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旅游+”视阈下巴文化活化研究
第599期 作者:□文/卢双鹏 时间:2018/12/16 11:27:09 浏览:661次

[提要] “旅游+”是旅游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其他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业态;文化活化是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路径,它关系到文化的保护继承和旅游的开拓创新。“旅游+”与“文化活化”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但学界鲜有对二者的互动和交叉研究。本文在深度剖析二者内涵的基础上,从“旅游+”视阈构建文化活化研究体系,并以巴文化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究其活化对策。在保护巴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艺术形式活化、现代科技活化、文化标识活化、文化基因活化等路径活化巴文化,推动巴文化的活化利用,使其进一步发挥独特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旅游+”;巴文化;活化;路径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6BWH003Y);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LQ2016B-1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912

一、问题的提出

20155月“旅游+”战略的首次提出,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其他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旅游+”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旅游+”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之功能,旅游以其强劲的市场开拓力量、美好生活追求动力及人文交流优势,通过“旅游+”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优质平台,旅游和文化有先天的耦合性。从融合发展到“旅游+”,是旅游主体意识、主动作为、主导作用的升华,也充分体现旅游系统在行业自信、产业自信、事业自信之上的理论自信,是对大旅游的自信表达。

另外,随着文化热、寻根热的升温,区域文化的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学术层面和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显性的文化模式,在文化发展中已占据了主流地位。通过中国知网平台,以“巴文化”为关键词在文献“主题项”搜索,有2176个搜索结果(截至2018728日),以及如图1巴文化学术关注度指数所示,巴文化研究一直受学术界重视,而且研究成果颇丰。另外,如图2所示,相关研究中主要学科分布集中在文化、旅游、考古三个方面。同时,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题目的略读和部分文献的精读得出巴文化主题的研究成果大致集中于三个方面:(1)张硕、周兴茂、熊晓辉等学者侧重于研究巴文化的起源、特色、演变及巴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2)王静、朱永禄、方刚等学者主要从历史学、考古学等角度对巴文化进行深入地专业性研究;(3)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较为集中的是以杨柳、陶丽萍等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层面的应用型研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三峡地区。(图1、图2

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民族文化支系。随着经济产业的推进,巴文化逐渐从学术研究的层面走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那些富有浓郁巴人特色的旅游景点、创意十足的巴文化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上述搜索结果中以“旅游+”为关键词在文献“主题项”进行二次检索,其检索结果只有260条(检索时间同上),仅占总文献的12%,巴文化在“旅游+”视阈下的研究明显不足。所以,本文从“旅游+”视阈立意探讨巴文化的开发活化,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1)基于区域发展的要求,提出“旅游+”以及文化活化战略思想;(2)进行巴文化特征维分析,探讨巴文化的源起、解析巴文化的文化结构以及探究其文化特征;(3)以巴文化特征维分析为基础,针对性提出艺术活化、科技活化、标识活化、基因活化的活化路径促使实现“旅游+”视阈下的巴文化活化。(图3

二、“旅游+”与文化活化战略探讨

(一)“旅游+”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1、“旅游+”战略的提出。“旅游+”战略最早出现在旅游规划应用层面,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2015821日,中国旅游报刊载国家旅游局李金早撰写的《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一文,标志着“旅游+”战略首次官方正式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旅游+”在业界和学术界引发热烈的讨论,戴斌、吴必虎、石培华、宋子千等专家学者相继发文探讨“旅游+”战略。

2、“旅游+”战略内涵分析。随着官方和学术界对“旅游+”战略论证的深入,“旅游+”战略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的明晰。李金早指出,“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石培华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共享经济,“旅游+”的关键,是“+”放大价值、提升价值,并在“旅游+”的过程中实现相关各方共同发展、成果共享和互利共赢,真正建立起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各方共赢的长效机制。宋子千强调“旅游+”不等同于旅游产业融合,而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展开和深入;吴必虎则揭示了“旅游+”的学理基础,即旅游业是一个范围广、带动性强的产业。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对“旅游+”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但其内涵核心“+”——“深度融合”是一致的。“旅游+”是一种战略思想,不同的只是“+”什么、怎么“+”的问题。

(二)文化活化内涵及应用分析。活化这一概念早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又称激发,是粒子(如原子或离子),从外界获得足够能量后,其电子由较低的基态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过程。因此,文化遗产活化、文化资源活化是对“活化”原概念的迁移引用。遗址区文化资源“活化”理念最先是由我国台湾学者在探索保护遗址与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文化“活化”理念一经提出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一致认可。所谓“活化”,即赋予新用途,获得新生命,从而使文化能够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需求。文化活化的本质是通过拓展文化载体、表现形式等创造性地呈现、传承以及保护文化。

与此同时,文化活化的理念也广泛地应用于文化遗产、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活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当然,文化活化保护和利用并不相悖,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文化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产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化理论体系也在深度延伸,但是也出现了“产业化—商品化—文化异化”的怪圈,而地域文化的开发活化则是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并举,更适宜于文化产业化发展。

三、巴文化特征维分析

(一)巴人和巴文化。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以及参考文献的不同,关于巴人源起在历史学界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关于巴人源起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潘光旦先生提出的,巴人源在西北而流在中南。另外,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周兴茂认为今天的重庆大巴山、巫山和湖北西部的恩施自治州、宜昌及其长阳等地,是巴人最早的起源发祥之地。与巴人起源不同的是,在历史学术界对巴文化的解读基本是一致,巴文化是巴人在巴国的疆土上创造了一种具有浓郁自身特征的区域文化,它是巴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巴文化结构层次及表现形态分析。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文化的内涵丰富,表现形态亦是丰富多样。文化结构是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或构成方式,是文化研究中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一个概念。巴人是巴文化的民族主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巴人创造了丰富多彩和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如图4,根据文化结构“四层说”,巴文化包括物质、制度、风俗习惯及艺术、精神价值四个层次,巴文化结构由外层到内核——“器”、“象”、“道”层次完整、文化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图4

(三)巴文化特征分析。首先,巴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关于巴文化的源起,大多专家认为是西北,而西北地区有强势的三秦文化,所以形成巴文化“源于西北、兴于西南”的态势。因此,巴文化被认为是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其次,巴文化有较高的完整性。巴文化有完整结构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态,同时巴文化体系完整,即文化特质鲜明、文化丛体系成型,文化模式成熟;再次,巴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形态,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不断的交流与涵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巴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巴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具有巴人善战、能歌善舞、喜船棺葬等独特文化烙印。

四、“旅游+”视域下巴文化活化路径探究

“旅游+”视域下的巴文化开发活化可以看作是旅游与巴文化的多元创新、高度融合,即为巴文化提供旅游平台,实现巴文化活态保护和更新利用。“旅游+”视域下开发活化巴文化,不但可以深度挖掘巴文化价值服务于民众的旅游诉求,而且可以促使巴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当然,在巴文化活化利用过程中,务必以保护巴文化的原真性、物质文化本体为底线,针对不同巴文化要素设计活化路径和策略。

(一)艺术形式活化,推广旅游形象。“旅游+”视域下的巴文化活化,不光强调文化资源的原真性,也注重游客的感受,让巴文化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是其首要任务。同时,艺术恰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也是文化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艺术形式活化是巴文化活化的主要路径之一。艺术形式同时兼具灵活多样、传播效率高、受时空限制小等优势,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推广。通过艺术形式活化巴文化,一方面听得见、看得着、摸得到的艺术形式可以极大地刺激旅游者动机;另一方面通过优质的艺术形式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名誉度,推广区域旅游形象。如图5,根据巴文化资源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巴文化艺术活化可以针对性地选择艺术载体。隐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通过语言、表演艺术及综合艺术的形式活化,显性的物质文化资源可以通过造型艺术、综合艺术活化。比如,巴渝舞、巴文化音乐依托其文化本真,通过科学的考证和编导,以实景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巴渝舞及巴文化音乐的展演。(图5

(二)现代科技活化,提升体验品质。科学技术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革命力量,当然“旅游+”视域下的巴文化的活化开发同样可以依托科技提升巴文化的观赏性、可读性以及全面提升文化体验品质。首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文化旅游产品。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和科技手段,活化巴文化资源打造智慧文化景区,将内隐的文化信息外显化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入地体验巴文化,提升巴文化资源的互动性和体验品质;另一方面构建巴文化智慧景区的运行和管理系统,依托物联网、红外线遥感等技术有效控制旅游人流,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建立文化资源的数据库或数字图书馆,实现巴文化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应用3D打印技术活化巴文化,丰富巴文化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旅游地重要的吸引物,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旅游商品更是人们所喜好的。以巴文化图腾、建筑、兵器等文化符号为蓝本,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活化巴文化以及更新巴文化旅游商品体系。

(三)文化标识活化,塑造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由诺伯舒兹提出的,所有场所都具有特性,这种精神由区位、空间形态和具有特性的明晰性明显地表达出来,由显性的外在环境以及隐性的内在文化共同培植。所以,“旅游+”视域下的巴文化的活化开发,应充分挖掘巴文化的内涵,凝练升华巴文化核心,以文化标识为载体具象活化巴文化,塑造场所精神。第一,任何个体、群体或团体之所以把某种文化视作自己的遗产加以传承与保护,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它能满足身份确认的需求。通过载体化与具象化的文化标识,将巴文化深度植入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加深文化体验,进而获得文化归属感;第二,巴文化标识活化,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激发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巴文化。

(四)文化基因活化,打造文化景观。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文化基因世代延续,传递着一个民族(地域)的生活状态和思维观念。不论时代、历史怎么变迁,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一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都会延续和传承区域文化。因此,“旅游+”视域下的巴文化的活化开发,应多维度互动分析确定巴文化基因,打造精品巴文化景观,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当然,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损坏,甚至区域文化片段化,巴文化亦是如此。所以,巴文化的文化基因活化首当其冲应探究巴文化基因,然后对散落的巴文化景观构建合理的旅游通道以及对出现断点部分区域以文化基因为单体样本通过技术手段合理的“延伸”和“克隆”,进而形成文化形态完整的文化生态景观,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区,优化巴文化传承载体以及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五、结论及展望

(一)本文结论。可以预见,随着“十三五”旅游规划的不断深入,“旅游+”战略与举措都将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实现旅游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基于此背景,探讨“旅游+”视阈下的巴文化活化开发,不仅有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提供了区域文化活化思路。在保护巴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探析巴文化的源起、结构与特征,深挖巴文化内涵,通过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旅游与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区等策略推动巴文化的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二)延伸讨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巴文化,巴文化是一个较大概念范畴,所涉及区域也相对较广。本文重点在于提出“旅游+”和文化“活化”的战略思想,力图在此战略思想上厘清巴文化活化路径。而具体区域实证研究还待进一步研讨和论证,当然也需要相关学术领域对相应区域巴文化的深入解构和权威观点。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

2]孙璐,周俊.“旅游+”视角下海南影视旅游互动营销研究[J.营销策略,201614.

3]寇瑶.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文化自律性与他律性关系为视角[J.人民论坛,20162.

4]张硕.巴文化起源新论[J.江汉论坛,20028.

5]周兴茂.巴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开发[J.重庆社会科学,201010.

6]熊晓辉.巴文化与土家族宗教信仰[J.三峡论坛,20105.

7]王静.汉水上游巴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三峡论坛,20142.

8]朱永禄.重庆忠县东周时期巴文化墓葬浅析[J.三峡论坛,20143.

9]方刚.晚期巴文化玉器研究[J.四川文物,20131.

10]杨柳.关于重庆忠县巴文化的重要地位及其旅游潜力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1]杨柳.试论三峡文化旅游开发应以巴文化为主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5.

12]陶丽萍.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13]戴斌.积极作为开创“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31.

14]吴必虎,朱虹.“旅游+”的历史源流与时代召唤[N.中国旅游报,2015.9.2.

15]石培华.从六个方面推进“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5.9.9.

16]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

17]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5).

18]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36.

19]周兴茂.巴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开发[J.重庆社会科学,201010.

20]杨少娟,叶金宝.文化结构的若干概念探析——兼谈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若干问题[J.学术研究,20158.

21]苏卉,王丹.基于数字技术的大遗址区文化资源的活化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2.

22]刘敬华,王辉等.旅游体验视角下遗产活化路径探析——以红山文化遗址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11.

2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

24]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

25]张丽君.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6]卢双鹏,王丽明.基于顾客价值的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达州市为例[J.商业研究,2016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11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