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对深、沪市主板中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广西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广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水平,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关键词: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8日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稳定的资金流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上市公司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分析其融资行为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一)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及分布情况。截至2015年10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合计共有35家,其中在上交所上市16家,均在主板A股上市;深交所上市19家,包括主板公司12家,中小企业板6家,创业板1家。涉及制造业、公共环保、农林牧渔、运输仓储、金融业、房地产、公共环保、电力、水利、批发等10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最多24家,电力企业3家,批发、零售企业2家,交通运输企业2家。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居多。广西上市企业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其中南宁最多,有13家,桂林6家,北海6家,柳州5家,梧州2家,河池1家,贺州1家,贵港1家,地区分布方面也出现了不均的特点,这个数目相对2004年12月31日的22家而言,数量并没有显著提高。(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二)广西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广西上市公司共35家,在净利润方面,截至2015年10月31日,剔除2015年广西新上市公司3家,亏损公司5家,包括阳光股份、恒逸石化、南宁糖业、南宁化工、北海国发,占广西上市公司的16%。剔除2015年广西新上市公司3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014年广西上市公司净利润,其中亏损12家,占广西上市公司总数的37.5%。虽然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但是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仍然高达58%。在广西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逐年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不太稳定,直接反映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平均每股收益存在波动,2012年平均基本每股收益为0.145元/股,2013年为0.233元/股,2014年为0.167元/股,平均每股收益情况见表1。(表1)
(三)广西上市公司近10年IPO情况。自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广西新增上市公司13家,广西新股发行上市融资进展缓慢。广西上市公司IPO情况见表2,新增上市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有12家,国有控股企业1家;主板新增上市公司6家,中小板新增上市公司6家,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1家。自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境内新增上市公司共1,482家,其中上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79家,深交所新增上市公司1,203家。近10年广西区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占境内新增上市公司的0.88%。(表2)
(四)广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情况。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广西地区的上市公司由单一的IPO发行的直接融资方式,逐渐拓展到采用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多样的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灵活。
二、广西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截至2015年10月31日,上交所上市公司1,071家,深交所上市公司1,729家,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有2,800家,广西区上市公司占境内上市公司的1.25%,广西上市公司数量见表3。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
(二)广西上市公司质量偏低。虽然广西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而且为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一些行业中出现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比如桂林三金、黑芝麻等公司,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主业较弱,主营业务优势不突出,每股收益较低,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总额比例很高,公司质量偏低。
(三)广西上市公司近10年IPO进程缓慢。由于广西工业基础较薄弱,科技水平也相对落后,起步晚、起点低,公司发展较缓慢,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导致IPO进程缓慢。
三、建议
(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改变广西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需要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培育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融资能力。应根据广西的省情和当前市场情况,积极发挥广西经济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广西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受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治理结构、运作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培养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只有债券市场产品设计相对成熟和合理,才会不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此外,为了引导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关注证券市场,政府应培育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是实现我国企业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要从根本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解决代理人问题,就必须选择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激励机制,实行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随着当前股票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股票全流通也有利于经理人关心与企业价值相关很高的股价,使得经理层、投资者的目标趋向一致,所以,业绩奖励是更能激励员工的最直接的方式、股权激励。
(四)加强政府引导、监督。政府要积极推进改革,在企业融资活动中应扮演一个引导者角色,运用一定的政策手段间接引导企业进行融资,同时对企业的融资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翟华云,杨喜梅.上市公司融资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
[2]张宗益,骆垠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2.9.25.
[3]周迎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分析与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