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挖掘数据承载的有益信息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产生颠覆性的推动作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演进发展,其公开、去中介化和不易篡改的技术满足了审计工作中对数据的完整性和高质量的要求,已彰显运用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的必然性。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特性和介绍分析其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保障数据版权,追踪资源管理与政府补助的资金流,提高部门数据搜集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更好地预测监督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区块链;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本文为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xcdyyb02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26日
一、引言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过去三年的试点经验表明,就是因地制宜地谋划审计思路,通过分析任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量和价值的变动原因,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履责情况。2018年1月新出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可见打破地理界限和行政界限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迫切性,针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管理的特殊性问题,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对实地审计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中自然资源资产的各有关部门统计口径不一,数据结构不便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真实性不便复查等等困难让审计的基础落在了加强数字化建设中。这就要求数据的生成、处理、传输和应用能够做到有依有据,可追溯来源,同时进行录入和不重复,具备多端输入合成信息且不可篡改,以作为比特币的基础技术为人所熟知的区块链技术顺应而生。
二、区块链技术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应用优势
现如今各个领域对区块链的定义尚没有一致的界定,何蒲等认为区块链是一种电子记录形式的账簿。系统中的每一个分节点都是一本总账,也是一本明细账,是一个自带信任和防止篡改的分布式记录系统。这些区块一旦被确认,几乎不能做修改操作,每个区块包含了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所有交易信息和区块元数据。从信息内容上来看,区块链就好像一组俄罗斯套娃,从信息的生产、处理到传递,每一个节点的信息都被记录下来,内容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而且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由多方参与共同维护一个持续增长的分布式数据库。这一技术在金融和其他领域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大放光彩主要依赖于区块链技术的主要技术,可以归纳为:
(一)分布式存储: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参与者不依赖于单个服务器就可以进行数据共享,而且不会存在因为单个节点失效而导致系统故障的情况,可以实现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
(二)公开透明性:由于记录的交易信息不包含任何隐私,因此有权限的网络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查看整个记录在册的信息,流程的可追溯性也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三)防伪造:所有完整节点都有一份完整数据,密码学相关维护机制的存在让更改某一区块的数据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信息被篡改的几率极低。
(四)交易来源唯一:交易技术上不存在撤销操作,新增数据一旦达成共识,就不可再逆转,保证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国内学者们对区块链技术在审计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进审计取证、增强信任保障、改进联网审计途径和框架等方面的作用。秦荣生在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发展演进后,从这一技术低成本、防篡改和过程透明安全三个主要优势着手,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配置管理公共资源和用来共享底层数据,追踪变动的来源。钟玮等根据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发展目标,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运用角度,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具有对数据进行线上加密,唯一、真实的智能分布式数据库功能。黄冠华认为区块链为处理增量数据记录与存储而生,它分布式设计和加密技术的独特原理与审计功能具有一定契合度,具有和审计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三、区块链技术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影响
(一)保障数据所有权。数据是一种战略资源,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不代表数据就没有所有权。从数据的采集到处理和分析,每一操作过程都可能丧失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往审计工作对没有亲手验证的数据的信赖度不高,但有了区块链技术后,数据从产生到更新和修改都会被烙上印记,而且在全网所有节点复制一份完备的记录,不存在信息脱节的问题。由于它不依赖单一服务器,没有中心化服务器,而是依靠用户群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并且各个节点地位平等,服务分散在各个节点上进行,它的基础技术更是能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因此部分节点或网络遭到攻击对整个系统几乎没有影响,更好地保证了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这个分布式数据库中,任何一个有权限的参与者都能够看到信息的来源和传输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和过程的透明公开让维护数据所有权有了技术支持。
(二)追踪资源管理与政府补助的资金流。正因为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管理相对分散滞后,大数据时代更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善用宏观的视野来看待大数据,实现跨界融合、打造统一大数据自然资源资产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技术的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对现有基础设施没有特别的要求,在建立完善的网络架构基础上,对部门内所有节点计算机进行分级管理和联系设定,成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既能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资产管理,又能合力借力攻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难题。
区块链这一技术应用在信息核对中,特别是在分布式环境下,数据处理计算的复杂度降低,时间戳和全网达成的共识机制可以在账本中看到资源和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录和追源关联分析使追踪资源管理与政府补助的资金流向更具现实可能性。推进数字化审计方式,加大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力度,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部门数据搜集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发布信息,数据更具有实时性。实时迅速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快速得到预期的结果对于提升数据质量非常重要。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可以从多端生成数据,并且可以在一定机制下实现保真同步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也让信息具有高度可靠性,实现审计机构内部计算机和外部信息的一个合理有效连接。通过相关端口,对大数据运营进行管理,不同部门的人可以通过授权同时进入相应版块,实时更新数据,便于审计工作人员合理评估潜在风险,有利于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审计成果的运用。
技术上它强调了需要依托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大数据”需要运用新型处理模式才能使之对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进行决策、洞察和流程优化。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充分认识基础数据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全网的现有设施,从源头拓展了数据,更让数据有了自己的历史和未来趋势,给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资源稀缺性使得共享问题较为困难。整体而言,地方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方面存在价值不明确、市场不健全、动力不充足问题。现实中亦长期存在传统协商式数据的共享,程序多、效率低、行政成本高。上下级部门之间共享不平等,由于上下级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部门往往只取不予,下级部门则不敢不给。对政府部门或个人利益没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公开、有影响或影响较大的不公开等乱象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仍较严重。
政府统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在这一方面,公开透明的技术保障让人为背地操作的现象不复存在。由于涉及资产的每一笔相关交易都会被记入区块链中,系统里的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分布式数据网络追踪到具体明细,从而实现对于公共资产的监管。在这样一个高度公开透明的系统中,一切交易行为极度透明,任何手脚都会被侦查出来。区块链技术也可让没有记账权限的人访问节点信息,更好的促进了社会舆情监督,让政府的作为有了清晰的记录和及时反馈。
(五)更好的预测监督。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对数据的使用和开发意味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关联分析上,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区块链技术让历史数据不再停留在片面的纸单上,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数据,让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关联分析得到一些预测性的判断。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让结构化和非结构的信息分析成为可能,使得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力加强,并提升智能化的信息的追踪和预测,通过关联和趋势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取、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结果呈现等处理流程,涉及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计算、可视化等多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基础是有价值的数据,利用区块链技术从数据记录着手,监督数据的走向和充分利用各种参数和模型进行预测,让后续技术有了发挥的空间,掌握大数据核心技术的主动优势,才能从战略上取胜。正因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时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利用高效算法建立分析模型,最终转化为对评价有价值的信息,为审计决策、制定计划方针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荣生.区块链技术在会计、审计行业中的应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7(7).
[2]钟玮,贾英姿.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J].会计之友,2016(17).
[3]黄冠华.区块链改进联网审计途径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2).
[4]何蒲,于戈,张岩峰,鲍玉斌.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前瞻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