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演化博弈分析
第590期 作者:□文/付 阳 时间:2018/8/1 11:39:16 浏览:819次

[提要]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有限理性下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对ESCO博弈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能提高ESCO群体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比例,促进节能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最后,从政府和ESCO角度提出建议,以推动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发展。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演化博弈;激励约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423

前言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接近600亿平方米,其中近九成属于高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节能任务艰巨。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离不开政府、业主和ESCO等利益相关者的紧密配合。由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前期成本高、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节能服务公司服务水平低下,既有建筑业主改造需求不足,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激励约束政策来引导和规范节能改造市场发展,促进节能改造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韩青苗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向业主提供经济激励的作用。马兴能等认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具有正外部性,并研究了政府激励约束政策下业主群体的演化博弈。赵盈盈等研究了ESCO与建设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演化规律。石锋等、赵倩倩等,王星等研究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和业主之间的博弈行为特征。张云等聚焦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改造,分析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稳定策略。郑悦红等运用演化博弈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平台主体即业主和ESCO的行为策略选择。

现有文献对既改市场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选择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主要涉及政府与各利益主体(如既改业主、ESCO和开发商)、ESCO与业主、建设主管部门和ESCO以及业主群体之间的博弈,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群体的博弈行为的研究还涉及的较少。ESCO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供给主体,其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既改市场的发展进程和节能改造的效果,对ESCO群体的研究是意义重大的。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一)基本假设

假设1ESCO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供给主体,将市场中提供节能改造服务的ESCO分为AB两类,AB两类节能服务公司围绕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和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来展开博弈,假设他们都是有限理性的。

假设2AESCO选择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比例为x,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的比例为(1-x);BESCO两种选择的比例分别为y和(1y)。

假设3mAmB分别表示AB两类ESCO均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b表示AB两类ESCO均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时由于形成了一定规模所获得的收益增加;b2表示AB两类ESCO仅其一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时由于未形成一定规模所获得的收益增加;c表示ESCO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所付出的增量成本。由于规模效益的存在,所以有bb2b2-c0

假设4: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包括对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ESCO给予经济激励(例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贷款优惠等),对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的ESCO采取约束措施(例如征税等)。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ESCO可获得激励收益设为I1,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ESCO所受到的政策惩罚设为I2

(二)演化博弈模型构建。(表1)由上述假设和博弈支付矩阵可表示出AB两类ESCO的期望收益和复制动态方程如下:

A群体中选择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期望收益:

EAIymA+b-c+I1+1-y)(mA+b2-c+I1) (1

A群体中选择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的期望收益:

EA2ymA-I2+1-y)(mA-I2) (2

AESCO的平均期望收益:

EAxEA1+1-xEA23

AESCO选择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复制动态方程:

Fx=dx/dt=xEA1-EA)=x1-x)[b2-c+I1+I2+yb-b2)] (4

F′(x=1-2x)[b2-c+I1+I2+yb-b2)] (5

同理可以得到BESCO各项表达式如下所示:

EB1xmB+b-c+I1+1-x)(mB+b2-c+I1) (6

EB2xmB-I2+1-x)(mB-I2) (7

EByEB1+1-yEB28

Fy=dy/dt=yEB1-EB=y1-y)[b2-c+I1+I2+xb-b2)] (9

F′(y=1-2y)[b2-c+I1+I2+xb-b2)] (10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进化稳定策略不仅要求Fx=0,还要求F′(x)<0,因此首先令Fx=0,求得:x1=0x2=1y*=■,由于b2cI10I20,所以需要讨论y*的正负号,接下来进行分类讨论。

y*0,则当y0y*时,F1)=0F′(1)<0。此时,AESCO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

y*0,则又可分为以下情况进行讨论:

y=y*时,Fx=0F′(x=0。此时,AESCO的演化稳定策略是随机的。

yy*时,F1=0F′(1)<0。此时,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

yy*时,F0=0F′(0)<0。此时,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

然后令Fy=0,求得:y1=0y2=1x*=■,由于b2cI10I20,所以需要讨论x*的正负号,接下来进行分类讨论。

x*0,则当x0x*时,F1)=0F′(1)<0。此时,BESCO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

x*0,则又可分为以下情况进行讨论:

x=x*时,Fy=0F′(y=0。此时,BESCO演化稳定策略是随机的。

xx*时,F1=0F′(1)<0。此时,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

xx*时,F0=0F′(0)<0。此时,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

(一)无政府激励约束下ESCO博弈路径分析。无政府激励约束即x*=■,y*=■,对应的演化博弈相位图如图1所示。(图1

(二)有政府激励约束下ESCO博弈路径分析。有政府激励约束即x*=■,y*=■,对应的相位图如下图2所示。(图2

由图1和图2可知系统的演化稳定点可能是O00)或B11)点,对应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或提供低质量改造服务。系统最终演化到何点与初始状态有关,当初始状态位于图中阴影部分时,博弈将收敛于B11)点;当初始状态位于图中非阴影部分时,博弈将收敛于O00)点。因此,要使得博弈以最大可能向B11)点演化,就要求降低鞍点Dx*y*)的位置,很明显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可有效降低鞍点位置,能够促进ESCO向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演化。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无政府激励约束和有政府激励约束下ESCO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ESCO的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发现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能够提高ESCO群体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的比例,有利于推动节能改造市场向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演化。基于此,分别从政府和ESCO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由于存在正外部性等特征,其发展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前期,政府可以用激励I1与约束I2并存的方式促使更多ESCO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后期,当市场发展逐渐成熟后,政府可减少或不给予激励I1,而只通过严格约束I2来规范市场发展。

(二)ESCO寻求高品质诚信发展。ESCO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供给方,在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下,其最优稳定策略是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因此,ESCO应通过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吸纳优秀人才等方式提供高质量改造服务,逐渐增大增量收益b和减少增量成本c,形成规模效应,树立品牌形象,使得企业高品质诚信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白胜芳.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24.

2]韩青苗等.非对称信息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合约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20098.

3]马兴能,郭汉丁,尚伶.基于外部性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业主进化博弈行为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6.

4]马兴能,郭汉丁,尚伶.基于市场特征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业主的行为分析[J.建筑科学,2012.28.

5]赵盈盈,申玲.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程中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3.

6]石锋等.政府动态培育政策对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的影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7.

7]赵倩倩等.政府管制下建筑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策略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

8]王星,郭汉丁,陶凯,等.基于主体进化博弈分析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5.

9]张云,陈敬武.既有大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演化博弈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44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20130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