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时代旅游规划探究
第582期 作者:□文/罗金城 时间:2018/4/1 17:06:56 浏览:577次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还认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和出游欲望逐渐增加,旅游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界的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根本上论断了我国正由“较低层级供需”向“更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和旅游规划也同样需要适应这样的转变,从“落后的生产力”供需矛盾向“追求美好生活”的供需矛盾转变指导旅游规划工作。新背景下旅游相关规划将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和考验。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对能否提供“更高层级供需”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化视角

新时代,我国的旅游业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出入境游客带来的文化交融,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国际化发展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旅游相关人员与国际旅游者之间,旅游规划中如何面对的这些差异(这些差异不仅限于语言、服饰、食品,还包括非语言行为、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深层因素)加强游客在旅游中的愉悦感和获得感,对新时期旅游规划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入境游客量的逐渐增多,与我国国际化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规划的国家化视角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我国众多旅游项目在规划中,已对国际游客有了相当的重视,既然重视入境游客,那么依据一定的国际旅游相关惯例、客源地的人文风情,在旅游规划中既要求突出地域特征,又遵循游客的文化差异,让旅游规划出来的产品适应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新要求。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旅游规划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同时,鼓励旅游规划创意,加强国际性规划视角,开放规划市场和加强公平公正,打开国门搞规划,既让国外的新规划经验、创意走进来,也让中国的传统优良文化、新的人文风尚走出去;其次,加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角的旅游规划专门人才,丰富旅游规划中各专业人才的配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业的融入带动,跨国界旅游路途时差的大大缩短,整个地球正在连接成一个“地球村”,旅游规划也要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探索合作;最后,旅游规划更应该融入新理念、新规则与新组织制定和创意全球视野的旅游项目,使我国旅游规划在整体上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规划过程应当重视开发入境旅游产品,减缓旅游贸易逆差。通过与各国之间进行交流创新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规划发展理念和旅游规划体系。

二、注重品牌构建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改变,对旅游业的供给提出了更多“质方面”的要求,旅游规划对旅游产品的供给更是起到了提前谋划和“定格”的作用,如果再以追求“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规划导向,势必不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旅游业发展的新需求。

品牌观体现了产品自身品质的构建设想和追求,旅游品牌不仅仅是有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游客对该旅游产品或企业“品质”的认知。由于旅游产品不同的特点,要有好的旅游品牌效应,经营出好的品牌,应该从旅游规划设计就开始着手、深入到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推广、营销、反馈升级等各环节。

目前,我国旅游规划工作主要依据的是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旅游规划通则》 (GB/T19871-2003,以下简称“通则”)和国内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由于《通则》等依据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旅游规划工作的“硬性的要求”多体现在“物的方面的规划”,而对“品牌”、“文化”、“形象定位”等“软实力”的要求比较欠缺,无论“总规”、“控规”、“修规”等各个层面,都鲜有对所规划的旅游项目的品牌嵌入。《通则》中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规划中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功能的发挥。由此,新时代的旅游规划,特别是在总体规划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品牌”、“文化”等软实力进行嵌入式规划。

三、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思维

“十三五”规划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发展背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内涵,因此新时代旅游规划创意更应该以人为本,让旅游规划创意更彰显人性和人文关怀(如第三间厕所),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旅游规划创新要更突出以人为本、社会共享,这就需要旅游规划设计走以人为本的道路,目前旅游规划如何走以人为本的道路,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人性化也是旅游规划设计和创意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旅游产品服务于人,旅游增长最终会受到人的限制。旅游规划工作者应该多从旅游消费者体验视角出发,多多体验自己规划的旅游成果,在体验中寻求更加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使得自己的规划和设计成果更加成熟、更趋于人性化,摆脱为规划而规划的困境。使得旅游规划相关人员既是旅游产品的制订者,更是旅游产品的体验者,游客需求的倾听者,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旅游产业做成幸福产业。扎根旅游市场,了解旅游消费者心理是每个旅游规划工作者做好旅游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旅游规划者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的转变,把规划工作的重点从“追求数量”向 “追求质量”的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通过旅游的方式,体验到更多美好生活。

再次,随着全域旅游的展开,旅游发展藏富于民的特点和旅游扶贫的效果日益得到肯定,发展旅游成为了不少地方,特别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新时代制订旅游规划的过程更加需要考虑到旅游活动中“主客关系”,尊重旅游规划开发地原住民的意愿,尊重其文化习俗,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得旅游规划“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注重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的应用

旅游规划的价值最终由游客来实现,为游客提供更满意的旅游体验,提升游客的幸福感,是旅游规划的根本。旅游产品不受市场待见,旅游规划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可言。目前,旅游规划中涉及的环境容量、游客容量、基础设施、导览设施、供电供水量等硬性要求,表面上是对物的规划,实际上通过对旅游基础资源和项目的融合规划,最终的目的是要赢得游客、获取游客满意度和赢得市场,通过对物的规划,背后体现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怀。

旅游规划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关规划,旅游规划中,大量指标(如游客承载量)和相关规划(如防灾与安全规划)都对相关的旅游规划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这些指标和相关规划的“度”(如规划全程监控生产高端无污染农产品上建立的农家乐)的确定,根本的依据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如图1所示。所以,新时代旅游规划不但要规划人员有相关专业的规划知识,还要对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有一定涉猎,需要加强对旅游地开发后可能出现的文化影响进行评估与分析,这样才能把旅游业逐渐建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健康产业、幸福产业。(图1

 

 

 

 

 

 

 

 

 

 

五、融入旅游新要素

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这也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愿景和挑战。新常态的特征之一是市场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因此旅游规划的设计也应该适应我国旅游市场的变化需求。一直以来,“吃、住、行、游、购、娱”一直以来被视为——“旅游六要素”,这六要素也一直影响着旅游规划工作者的思维。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激发人们出游和休闲的动机越来越多,体验的多样性日益增加和深度逐渐加强,旅游规划也需要融入新的旅游要素。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李金早在总结现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基础上,把“商、养、学、闲、情、奇”等定义为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这些拓展要素,无疑体现了新时代民众对旅游的新需要。旅游规划中对旅游基本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考量固不可缺,但对当下新常态中的旅游拓展要素更应该给予重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个性化、多样化、休闲、养生、度假类、文创类旅游产品的消费比重快速提高,融入新的旅游要素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就成了当下旅游规划者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旅游规划工作的新要求。

六、总结

对旅游规划工作的研究很多,之所以要从新时代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视角来探讨旅游规划新特征,是因为旅游规划要符合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把新的理论成果和论断应用到旅游规划上,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由于每个人专业和认识的局限性,想要系统地把握和总结我国新时代对旅游规划的要求和特征,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在旅游规划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兴斌.以新常态思维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J.旅游学刊,2015.30.

2]吴忠军.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814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