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产能过剩研究综述
第587期 作者:□文/周延举 时间:2018/6/16 14:12:57 浏览:982次

[提要] 关于产能过剩的成因,学者们从信息不对称、技术水平限制、市场结构、经济周期波动、政府过度干预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本文对产能过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关键词: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41

一、产能过剩概念研究综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能过剩”进行定义。张保权从宏观角度认为产能过剩是指行业的真实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的需求,表现为库存积压、恶性竞争、价格下降等现象。陈明森依据形成原因不同,将产能过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或者市场需求的起伏而出现的短暂的生产能力过剩;另一种是转轨体制下政府不当干预行业投资而出现的长期性生产能力过剩,并且他认为前一种过剩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自发地调节,后一种则必须依靠经济体制的改革消除体制漏洞才可以解决。张晓晶认为,应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区分产能过剩,宏观的产能过剩是指社会生产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从而存在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微观产能过剩就是企业将资本边际收益维持在边际成本水平上时所出现的产能过剩。周劲亦从适度的角度考虑产能过剩,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只有当某一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一定程度时,并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危害,那么就可以认定该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曹建海和江飞涛从行业层面认为,当行业内企业具有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超过了均衡价格下的市场需求就可以认定其存在产能过剩,并指出产能过剩与之前学者提到的重复建设、过度投资、恶性竞争等概念指的是同一现象。

二、产能过剩成因文献综述

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来看,产能过剩的成因大致分为两类:市场失灵导致产能过剩、政府失灵导致产能过剩。

(一)市场失灵与产能过剩文献综述。林毅夫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提出了一个概念“投资潮涌”,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相比较发达国家处于跟随状态,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会对本国下一个前景良好的行业有着比较共同的判断,从而在信息不完全的干扰下纷纷投资这一领域,造成总体投资规模超过市场需求引发产能过剩,林毅夫先生把这种现象指成为“投资潮涌”。当然,林毅夫是从信息不完全的因素来考虑投资潮涌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认为部分学者的研究可以归纳为投资潮涌引起的产能过剩,只不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曹建海认为,由于中央部门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实行严格管制,大量的社会资金不能根据市场机制有效的配置,被迫流向行业内企业数目已然过多,生产能力已然过剩的行业;周民良认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我国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除了国有经济的投资扩张外,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外资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十分强烈,当某个行业被众人看好时,个体的理性导致了总体的过剩;盛文军等,蒙丹、王立国和高越青、马轶群等学者认为虽然某一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受我国技术水平限制,大量的投资只能投向有限的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产能过剩;并且技术水平落后同样增加了产能过剩治理的难度,一方面拥有落后产能的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低技术水平的产品市场空间狭窄,很难通过产品的走出去来化解。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两个阶段都会减缓过剩产能的释放。黄燕芬、刘西顺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致力于寻找资金信贷的出口,但出于信贷风险和盈利性的考虑,过度开发大型企业、热门行业和重点区域,造成了信贷的局部领域集中供过于求,引致产能过剩。张新海、王楠利用双曲线贴现模型,将认知偏差引入产能过剩模型中发现,基于直观的感性冲动,投资主体会在经济高涨的时期进行投资,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拖延投资,由于从投资到产能形成存在时滞,最终导致产能与需求的失衡规模大于经济波动的变化。盛文军等、曾五一等、丁世勋等认为市场容量的扩张、需求利好的信号会刺激大量企业追逐利润过度进入而导致产能过剩。

Mann等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产能过剩的调整情况,即市场结构与产能过剩之间关系的动态性,结果表明,较高集中度的产业比竞争型产业或局部寡占产业调整速度要快,而局部寡占产业比原子型产业调整速度要快。秦海、张东辉和徐启福、柯颖、王庆功和赵国强等引用贝恩关于过度竞争的论述,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设计,借以说明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造成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万岷通过国内外数据比较,认为市场集中度过低是造成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曾繁梅通过实证认为,我国的厂商通过保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过剩来取得威慑潜在进入者谨慎进入的市场竞争策略。韩国高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度以及进退出壁垒对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严重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大量落后产能难以退出行业导致了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徐朝阳等通过建立一个动态的行业市场结构模型,分析了市场结构与行业产能利用率的相关关系,并指出每个行业都有其市场结构的演化过程,政府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而非过度干预,从而促使产能过剩问题的市场化消除。

部分学者从行业进出壁垒的角度来研究产能过剩问题。江小娟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国有企业面临较强的退出障碍,除了会碰到一般性的退出障碍如资产专用性、员工安置等之外,还有其特殊的退出障碍:(1)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劳动力享有较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所以即使企业经营不善,这些劳动力也不愿从企业退出,使得劳动要素的自我流动较缓;(2)由于所有制的原因,国企长期受到政府的关照,即使经营不善也可以维持下去,这使得企业自动退出的意愿较弱。曹建海通过对我国行业进出壁垒的研究发现,由于政府的干预,导致我国大部分行业存在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的现状,由此造成了行业内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不经济、企业亏损比例居高不下、行业长期恶性竞争等问题。正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所总结的,企业淘汰机制的缺失,加大了产能过剩治理难度,出现了“短缺—投资者大量跟进—供给增加—过剩—行业投资者退不出去—持续过剩”的现象。

国外对产能过剩成因的研究较少,主要是从微观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角度对产能过剩进行解释。一种解释是将产能过剩归因于企业的要素窖藏行为,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厂商会选择储存一定的闲置生产要素;另一种微观企业层面的产能过剩成因解释是将其归因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认为理性的厂商会选择保持适度的生产能力过剩,以实现以下两个目的:第一,形成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可置信威胁,当行业内在位厂商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使得行业新进入者无利可图时,这种策略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决策便可有效遏制潜在厂商的进入;第二,厂商将过剩生产能力作为彰显企业实力的手段,并以此赢得客户和潜在合作伙伴的信任,进而带来利润的增加。

(二)政府失灵与产能过剩文献综述。周黎安创造性地构建了地方官员间(尤其是同级别)的政治晋升博弈模型,研究认为同一级别的地方官员都处于一个政治晋升的博弈中,各地区的官员不仅在财政利税、GDP方面竞争,同时也在官场上为了更高的职位而竞争。干春晖、步丹璐等通过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官员任期和企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也印证了周黎安的结论。

可以说,政治晋升下的政绩考核是我国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的体制根源。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将投资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并于1994年开始进行财政分权改革,这两项改革的实施使地方政府从原来的听从上级指示的行政服务机构逐渐演变为参与市场活动的理性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地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做出成绩,增加税收和就业,不顾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中央的产业规划,设法利用自己能调动和支配的各种渠道的资金和优惠政策,在本地建设一些投资收益较高的短、平、快项目,以扩大自己的财源;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政府、国企、银行存在代理人权责不对等、预算软约束的问题,这些投资主体在乎的是政绩而不是项目的盈利性、风险以及债务的偿付,从而造成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

由于政治晋升、税收、吸引社会资金的竞争更多的是来自横向方面,各地政府利用我国目前存在的土地产权模糊、银行受政府支配、环保监察不严格、劳动者保护监管薄弱等体制上的漏洞,采取市场保护、低成本供给土地、税收优惠、信贷支持、降低环保标准、干预企业退出等手段人为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来诱导企业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使各区域陷入重复建设→关键要素争夺→地方市场保护→恶性价格竞争→长期生产能力过剩的不良发展轨道,极大地浪费了生产资源、阻碍了各区域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总结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虽然也有需求波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性因素,但主要是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的投资和退出引起的。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使地方官员有强烈的动机来干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前存在的土地产权模糊、银行预算软约束、环境保护不严格等制度漏洞使得地方政府掌握了关键生产要素的配置权,从而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我国存在长期难以解决的产能过剩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3]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4510.

4]王立国,鞠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J.改革,2012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930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