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镇培育研究
第593期 作者:□文/晁玉方 时间:2018/9/16 11:29:30 浏览:773次

[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镇培育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特色镇的培育应强化其带动性、辐射性,提高其产业发展与“三农”发展的契合性,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人才建设为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镇;资源禀赋;人才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济南市特色镇‘人、产、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NSK17812);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产、城’协同发展视角下山东省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SJJ13)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受到山东省“十三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业技术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研究基地”资助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613

一、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在2018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是中国“三农”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特色镇是我国发展镇域经济的有效模式,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特色镇发展实践来看,存在产业发展盲目、规划建设房地产化、侵害农民利益等诸多问题。新时代,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认识理解特色镇的培育和建设,保证其建设培育方向的正确性及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镇培育的关系

乡镇是包括了乡村在内的行政区域,乡镇发展也是乡村的发展。故此,从内涵上看,镇域发展与乡村发展是一致的,镇域发展问题隶属于“三农”问题的范畴,乡村振兴战略同样是其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故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就是特色镇建设的总目的、总要求、总方向。这就要求特色镇培育建设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三不、两零、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是特色镇培育建设的重要约束以及建设底线;从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也为特色镇的培育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乡融合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新农人队伍建设等为特色镇培育建设提供了制度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同样,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需要特色镇支撑。特色镇充分发挥其拥有的资源禀赋,聚集资源,发展产业,提高了区域领导力,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尽管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包括了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其需要具体的实施载体,才能实现。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集聚、富有特色、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色镇培育建设是其重要的抓手。在实践中,各地也多是通过特色镇的培育建设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总的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镇培育建设是紧密相关,乡村振兴战略是特色镇培育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特色镇培育建设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和重要抓手等。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特色镇培育发展建议

(一)以绿色发展统筹特色镇建设发展规划,保证其建设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目标上的契合性。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线,乡村振兴决不能以丧失生态为代价。反映在特色镇培育建设上,就是要以绿色发展贯穿特色镇建设规划的全过程,按照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生态宜居的要求培育建设特色镇。

(二)在培育建设特色镇过程中,注重带动性与辐射性,保证发展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契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一是产业、文化、治理、生态的全面振兴;二是覆盖所有乡村区域的振兴。这就要求特色镇的培育建设绝不能满足于或局限于某一块区域的发展,如当前兴建的某些园区、文化小镇等。特色镇的培育发展应以整个镇域为出发点,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整个区域的发展。故此,在特色镇的绩效评价中,要摆脱仅仅依靠国民生产总值的评价误区,将其辐射性、带动性融入评价体系中。

(三)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强化特色镇产业发展与“三农”发展的契合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新时代下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而特色镇的培育和发展也往往集中力量发展某一特色产业,进而形成要素聚集,提高区域竞争力。故此,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特色镇的培育发展,都不离开产业发展,但如果产业发展不相契合,特色镇培育发展就难以在“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甚至损害农民的利益。当前某些地方特色小镇培育建设过程出现房地产化,园区化引起争论充分说明这一点。故此,特色镇的产业发展培育应充分考虑其与“三农”发展契合性,考虑到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质量、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等因素。

(四)重视特色镇既有资源禀赋与新时代社会需求的相契合。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形成特色。而对于既有的资源而言,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通过转化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因而,在特色镇的培育建设中,既要考虑既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地理资源等,更要跳出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充分考虑特色镇所在大区域,甚至全球市场的需求,才能利用既有资源,做大、做强产业,形成产业聚集,奠定产业优势。

(五)特色镇培育的“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相契合,保证乡村振兴的均衡发展。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是要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培育建设一些强镇,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在实践中,政府也给予各类特色镇(如中心镇、示范镇、特色产业镇等)相应的政策、资源支持。而在其评定中,产生了“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乡镇,越能获得各种荣誉,获得更多资源。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乡镇发展的不均衡,产生了新的矛盾。故此,在特色镇培育发展中,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加大对弱势乡镇的政策扶持力度。

(六)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相结合、相契合的原则,提供有效的人才体系支撑。乡村振兴,特色镇培育,人才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作为中国基层的行政区域,其人才需求与人才吸引有其特殊之处,人才流动是其发展中的一大难点。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发展与依靠本土人才,如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尤其是退役士兵,要发挥其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发展带头人的作用。在培育、发展本土人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人才支持政策,激励人才上山下乡。但必须认识到外来人才必须与本土人才相协调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充分考虑特色镇培育产业性质、区域特性、人文特征等,实现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有机结合。

(七)重视城乡发展资源的契合性,强化城乡资源流动与配置的有效性。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需要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但如果不重视城乡资源的契合性,盲目的鼓励城市资源流向农村,非但起不到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甚至可能破坏乡村既有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实践中,各地政策不可避免的出现同质性,这也就导致乡村发展的同质性,使本应各具特色乡村经济变得千篇一律。而促进城乡发展资源的契合性,应以乡村产业、既有资源禀赋为基础。这就需要以特色镇为载体,尤其是特色产业镇为载体,发展乡村经济。

从发展历史来看,特色镇的历史更早,时间更久。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赋予其新的使命,也赋予其新的活力和空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其基本指导,特色镇的培育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更加持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以特色镇发展为重要的载体,通过特色镇的发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强化产业发展与“三农”发展的契合性,既有资源禀赋与时代需求的契合性,“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契合性等。以特色镇培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将真正实现产业、人、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真正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1.

2]晁玉方,杜同爱.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429.

3]晁玉方.中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661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