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银行是一个风险性较大的企业,如何高效地实现对风险的抵御是每一家银行都要思考的问题,而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是银行抵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23日
一、经济资本管理基本概念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是指通过对银行内部的风险、绩效考核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合理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银行股东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一个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能力的高低,也就直接体现在其对非预期损失控制约束能力的高低上。经济资本得到了合理的控制,那么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低,相应的,银行的利润率也就越高。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发展历史
我国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在此之前,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中是不存在的。虽然之后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了法律规定,但是国有信用一直都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支撑,因此各个商业银行也就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认为有国有信用的支持,就不必担心风险问题,所以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始逐步地走进国际金融市场,为了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借鉴,开始了自己的经济资本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基本经验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并且在自身的银行体系内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资本管理体制。下面介绍我国主要的几家商业银行中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法:
(一)中国建设银行。我国最早开始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商业银行就是中国建设银行,早在2004年,中国建设银行就颁布了经济资本管理的相关条例和暂行办法,将本行的经济资本增长率以及回报率作为主要的经营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行内的其他业务以及收支计划的安排和划分。
(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从2005年开始了相应的经济资本管理。它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采用的是“内部系数法”。在银监会等组织颁布的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业银行的农业等相关政策的导向,对自身的资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三)其他商业银行。其他银行如招商银行、各大地方银行等都先后的形成了经济资本管理的意识,开始将自身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地向现代化的经济资本管理模式过渡。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特点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各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2004年颁布的一项协议,由于其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各发达国家的先进经济资本管理水平,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依照该协议来开展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二)经济资本管理成为银行金融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控时,都认为经济资本管理是进行风险管控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工具。这是因为在进行经济资本管理时,它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信用、操作等风险。
(三)对资本约束和回报给予同样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资本约束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资本回报。在长期的发展中,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也逐渐的认识到,要想扩大银行自身的规模,拓展自身的业务方向,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资本约束来实现必要的资本回报。资本回报越高,相应的,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就越好,发展前景越广阔。
五、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资本计量水平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计量模式;二是当前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有待扩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等方面的风险还未涉及,只是单纯的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还远远不能满足风险管控的要求;三是经济资本管理基础不牢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数据库都处在正在建立的阶段,且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存在数据不完善的缺陷;四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未形成完善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风险和资本的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六、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启示
(一)继续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意识。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意识层面入手,对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经济资本管理意识和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只有意识层面发生根本的改变,才能够带来长期的行为方面的变化。首先,对于银行管理层来说,需加大对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让银行工作人员对经济资本管理形成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经济资本管理,不仅仅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对自身面临的风险进行规避和管控,也可以对银行内部的工作业务以及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从而实现高额的利润资本的回报;其次,还要加快形成经济资本节约意识,让银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带领我国的商业银行开辟出一条开拓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提高经济资本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精湛、综合素质强大的专业化人才是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银行要完善自身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自身人才选聘标准,尽可能的将一些优秀的专业化经济资本管理人才引入自己的银行体系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了,相应的,经济资本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熟练地对经济资本管理计量方式进行操作,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快推动经济资本考评机制的建立。考评既可以实现对银行内部的刺激,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又可以为商业银行的管理提供重要的指导,为银行发展指明方向。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往的考核只是单纯的对贷款规模以及利润规模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具有粗放型和盲目性,且不能够实现对利润背后存在的风险的分担。鉴于此,银行应该积极地对自身的考评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将员工的贡献力以及竞争力等都纳入到银行的考评体系当中去,将其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对于贡献力的考评,可以更好地实现内部刺激,让银行的绩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竞争力的考评,可以让银行对本区域的市场竞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将自身的资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让银行向风险低、收益高的项目发展。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四)进一步加快经济资本计量方式的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范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要想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就必须要不断地对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方式进行完善,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对计量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商业银行内部建设数据库,让经济资本管理的手段更加先进。通过建立数据库,就可以更好地避免数据偏差、遗漏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拥有了完整的数据资料,也可以为银行的重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特点出发,打造风险计量模型,从而更好地让商业银行开展自身的内部评级工作。
七、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应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和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加强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提高银行的风险规避能力,推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朝着模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金融业对银行发展提出的要求。面对这一局势,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风险管控的认识,加深对经济资本管理的理解,加快推动长效的经济资本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和管理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维.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现状的思考[J].新经济,2014.23.
[2]叶政和.商业银行资本分配和经济方式[J].数字化用户,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