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
第597期 作者:□文/皮晓雯1,2 魏君英1,2 时间:2018/11/16 16:31:32 浏览:4686次

[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需要农村人口、人才的集聚。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相对城镇速度更快、更严重,导致乡村振兴人才匮乏、制约乡村产业振兴、扩大城乡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吸引人才到农村,加快三产融合,改善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对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供需结构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17YJA790077)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讯作者:魏君英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88

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振兴乡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从根本上看,乡村振兴要依靠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需要人口尤其是人才向乡村集聚。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不仅农村总人口在逐渐减少,而且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本文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寻求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促进乡村振兴。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般年龄超过60岁或65岁的人口我们称为老年人口。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当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时,则称之为老龄化社会。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达到10.33%,表明中国进入21世纪就已踏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到13.26%,其中,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更快、更严重。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出约1.24个百分点,而十年后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的人口老龄化要高出3.2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若按同比例增幅,预计到202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比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要高出5%以上,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不仅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更快。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4.9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0.06%,而相应的城市老龄人口比重分别为11.47%7.68%,从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比例来看,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而农村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9.72%,这说明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比城镇严重,而且已经超过人口老龄化标准。

(二)发达地区农村老龄化进程快。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导致各个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不一样,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要快于西部地区。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人口密集,计划生育政策也贯彻落实得很好,所以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平均为13.32%,其中,江苏为15.99%,上海为15.07%,山东为14.75%,浙江为13.89%,天津为13.02%,北京为12.54%;而在我国西部,特别是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较落后,人口稀少,计划生育环节落实的相对薄弱,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对缓慢,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甘肃为12.44%,宁夏为9.67%,新疆为9.66%,青海为9.45%。对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最高的江苏将近16%,而最低的新疆、宁夏、青海不足10%,相差较大。我国人口老龄化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程度减弱,呈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协调。我国现代化经济起步于19世纪末,相较于其他国家存在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劣势,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然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进入21世纪后并没有降低,而是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情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低,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相比城镇更快,这更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且这一矛盾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在“银浪”的背景下,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无法全面提供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这种未富先老的现象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影响

(一)导致乡村振兴人才的匮乏。农民是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农民自身的基本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质量。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高收入的吸引,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其中,文化水平较高、拥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在城镇找到稳定、收入较高工作的机会较多,一般会在城镇长期务工甚至定居在城镇,这样导致农村农业经营人才的流失。而留守在农村的老龄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都相对较低。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三产融合,不仅需要大量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口的聚集,还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聚集。老龄化程度加快的农村,人才不断流失,而由于农业比较利益较低,外部人才与资本不会自动流入,导致农村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影响农村区域的产业振兴。乡村振兴要依靠产业振兴,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产业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纵观世界各国各地,产业的发展、产业的集聚,首先需要人才,需要人才集聚。然而,在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由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技术进步较快,所需人才更多,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回报更高,因此,多数人才流向第二产业和高端的第三产业,导致农业人才的缺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人才缺乏问题更是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将会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更大的阻力。例如,农村老龄人口转移到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可能性较低,更不用说转移到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年劳动力人口更偏向于向低层次的第三产业转移,如家政、社区服务、小商品买卖等。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会影响劳动力资源的供应,也会影响社会投资资金的供给,阻碍着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升级。

(三)加剧城乡差异的扩大。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老龄化的程度严重,这会加剧城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农民收入增长率将下降,这将会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这也侧面反映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改善空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导致年轻的农业劳动力更愿意到城市就业,但这会加剧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缺乏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农村地区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增加,而现有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这个需求,这将会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等基础设施的差距。一方面城乡老年人口的患病率差距在慢慢缩小,但医疗服务方面的全覆盖率差距却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农村在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提供的相对匮乏,农村人口可获得的资源有限,处于劣势。最后,农村在环境建设、乡村治理方面,缺乏先进的理念,甚至不重视环境与乡村治理,或者没有能力建设环境,环境可能会变得更糟糕,这样会扩大城乡生活环境的差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加强农民培训,吸引高端人才。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支持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机构,建立老年农民学习中心,为老年农民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采取各种激励政策,吸引外部人才到农村从事一二三产业的经营活动,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农业经营人才。改善乡村生活与生产环境,优化乡村社会服务,为吸引人才创作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经营收入,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

(二)加快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般来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普遍高于第一产业,而三产融合发展,可以通过第二、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并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例如,通过三产融合发展而出现的乡村旅游、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一体的新型业态发展,就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返乡就业或者创业。因此,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发展新型农业,促进三产融合,提高农民收入,这样也会吸引人才以及劳动力回流农村。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老龄人口增加,更需要便利的、优良的医疗、养老、生活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社会服务基础设施要落后得多,生活便利性极低,医疗等社会服务资源供给较少,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也相对薄弱,这不仅影响了留守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也是人口、人才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各种服务设施的投入,应努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加社区的老年人活动设施;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村老年人口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充分利用老年人口资源,积极拓展农村老年行业。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而且降低农村年轻人对日后老年生活缺乏保障的担忧,促进他们当前的生产与消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长江大学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杜鹏,王武.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2.

2]蒋正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20056.

3]丁金胜.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

4]郑寒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

5]康永征,王泽莉.村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182.

6]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改革,20183.

7]魏后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难点[J.社会发展研究,20181.

8]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9]霍志刚.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浅议——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商业,201221.

10]徐达.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模型与实证[J.财经科学,20124.

11]张献蕾.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所引发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

12]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3]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14]姚静,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05.

15]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86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