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599期 作者:□文/任 友 时间:2018/12/16 11:29:59 浏览:732次

[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为新时期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并以贵州省石阡楼上千年古寨为例,探析在乡村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现状,探索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价值和原则,并对优化石阡楼上千年古寨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战略;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石阡楼上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918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现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村民在民族村寨旅游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确保民族村寨地区的百姓长期稳定增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作为支撑,解决和完善当前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最终实现民族村寨旅游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铜仁石阡楼上古寨概况

(一)楼上古寨简介。石阡楼上“千年古寨”位于石阡县城西南的廖贤河畔,龙川河上游,距县城15公里,楼上村始建村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古名寨纪,寨纪一名改为楼巷,后因“上”与“巷”谐音,经漫长时代变迁村民便习惯地称之为“楼上”。楼上居住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生生不息,迄今已发展到十九代4000余人,现有4个村民组,住户150户,村民皆为侗族,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唱山歌、哭丧哭嫁、吹唢等习俗,整个古寨坐东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其整体布局为“寿”字形结构,所有巷道均为青石铺就。青石板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瓦木屋,且都是明清建筑。家家户户的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村寨资源,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石阡楼上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1、古建筑。石阡楼上“千年古寨”古建筑群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群依山而建,坐东北朝西南,面对廖贤河,整体布局精巧,整个古建筑呈现一个“寿”字结构,寓意丰富。其中具有代表的是马桑古屋、梓潼宫、周正文祖屋。马桑古屋、梓潼、周正文祖居建筑群镶有精雕的花纹与鸟兽图案,做工考究、精细,将审美与生活功能有机结合。

2、古桥。“千年古寨”古桥众多,且富含寓意,如凉亭桥、多子桥、多男桥、多福桥、多寿桥、干沟桥与楠桂桥。古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楠桂桥,建于名崇祯二年,由整块青石板组成,长约3米,但是目前已经丧失通行功能,仅能够观赏。

3、古墓。在楼上古寨,古墓随处可见,大小墓葬,环绕于村寨,其中主要以周国祯的墓具有代表性,该墓碑面朝廖贤河,背面是梓潼宫,墓碑上雕刻装饰,精致巧妙,雕刻有葫芦与鱼纹,象征多子多福,福禄双全的寓意,以保佑子孙后代健康兴盛之意。

4、古道。整个楼上古寨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使用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弯弯曲曲,蜿蜒交错于整个村寨当中,不仅美观,而且非常具有历史感。

5、古树。古寨被绿阴环绕,7400多年的古枫树如北斗七星方位排列,被当地人称为“七星树”。被叫做“计划生育树”的楠木古树。生长在楠桂桥旁的两棵桂花树和两棵楠木树(楠桂桥因此得名),寓意着“不倒的家族”的“倒栽松”,以及在整个村子中随处可见两人合抱的(柏木)。

(三)石阡楼上古寨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旅游经济不明显,发展缓慢。石阡楼上古寨开发时间较早,先后取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旅游摄影基地”、“省级巾帼英雄示范村”等称号,是中国温泉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和电视剧《雄关漫道》的主要拍摄基地。2008年还获得国家文物总局颁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在旅游经济方面,发展极为缓慢,除了在节假日或者重大的庆典活动外,在楼上古寨能够看到的游客,寥寥无几。旅游经济也极不发达,基础服务设施设备不完善,在接待外来游客方面显得相当的困难,造成旅游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2、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项目结构单一。楼上古寨的旅游产业发展仍是停留在传统的旅游观光为主,显著的特征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回味乡村田野生活”。对于楼上古寨的人文、山水环境的深度挖掘层次不够,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造成游客重复旅游、二次消费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3、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因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原因,石阡楼上古寨想靠自身能力发展,内生发展条件较弱,困难较多。还需要外界的大力支持和帮扶,特别是对旅游产品的定位、旅游资金的投入、旅游知识的宣传等,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介入。而在前期的旅游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古迹修缮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资金投入显现出严重不足的情况。

4、社区居民经济旅游意识不强,参与度不够,矛盾突出。受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打工文化”影响较深,石阡楼上社区居民旅游意识较弱,缺乏长远的眼光,特别是在牵扯到个人利益时,容易导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古寨利益与外界进入利益之间,产生诸多矛盾纠纷。另外,在古寨开发中,大多数村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层次较低,多为景区保洁工作、农家乐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很难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以至于参与积极性不高。

5、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和生态遭受破坏,保护力度不够。由于年代及保护原因,石阡楼上的很多古遗迹、古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部分古建筑呈现出残缺不全的状态,或因时间的原因,但也存在人为破坏的原因,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力度明显不够。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战略

(一)开发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是PRED问题,也就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石阡楼上古寨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实质上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权衡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开发理念来发展石阡楼上古寨旅游,使各系统发展之间相互协调,在保护好资源环境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开发原则:基于“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民族村寨旅游是在民族村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建立起来的旅游活动。石阡楼上古寨发展历史悠久,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开发优势明显。但也不宜过度开发,应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并重。通过在一定区域内的开发利用,更大范围地给予保护,达到生态资源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控制生态环境被破坏程度,保护古寨生态系统。

(三)开发价值:基于“经济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解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经济发展,促进百姓生活水平,在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社会公平,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石阡楼上古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建议

(一)突出民族村寨品牌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石阡楼上古寨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资源,如古建筑、古民俗、古风情等古文化,优势明显,充分打造民族村寨品牌特色,挖掘古寨文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开发利用,重点突出石阡楼上古寨的民族村寨文化上的“古”,合理定位、突出优势、深度挖掘、深度开发,打造出属于石阡楼上古寨的一张“古”名片。

(二)旅游资源优势组合,打造区域内的闭环生态旅游圈。石阡楼上古寨旅游资源丰富,但社区面积较小,旅游资源单一。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应积极对石阡楼上古寨区域类的旅游资源进行组合,石阡楼上古寨除了拥有优势明显的文化资源外,同时还拥有山地、农业生态、旖旎的自然风光等资源。在开发中,应积极将其利用起来,打造出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其他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生态圈,使游客能够在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不同的旅游感官,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以“温泉疗养-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宗教文化”等组合而成的闭环生态旅游圈,一方面能够解决石阡楼上古寨区域内的接待能力不足、旅游目的地较小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将资源更好地进行合理利用,增强石阡楼上古寨旅游竞争力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整个旅游生态圈良性发展。

(三)保护与开发并重,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因人为活动和外力因素,使得石阡楼上古寨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受到影响,除了对传统的文化建筑遗址外,同时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也在增加,如果一味地只注重开发,而不保护,最终的结果将是导致生态完全失衡,民族村寨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资源必将消失。因此,在对石阡楼上古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该考虑到旅游活动对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性地制定严格完善的措施,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如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开发时,应以最小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持民族村寨的原生态、复古性,留住文化古迹,保住青山绿水,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四)加强社区参与力度,注重模式创新。石阡楼上古寨的开发中,应该加强社区的参与度,增强社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社区+旅游、社区+等模式促进发展,加强社区参与旅游活动的模式创新,旅游发展的创新机制。权衡好各方利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社区参与决策和监督,规范和保证各利益群体不受侵害,在旅游开发的后期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让社区能够成为旅游活动中真正的受益者,真正地做到以山地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增收,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1.

2]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3]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64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