目的。即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民对绿色经济的认识也存在极大的偏差。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许多地方政府盲目投资项目。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政府也把挣钱作为唯一的目的。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局部的利益而漠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多数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是毁灭性的。

  (二)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经营者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循环经济创新的实践者。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需要有文化、能创新、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少数民族农民。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偏低,成为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市场不健全。土地、水利等资源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总体价格便宜,但这并未体现出这些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间接促进了能源消耗大、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对资源依赖程度过高。若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或者是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发展循环经济,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从而导致采取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失去成本竞争优势,久而久之,这些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简言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不够明显。

  (四)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不强。目前,涉及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环保类法律法规中的条款仅有一些原则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循环经济发展确立了若干基本制度,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但其对循环经济规划的具体实施、法律责任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具体到某一行业某一地区循环经济的规划的可操作性有所欠缺。因此,该法只是在大纲领下来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对三农的重要价值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对加速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带动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创业就业等具有积极作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普遍存在滥用化肥、农药、地膜等问题,导致大量良田严重污染;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现象也比较普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滥垦、滥牧、滥伐严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换来了农村短期经济效益和繁荣表象的发展。与传统农业不同,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倡导清洁生产,能够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和最大化的节约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业问题的关键途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较大,它要求所出口商品各环节都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传统发展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较为普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凭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制定相对苛刻的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由于传统方式下生产的农产品往往难以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导致新疆农产品竞争力大大降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生产绿色产品,对提高新疆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民问题的重要思路。近年来,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有限,少数民族农民增收的空间仍然很小,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依然困难。循环经济能够重构农村的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少数民族农村造就更多的就业机会,安置更多无业和隐性失业的少数民族农民。与传统线性经济缩短经济链条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的。更重要的是,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循环经济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为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创造致富的新途径。

  四、绿色发展理念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绿色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对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当今绿色发展不是单一的,内涵包含了经济效用、生态效用、社会效用、文化效用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一)经济效用路径。一是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只有城乡经济融合和产业聚集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要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头作用,把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中去,增加少数民族农民收入;要改变新疆城乡二元化体制。城市可以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建立生态研究机构等,解决城乡垃圾污染,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农村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农产品原料和劳动力等,为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机会。二是进行科技创新。新的科技创新能够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例如,政府可以研究强化技术推广,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科研基地;在高等院校设立相应的农村循环经济学科或者研究方向,在研究生、博士生教育中培养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科技示范村等典型示范村的作用,以点带面,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二)社会效用路径。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向政府领导、农业相关部门领导进行宣传,让他们了解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定期为村民举办各种宣传和讲座,普及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对农村循环经济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循环知识的培训,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的良好运行。二是健全保障机制。政府对一些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项目应该加大投资;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政策,加大奖惩力度,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农民运用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要鼓励少数民族生产者使用环保的设备和再生资源,为这些设备的购买设立贷款和优惠政策;政府还应该引导社会绿色消费,在采购时优先考虑可再生清洁产品。

  (三)生态效用路径。建立少数民族农村生态补偿制度。对城市与农村建立不同的收费环境,城市对农村的污染大于农村对城市的污染,所以城市就应该付出更多的生态补偿费用;在不同的产业和企业间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政策,不同企业和产业产出的污染物不同,因此可以实行不同的排污收费标准和环境补偿税费;应当对受污染地区进行生态恢复。树立绿色GDP”政绩观。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作为评价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树立正确的导向,倡导节约能源与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带领人们创建良好生态和谐的社会,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放弃传统的政绩观,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

  (四)文化效用路径。可通过板报、广播、会议、网络平台等途径宣传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污染物与废气物的排放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政府要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农民环保意识技能培训、文化素养培训,让农民更多地了解自然、善待自然,实现少数民族农村循环经济文化效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与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因此,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理念,有助于保证农村资源合理利用。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兴国.绿色发展:新理念新动力[J.求是,2015.24.

2]康耀辉.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

3]范红霞.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

4]董必慧,土少祥,刘意.农村循环经济初探[J.江苏农村经济,2005.11.

5]蔡玉珍.当代农村循环经济价值观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81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