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景德镇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第599期 作者:□文/周员凡1 程 婷2 时间:2018/12/16 11:32:53 浏览:1652次

[提要] 景德镇市在20104月被科技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因此如何把景德镇建设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就成了景德镇当政者、理论工作者乃至全体市民重大工作之一。本文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主要从融资、人才引进与培育、城市创新环境以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试图为景德镇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景德镇;建设路径

本文系景德镇市社联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打造创新型城市之路径研究——以景德镇为例”;景德镇陶瓷大学校级课题:“景德镇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919

一、景德镇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定位

(一)创新型城市的类型。当前,国内外有很多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如果认真梳理这些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共同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明确且准确的城市定位,因此定位的精确与否是一个城市在创新建设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各国很多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都有十分明确的定位,有的以文化创新为主导,比如巴黎、伦敦等城市,如以文化创新为主导,这类城市必须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发展空间;有的以工业创新为主导,以寻求在工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这类城市一般来说本身工业尤其是现代工业就比较发达,只不过在发展现代工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常规措施难以突破的瓶颈,如堪萨斯、大田等城市;有的以服务创新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在创新城市服务以及城市服务功能方面加大力度,把服务业当成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即所谓的发展服务经济,这类城市一般是那些不适合大力发展工业而本身又已经是传统金融中心的城市,如纽约和东京等;有的把科技作为创新城市建设的主导,这类城市通常在现代科技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新技术成为该地经济的支柱,比如闻名世界的美国硅谷。

(二)景德镇的定位。景德镇作为江西东北部一座古老的城市,既是江西的工业重镇,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重要的城市之一,但景德镇在近些年的发展速度与水平,确实不尽如人意。因此,景德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特色与平淡、优势与劣势都是并存的,于此原因,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定位方面,应体现出其独特性。

景德镇的优势与特色是什么?是陶瓷,陶瓷及陶瓷业在景德镇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衰落,也是这座城市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资本与骄傲。当然,除了这张王牌,景德镇也仍还有一些自身的优势,不过这些优势与陶瓷比较起来,优势没那么明显而已,如区位优势,景德镇地处闽、浙、皖、赣的交汇区的中心,交通优势较为明显,这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如九景、景婺黄等高速,加上机场、铁路、国道以及昌江航道等,可以说景德镇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景德镇本身及周边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很多知名旅游景区都处于景德镇的周边,其方圆200多公里的范围内,有六山两湖和四大世界遗产。因此,景德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定位问题上,要体现出其城市与地域的特性,可以定位为陶瓷为特色的工业创新型城市和服务创新型城市的结合。

二、景德镇建设以陶瓷为特色的工业创新型城市和服务创新型城市的优势与不足

(一)景德镇的优势

1、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第一,经济基础比较雄厚。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9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280.51亿元,增长额度为15.9%;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高达143.08亿元,增长率高达16.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8%,上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9185元,比上年增长14.4%,按上年末汇率换算达4275美元。;第二,企业数量与质量都有比较大的发展。企业户数2002年只有1000户左右,2007年增加2877户,近几年来,先后有不少国内外著名陶瓷企业在景德镇落户,如台达、法蓝瓷、东璟、中美常青、贾泊氏、神飞特陶、乐华、金意陶、特地、辰道、圣泰等。同时,其产销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陶瓷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达12.81亿元,出口创汇达2962.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32%50.36%,全年完成陶瓷总产值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陶瓷出口完成70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陶瓷产业实现税收8399万元,增长94%。工业的发展,为景德镇建设工业创新型城市奠定了物质基础。

2、陶瓷教育与科研体系的完善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造就了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也形成了景德镇完备的陶瓷科技教育体系,现有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及陶瓷职业大学。有部属、省属、市属等4个陶瓷研究所,还有国家日用陶瓷研究中心,国家陶瓷标准化中心和国家陶瓷文献信息中心,景德镇市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陶瓷科研人才、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地区优势和特色。陶瓷教育与科研体系的完善,能为建设陶瓷为特色的工业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旅游强省”政策以及景德镇当地政府近年提出的对旅游业加大培育与扶持力度,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的政策导向,为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景德镇的不足

1、陶瓷经济发展受到威胁,创新资金面临短缺。20世纪末至今,许多国家陶瓷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陶瓷产量水涨船高,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这些年国际陶瓷市场的竞争,已是非常的激烈。在国内市场,广东的潮州、佛山,山东的淄博,河北的唐山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把陶瓷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一举措,都或多或少地刺激了当地陶瓷业的发展,对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景德镇当地陶瓷业一直都是处在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没有获得规模效应,同时,由于竞争意识淡漠以及恶性竞争,很少企业会在品牌、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在竞争激烈的陶瓷市场,景德镇无疑会处于劣势。作为以陶瓷经济为支柱的景德镇,陶瓷业的兴旺与否,对于其创新资金的来源有重大影响。

2、创新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分布等不合理,不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人才的匮乏,对于很多中小城市来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对于景德镇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景德镇当地政府为吸引人才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效果很不明显,同时景德镇当地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人才,由于受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都外流了。就现有的景德镇的科技和其他各类型的人才数配比而言,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人才队伍结构松散的问题显而易见。据笔者调查统计,相比于其他科研力量雄厚的同级研究所而言,景德镇的市级科研院所力量较为单薄。在管理机制上,人才流动机制呆板僵化,进修提升措施缺乏,大大限制了人才的引进频率和已有人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整体的职称结构组合上,不但科研人员的断层与老化现象严重、初级和中级科研人员储备不足,而且具有突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带头人也不足。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导致了景德镇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的现状。

3、城市创新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不理想,不利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景德镇人在创新理念方面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相较沿海发达城市,景德镇人在创新欲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在该地区市民的观念中可谓根深蒂固,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除了景德镇本身固有的地处偏僻的特点之外,另一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其城市建设中缺乏了健全科学的创新体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企业创新能力偏低。当前,景德镇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地属传统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大部分企业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进取精神不足;二是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比较弱,企业数量非常多,但具有规模效益的却很少。于是,企业亟须的先进设备和管理理念、方法的引进被企业规模过小和资源不足的缺点严重限制,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的提高被大大阻碍;三是企业对创新专属资金的投入不够,其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过低,基本上没有企业设立属于自己的研发机构。

三、景德镇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

建设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建设过程中的方法选择问题,景德镇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应该说面临了相当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上述不足方面,因此,景德镇创新型城市建设,其路径的选择应该是结合其创新城市定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当前遇到的困境,重点解决融资、人才引进与培育、城市创新环境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使其创新城市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一)创建与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融资平台

1、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内的融资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当地政府应大力发展有资质的信用担保公司,为创新资金的合法信贷需求提供系统性担保;对当地的金融机构施加影响,建立为创新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窗口和金融机制,以保证科学合理的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部门,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基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和企业征收,设立专门的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只要是在创新方面有资金需求且创新主体符合要求,可以从创新基金中获取资金支持。

2、公开上市支持。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是许多公司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对于那些在创新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政府应努力帮助其实现上市公开发行股票,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可能有的公司在创新方面做得好,但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关于企业上市条件的规定,政府应创造条件,如帮助其重组、借壳等形式,实现公开上市,以拓宽其资金来源,以达到支持创新的目的。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多样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城市吸引人才、促使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当前,景德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瓶颈,主要为资金的不足。因此,政府应该力促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可从BOT融资、债券融资、IPO融资、ABS融资等方面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系,以解决其资金不足问题。

(二)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1、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真正的人才来景德镇工作,由于政府不能直接插手企业的用人制度,但可以通过财税等政策来影响企业的用人,对于那些引进了对于企业或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的企业或组织,政府可以通过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给予鼓励;二是利用高校、高等专业技术学校、人才交流市场等平台,作为景德镇选择后备人才和招聘急需人才的主要渠道。政府与本地或外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使各类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使景德镇在观念更新、新知识融入、新技术实验、新科技推广等方面不断突破。

2、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一是通过地方立法保证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数量,同时明确教育经费投入增速不低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以促使当地基础教育有较高的水平,为培育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对地属高校、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大,这不仅表现在资金的投入方面,更要体现在一些其他政策的支持方面,如支持他们“走出去”,与其他相关办学机构联合办学,以提高他们自身水平等;三是鼓励各类组织加大培训力度,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在税收优惠方面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塑造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

1、构建有利于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可以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支持,以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向企业生产力转化的基础上,引导创新的关键要素向企业集聚。

2、加快制定促进、保障创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加快创新方面的地方立法,虽然景德镇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规章,这些规章也在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同时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些地方立法是相当零散杂乱且缺乏系统的,关于创新方面的完整的法规体系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因此应加快关于创新问题的地方立法。

3、加大对企业科研设施增添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进行鼓励和支持,不仅仅是地方的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给予关注度;同时,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也需要政府给予同样的,甚至是更积极的注重和支持。关于企业创新区的构建,政府可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构建模式来进行,主要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

同时,当地政府、企事业组织、学术界应该积极地去创造舆论环境,使这种环境有利于促使全民关心与支持创新,让广大民众深刻了解、理解创新对于景德镇的作用与意义。

(四)促使景德镇地属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1、鼓励企业自主建立研发机构。政府自身要加强组织、引导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政府加大对企业研发与创新机构的支持力度,可使该机构成为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政府组织促进当地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组建博士后工作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使之成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对新批准组建的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研究开发机构,由景德镇市财政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新批准组建的省级和景德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中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由景德镇市财政分别给予专项经费补助,各县(景德镇市、区)也要安排相配套的扶持资金。

2、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在创新层面的资金投入,如重视对职工的教育、加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等,所有这些,在税收方面都可以给予必要的优惠与支持,如实际发生的费用按照大于1的倍数在税前扣除,当年扣除不完的可以在以后年度结转等。

3、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创新的企业文化。政府的工作在于要通过各种宣传让企业管理层真正意识到在创新方面应当有主人翁精神,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自身的工作和职责,而非政府的事情。政府部门应做好督促工作,让企业管理层对创新工作的重视体现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并突出对此有明确的规范。企业自身也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创新理念、手段和方式方法;鼓励职员大胆创新,承诺并兑现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同时,政府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加强对创新企业文化的培育,缺乏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该企业的创造力和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在这样的组织中,积极的创造力也不可能得到发挥和实现。

(作者单位:1.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6.

2]周员凡.论景德镇陶瓷技术创新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842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