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开始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理论。本文提出收益法在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地评估传媒企业无形资产寻找有效途径,使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收益法;传媒企业;无形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9日
一、收益法理论概述
(一)收益法的概念。通过一定的折算率对被评估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现金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方法称为收益法,也叫做收益现值法。这种方法应用广泛而且也是评估最基本的方法,受众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师青睐。它是一种以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无形资产在未来的获利能力进行估测进而使得资金的时间价值得到体现。其中,超额利润、收益期限、折现系数会对收益现值法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收益法的计算公式
P=■Ft×■
式中:P为无形资产的价格;Ft为未来第t年预期收益额;R为折现率;n为无形资产预期获利年限。
根据上述公式能够看出,收益法的三个关键指标是:一是无形资产预期收益额;二是折现率;三是剩余经济寿命。这三个关键指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无形资产评估的效果,无论哪个指标稍有偏差,结果都会增大误差。
(三)预期收益额的选择方法
1、直接估算法。此法是通过对比无形资产使用前后的状况来确定其未来收益额,在实际操作中,无形资产可分为收入型和节约型。收入增长型无形资产的收益额是使用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费用节约型无形资产的收益额是使用无形资产的费用的增加量。
2、差额计算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无形资产在经营中产生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所得的收益额。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收益不一定都是由无形资产产生的,它经常是一种组合收益,必须剔除一部分因素来分解计算。
3、要素贡献法。有些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但又不好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根据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贡献,从利润中估算无形资产带来的价值。在生产经营中主要有三点对无形资产的收益产生重要的影响:资金、技术和管理。不同行业这三种要素的占比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行业,依次为30%、40%、30%;高科技行业的差异比较明显,依次为30%、50%、20%。
二、收益法在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从事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员工综合素质较低,而且目前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规定。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收益法是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采取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评估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对于一些不能够进行准确分配的资产一律记为固定资产。这样一来,公司很难对自身具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定。现阶段,如果企业管理者想要提高企业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水平,就需要抓紧建立先进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二)产权交易平台缺失。无形资产在非流动资产中资产比重较大,同时它也是传媒企业资产组成的重要部分。所以,该类资产对传媒企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我国传媒产业的起步较晚,所以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的还不是很完善而且无形资产的商品性也不是很强。另外,由于使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需要预估折现率,但是如果缺少了外界交易条件对其的约束,就不能利用无形资产市场来衡量其评估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果能够准确地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那么企业的收益也会有所提升。
(三)评估信息不够充分。披露信息和信息收集不充分是目前收集的评估信息不充分的两大体现。前者主要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只能看出其资产评估工作的评估方法是收益法,其他一切与该方法相关的折现率、财务信息、预期收益年限等指标全都没有体现。而相关人员想要对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判定时,只能分析财务报表中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一些数据。通常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前会先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变动情况进行了解以后才能够决定其投资与否和投资方式。如果企业披露的信息不能够使投资者满意,那么企业在融资方面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后者主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得以体现,估算折现率是企业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的重要环节。
(四)评估方法体系亟待完善。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存在着评估方法单一的问题。使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如果出现不能准确的进行评估情况时,就将其归为固定资产类。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主要因为它将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传媒行业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考虑在内。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师应将收益法与市场法、成本法等评估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估。然而,在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仅仅使用了收益法这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对于传媒类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同时引入一些先进的评估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更科学、更准确的评估。
三、收益法在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建议
(一)完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现阶段,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仍不完善,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媒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评估主体、评估范围、评估客体、评估原则等多种要素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对该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分析并对其加以规定是逐步完善该体系的前提。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我国传媒行业的无形资产评估出现问题时能够有地可诉、有法可依,我国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我国可以成立一个负责管理无形资产评估的机构,从整体上对行业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该行业进行法律保护。
(二)搭建完善产权交易平台
1、健全产权交易平台。要不断地完善无形资产的交易平台,这样统一之后,才能够让知识产权更好地进行交易,同时也能够让传媒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能够有良好的依据作为借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治问题,更要有良好的平台作为基础来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市场信息更加准确,具有对称性,让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能够得到促进,同时也能够让传媒行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2、规范产权交易对象。要不断地将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起来,首先要针对客体、主体进行相应的规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来进行对评估过程的指引,以及对交易过程的规范,并且能够更科学化地进行内部管理,针对高附加值来进行对技术构成比例的确定,同时也要以法制化的形式来进行对无形资产产权的讨论。在传媒行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有较大的比例是无形资产,所以说要更加地了解无形资产的产权问题,这样才能够让交易问题得到解决,并且顺利地发展下去,让侵权行为不再发生。
3、不断提高计价水平。要将无形资产产权的交易市场不断地拓宽,首先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水平,并且能够将抽象化的评估过程更加具体化,这样才能够让无形资产更好地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要将平台建设更加完善,让传媒行业产业在交易过程中能够拓宽范围,同时也能够让知识产权等一些无形资产纳入到产权交易过程中,并且能够对多样化管理进行加强建设,让出售价格和转移价格能够随时取得,让无形资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顺畅。
(三)建立健全评估信息仓库。要将评估数据平台进行完善,并且要统一标准来进行管理,在无形资产的评估过程中,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考察,并且要针对资料欠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有时会出现不准确信息,要进行考察来对无形资产进行定价,并且能够控制这些不确定因素来保证信息的对称性。所以,在无形资产的评估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数据库的准确程度,并且能够将指标体系进行完善,让无形资产评估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并且将管理进行统一,让科技化管理渗透到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让价格信息能够更加科学化,并且能够让商标、版权,以及知识产权这几项问题能够进行相应的比较,同时也能够让评估者得到最新信息,也能够让评估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将无形资产评估的准确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国家政府机关也在不断地对其发展进行政策保障和基础知识,同时也在大力地维护无形资产信息,并且能够让无形资产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选择合理资产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这些都是传统方法,并且有自己的发展优势,能够更好地让市场接受,同时也能够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上去,利用新技术来进行发展,能够对市场持续期限问题得到相应的改善,针对不同的因素来进行对成本的确定,核对价格的参考以及对未来折现率的控制,也能够了解评估因子是否合理,进行对评估方法的确定,所以现在仍然持续用收益限制法、现行市价法、成本法等进行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要更好地对评估问题进行解决,让评估模型尽快建立起来。同时,也要更好地进行预测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保护,但现今并没有比较完善的评估系统来进行保障,所以要让评估系统尽快地建立起来,并且能够让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永莉.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方法选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
[2]胡晓宇.无形资产产权维护新常态下的资产评估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5.17.
[3]杜宪.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