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第580期 作者:□文/姚 乐 时间:2018/3/1 17:42:02 浏览:5008次
[提要] 目前苏州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现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还没有落实到位。为此,如何破除产业结构调整中瓶颈问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组织升级是未来苏州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聚集;三大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6日
一、前言
苏州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GDP排名全国第七位,在全国地级城市里高居榜首,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苏州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苏州经济在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后,原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渐显现,也渐渐对苏州经济形成了制约,因此苏州的产业结构亟待进行调整。分析苏州目前产业结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侧的结构性缺陷,表现在产业结构比例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这就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对消费结构产生制约作用,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还无法和苏州经济地位相匹配,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如何破除产业结构调整中瓶颈问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组织升级是未来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产业结构现状
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以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结构,现代服务业占据了经济产业链的最高端,其除了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还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具备强大整合聚焦效应。根据世界各国经济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大约为3∶36∶61。人均GDP已跨越发达国家平均线水平的苏州离产业结构黄金比例尚远。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苏州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积极发展外向经济,建立了以信息、电子和机械为主导产经济。苏州经济也在不断转型,从过去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型,但是苏州发展模式还是有相当不足,经济模式主要还停留在以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模式,总体竞争能力不强。
苏州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占比超50%,比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水平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还不到50%,远低于国际经济发展要求的61%的黄金比例。工业投资和产出仍然是推动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国十大经济发达城市中,苏州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低,尤其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苏州在现代服务业,尤其在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专业服务上还有很长路的要走。
(一)苏州市第一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苏州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农业一直是苏州的标志,苏州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水产养殖,苏州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良性循环,在近30年统计数据中都保持较好增长。2015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217亿元,粮食总产量108万吨,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稳步推进。目前,苏州第一产业结构良好,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初步形成,第一产业产值也稳定增长,虽然苏州GDP比值逐年在降低,但是第一产业已经形成了生态化、专业化生产格局。
(二)苏州市第二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苏州的第二产业产值在苏州GDP所占比例非常高,但是还仍然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与苏州的经济地位还远远不能适应。
苏州第二产业产值在近30年一直处于较高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未同期高速增长,也就造成了苏州第二产业在GDP所占畸形比例,其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几年,随着苏州服务业发展,第二产业在所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总体下降幅度不大。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苏州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要高出50%以上,即使和国内经济规模差不多的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比例也是高出很多。苏州目前已成为国际化制造基地,世界工厂已成为苏州工业名片,出口加工在苏州工业产值里占了近70%。但未掌握核心竞争力,同时自身创新能力水平较低,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工业附加值较低,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第二产业距离核心工业化依然较远。
(三)苏州市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在西蒙•库兹涅茨一般模式中,人均GDP为1万美元时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2015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万美元,已达西蒙•库兹涅茨经济模式中等发展水平,但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有50%不到,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无法和苏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苏州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也是处于比较低比例,从事传统流通产业人员包括餐饮、流通贸易和交通运输又占据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主流,而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有较快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
三、苏州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一)第一产业发展。苏州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产业,未来发展仍然要集中在生态农业产业上。生态农业作为未来第一产业重点发展,苏州要以绿色无污染粮油食品、特色优质淡水水产、园艺作物、生态林地等主导作为苏州第一产业发展目标。
(二)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苏州经济发展目前仍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模式,依靠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阻碍经济持续发展。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苏州第二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优势,首先具有良好地理位置和工业基础条件,未来苏州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第二产业作为主要推动力。第二产业建设应以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模式发展。第二产业发展既要依靠支柱产业,还要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包括苏州传统纺织化工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苏州第二产业发展必须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要坚持强化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苏州在积极推动第二产业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污染大的工矿企业要加强监控管理,对不能达标企业要下定决心关停并转,对新引进投资企业要把生态影响降到较低程度,确保投资与环境和谐共同发展。
(三)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根据世界产业结构发展一般规律,苏州人均生产总值已超2万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GDP中的比例还是低于库兹涅兹的要求,苏州现代服务业还远远滞后于苏州总体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无法跟上苏州经济发展步伐,必然就限制了苏州整体发展,苏州产业优化转型升级也被拖了后腿。目前,苏州产业结构的弱项是环境污染少、土地规模小、可持续性强的服务型产业发展比较慢,在整个产业中处于较底水平。优化发展服务产业,政府要做好引导作用,放宽行业投资领域,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
服务业主要为生产和居民消费服务,现代服务业发展也是苏州政府极力鼓励发展。针对生产型服务体系建设,要建设专业和综合性市场,完善全面生产服务市场。针对居民消费服务业,苏州政府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加快各种中介服务,包括律师、会计师、咨询评估等服务;社区服务作为服务产业终端,也需要积极完善。
(四)苏州产业结构路径优化发展。现代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共同推进影响的。人口增长和人均产值增长带来产业结构和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就是结构转化的过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经济学家罗斯托在著作中提到三大产业之间生产率具有不同发展速度和发展差异。纵观现代经济发展,其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高低水平,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苏州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应该构建价值链的整体机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或资本密集产业升级转型,建设高效运营的产业体系。苏州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时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包括资本资金和管理技术优势,切实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苏州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要以自主创新为推动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要积极利用好市场因素、产业链发展和环境制约因素的综合驱动力量,共同作用。 
四、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策建议
苏州政府在针对产业结构转型实际现状要制定相应政策,准确定位苏州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市。苏州政府应制定相关扶持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与之相对应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效整合,支持新兴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政府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加快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型产业。
政府应采取对应措施,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加快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政府需要构建产业链来提高产业结构整体竞争力,形成自身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引进服务业领域的知名企业,落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吸引企业总部落户苏州。积极鼓励和推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保证服务业载体发展。
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苏州高校目前只有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整体科研力量不强,人才培养相对薄弱,因此苏州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还要重视外来人才引进,包括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和国外发达国家人才输入,多渠道地吸引现代服务业高级专业人才,同时要做好人才储备与积累,形成与苏州产业结构转型相配套的人才结构体系。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伟依,杨明华.苏州产业结构现状及演变[J].市场论坛,2006.4.
[2]夏静.苏州产业结构评析[J].现代经贸,2014.12.
[3]李方.江西产业结构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J].北方经济,2010.8.
[4]李刚.消费结构优化衡量产业结构发展[J].消费经济,2009.18.
[5]王经.产业集群及竞争力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
[6]高峰.中国经济地理[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81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