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
第589期 作者:□文/高 康 何蒲明 时间:2018/7/16 13:04:10 浏览:1228次

[提要] 2015年中央通过关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我国国民膳食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科学方法;同时,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拓宽粮食安全新渠道,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本文从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背景出发,介绍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意义,探讨马铃薯主粮化对于深化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问题,提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相关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铃薯主粮战略;粮食安全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农村三产融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编号:18D031)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何蒲明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420

一、引言

2015年中央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通过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决议,明确提出在不影响其他三大主粮的前提下,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增加马铃薯总产量,提高马铃薯在主粮中所占的比重,既而使马铃薯成为我国继稻谷、玉米、小麦以后的第四大主粮。在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于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缓解资源压力,缩小进出口差距,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

(一)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行性分析

1、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马铃薯自17世纪传入我国,就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马铃薯是一种呈碱性作物,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其钾、镁的含量高于精白面、米粉,所含的维生素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为蔬菜之最。在法国,马铃薯被称为“地下苹果”,在欧洲,马铃薯享有“第二面包的美誉”。足见马铃薯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利于调节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对健康饮食的需求。马铃薯在我国国民意识中长期被定位成蔬菜鲜食类,但实际上其拥有多种功能。马铃薯除了具有蔬菜功能外,还兼有粮食、药用、饲料功能,同时还是潜在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通过相关开发,政策扶持,推动马铃薯全粉化等多种深加工提高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使马铃薯功能多样化得到开发和利用,深入挖掘马铃薯的潜力。

2、马铃薯适应能力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马铃薯在我国种植范围广,从东北地区到两广地区,从陕西、甘肃、宁夏到云南、贵州、四川,马铃薯分布在全国各地,适应能力很强。蒸腾系数又称需水量,指植物合成1克干物质所蒸腾消耗的水分克数,数值越大说明植物需水量越多,水分利用率越低。我国小麦蒸腾系数在450600之间,水稻蒸腾系数在500800之间,而马铃薯的最低蒸腾系数只有350。也就是说,在我国年降水量于350mm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种植小麦、水稻粮食作物效益不好的环境中,种植马铃薯既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压力,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当地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除此之外,马铃薯还具有耐盐碱等特点,受季节影响小,所用肥料农药量低,属于省水、省肥、省药和省力的“四省”农作物,一方面体现出马铃薯具有较强的种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为我国种植其他农作物不利的地区比如黄淮海的盐碱地区提供理想的农作物种植替代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3、马铃薯单位产量较高,增产潜力大。201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环比增长2.4%。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三大主粮的产量占据了粮食总产量的较大比例。但是三大主粮即小麦、水稻、玉米的增产上升潜力不高。而马铃薯增产相比“老三粮”来说潜力更大。相比三大主粮来增产幅度大,而且马铃薯投入成本较低,这说明马铃薯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果比三大主粮好。但2016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30162.4千公顷、24186.5千公顷和36759.7千公顷,三大主粮占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的八成之多,而马铃薯种植面积只有8946.9千公顷,仅占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的8%,远远小于三大主粮,因此合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对于我国粮食增产是有较大效果的。相较世界马铃薯种植情况而言,近十几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5%,总产量占据世界的20%,但单产水平却只排在全世界第92位,据FAO对于世界157个种植马铃薯国家的统计,平均单产水平达每公顷18.9吨,而我国马铃薯单产仅为每公顷15.5吨,占世界单产水平的81%,我国马铃薯单产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这些比较都可以说明我国马铃薯相较三大主粮来说生产潜力还很大,有利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二)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

1、缓解粮食供求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新时期我国农业供需矛盾突出。传统谷物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等“三量齐增”的现象,一方面供给量的大量增加使得价格上不去;另一方面伴随着农资价格的上升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成本下不来,农民的收入增幅效果不是很明显。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因地制宜适当地改变粮食种植结构,降低粮食库存的压力,合理分配不同粮食供给的比例,满足市场上马铃薯的需求。同时,改善传统粮食作物的市场环境,提供市场需要的马铃薯消费需求,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能达到一些地区精准扶贫的效果。

2、减轻贸易逆差,缩小进出口差距。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国,马铃薯出口多达40多个国家,同时也是马铃薯淀粉进口量较大的国家。长期的贸易往来中,马铃薯的交易却同时出现“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的情况。一方面我国马铃薯出口主要以鲜马铃薯或冷藏马铃薯为主,国外市场对这方面的需求占7成以上,2015111月全国累计马铃薯出口量39.60万吨,出口额2.38亿美元,进口量13.61万吨,进口额1.65亿美元,贸易顺差0.73亿美元。国外对我国初级马铃薯农产品的需求是造成“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马铃薯粉等加工品出口只占国外市场2成左右,而马铃薯粉的进口量却急剧升高。根据国家农业部信息,2015111月全国累计出口马铃薯淀粉524.91吨,出口额58.86万美元,进口3.72万吨,进口额0.28亿美元,贸易逆差2715.74万美元。这说明我国马铃薯加工品的国内供给或竞争力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要靠大量进口,这导致对马铃薯加工品的“贸易逆差”。马铃薯贸易出口低级产品收益小,大量进口加工品支出多,造成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地位上的不平等,不利于马铃薯贸易的发展。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增加马铃薯初级品和高附加值加工品供给的同时提高我国马铃薯加工品的国际竞争力,既可以满足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外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贸易顺差”,还可以满足国外特别是国内对马铃薯粉等加工品的需求,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扭转马铃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顺差”的局面,缩小马铃薯进出口差距。

3、马铃薯主粮化的粮食安全意义。在不影响其他三大主粮的前提下,马铃薯主粮化对于挖掘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拓宽粮食安全渠道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适应能力强,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其省肥、省水,投入少,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其次,马铃薯种植面积远小于三大主粮,单位面积产出高于三大主粮,又和世界平均水平有差距,增产相比水稻、小麦、玉米来说潜力更大。同时2005年以来,受传统谷物小麦、稻米等价格暴涨,一些国家也开始鼓励马铃薯产品的消费来减少对高价进口谷物的依赖,而我国每年用来弥补粮食缺口的粮食进口量也大,推行马铃薯主粮化可以缩小我国粮食缺口,减轻对国外粮食的依赖。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开拓了粮食增产新渠道,降低对国外粮食进口的依赖,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

三、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一)调整农业布局,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马铃薯主粮化,对于优化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布局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种植布局与结构缺乏多样化,有些地区传统种植作物产值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加上农业“地板与天花板”的双重压力,单一化种植结构与布局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有利于优化我国粮食种植结构,多样化粮食来源渠道,调整长期以来固定的粮食生产布局和部分地区的农业产值过剩,去库存、补短板,深化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223日,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马铃薯作为适应性广的作物和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是新一轮种植结构,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理想替代作物之一。

(二)满足需求变化,提供有效供给。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这说明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初步得到解决,关键在于供给侧方面,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表示,“十三五”时期,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变,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粮食消费日益从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以市场为主导的生产体系逐步建立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供给基本满足了人们“吃得饱”的问题以后,还需要满足人们“吃得好”的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正朝着绿色、健康、优质等方面转换。但近年,我国农产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堪忧,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加快培育高效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将马铃薯加工成多种食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优质马铃薯产品达到有效供给,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阶段下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是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马铃薯主粮化的实施,加快构建马铃薯种植、产业开发、销售等相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体系的融合,从马铃薯的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服务,发展相关模式如“农户+企业”的产业融合,“马铃薯全粉化”的加工,使马铃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的联系起来,既可以增加马铃薯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利于构建稳定的马铃薯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大力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通过上述分析,马铃薯单位面积产出相比三大主粮都要高,相比世界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要低,我国马铃薯种植潜力还很大。并且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还不是很宽广,相比三大主粮来说占比相当小。因此,在不影响其他三大主粮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合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我国马铃薯供给。20151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余欣荣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二)进一步完善马铃薯收储体系和政策补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都有系统的收储体系,而马铃薯主粮化才刚刚起步,其收储体系的建立还存在缺陷。马铃薯收储体系的不完善,使马铃薯供给不稳定,导致马铃薯价格波动较大。由于马铃薯在我国国民心中长期定位为蔬菜鲜食类,因此在我国马铃薯即收即卖的现象普遍存在,马铃薯供给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薯贱农伤”的风险,不利于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且我国对于马铃薯种植补贴还没有落实完善,这不利于推广马铃薯的长期种植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完善马铃薯收储体系和政策补贴是稳定我国马铃薯供给和价格,提高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一步。

(三)培育优质品种,建立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在种植期间容易感染菌毒,对马铃薯具有重大危害。因此,加快培育马铃薯优质品种,培育出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有利于全国推广种植马铃薯。同时,加大粮食性和加工性品种的马铃薯科研投入,适应不同产品对马铃薯品种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已经培育出高产、早熟、高淀粉、油炸四大专业品种,更多的专业性马铃薯品种还有待开发。其次,马铃薯作为主粮地位,应具备与其他主粮一样拥有主产区。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都提出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建设与投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需要将马铃薯摆放在主粮的地位。建立马铃薯主产区,有利于明确马铃薯主粮的地位,巩固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

(四)提高技术水平,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铃薯的加工技术水平,特别是提高马铃薯全粉化技术水平。由于鲜马铃薯含水量高,不易储存和运输,易发生发芽、霉烂现象,客观上限制了马铃薯的推广,而马铃薯脱水的全粉技术能将马铃薯加工成含水率在10%以下的粉状料,相对其他工序而言能够减少对细胞的破坏,使全粉化后的马铃薯养分和风味物质维持在60%左右,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营养。且储存时间更长,也便于储运,降低了储运成本,附加值也高。现阶段我国虽有几家大型马铃薯全粉化公司,但技术却未全国普及,加工成本高。因此,应大力推广马铃薯全粉化技术,支持建立系统的马铃薯全粉化生产线,提高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延长马铃薯产业链,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现代市场导向型生产理念,生产多样化马铃薯加工食品,如马铃薯馒头、薯片、马铃薯面条等,这样既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且多样化的马铃薯产品有利于群众接受,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五)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政府应该在马铃薯生产、收购、加工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完善马铃薯生产的政策补贴,鼓励相关地区种植,提高农民积极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支持企业建立系统的马铃薯加工生产线,健全马铃薯生产体系。在宣传方面,通过相关媒体、电视广告,宣传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健康品质,引领消费者对马铃薯的消费,为马铃薯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肖平.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3.

2]樊晓迪,何蒲明.马铃薯主粮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农业经济,20163.

3]聂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6.

4]刘小林.马铃薯主粮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

5]蒋晨晨,胡继连.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一个综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52.

6]何贤用,杨松.马铃薯主粮化与马铃薯全粉及其生产线[J.食品工业科技,201524.

7]李辉尚,孔繁涛.马铃薯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EB/OL.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1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17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