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新疆农业吸纳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第601期 作者:□文/许道冉1 邹 洁2 时间:2019/1/16 14:20:53 浏览:960次

[提要] 本文用路径分析模型研究新疆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因素,探索和研究新疆农业就业能力受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因素影响的程度和变化规律,为解决新疆就业问题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业就业;影响因素;路径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1022

长期以来,新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为此,分析影响农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新疆经济的发展。

一、选取农业吸纳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根据日本农业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与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提出的新农业发展理论,即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农业的发展都要依赖于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以下6个理论假说:

假设1:乡村人口占比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负向影响,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间接正向影响;乡村人口占比越高对于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

假设2:工业化率直接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间接负向影响;工业化率越高对于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负向影响越大。

假设3:城乡收入比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负向影响,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间接负向影响;工业化率越高对于农业就业的负向影响越大。

假设4:机械程度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正向影响,对农业就业有间接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动力越高对于农业就业的正向影响越大。

假设5:单位农业物质投入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负向影响,对农业就业有间接正向影响;农业投入越高对于农业就业的正向影响越大。

假设6:人均耕地对农业就业有直接负向影响,农业资源越高对于农业就业的负向影响越大。

变量选取如表1所示。(表1

二、农业吸纳就业能力路径分析

对于因果定量分析,本文选用既有方向性又有程度的路径分析法,此方法是美国生物学家Swell Wright最先提出一种分析因果关系的建模方法。该模型中表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特征由路径系数及正负来表明,通过路径图,能够清楚地知道影响变量之间的途径(箭头方向)、大小(载荷)及影响方向(正向、负向、模糊等)。路径图中每一条路径都是一个包含了全部的因果结构的回归方程。因此,本节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层次逻辑关系在路径分析方法中得以体现。

k个无测量误差的自变量X1X2X3,…,XkL个因变量Y有相关关系。路径分析一般模型为:

Y?Y+?X+?

YY1Y2YIXX1X2XI?滋=?1?2?I

β=β11 … β1n… … …βm1  … βmn,γ=γ11 … γ1n… … …γm1  … γmn

β,γ为路径模型系数矩阵,分为非标准化与标准化两类,比较不同路径系数的大小需要看标准化系数,它提供了相对重要性衡量的指标,路径系数越大说明变量间的影响越大。β为内生变量影响内自身的系数矩阵,γ为外生变量影响内生变量的系数矩阵。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设定。本节所用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局2013年鉴,2013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5·县市卷对新疆14个地(州、市)(不含生产建设兵团)、83个县(市)的农村生产情况基本的数据。根据上文研究假设,本节在构建影响农业吸纳就业的因素路径分析模型时,选取了6个自变量和1个因变量,模型变量说明及统计特征描述见表2。(表2

(二)农业吸纳就业影响因素路径图。初始路径图是根据理论假设绘制,采用SPSS21的外挂软件AMOS 21进行估计和修正路径分析的模型,影响农业吸纳就业因素的路径图,见图1、图2。(图1、图2;注:单向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双向箭头表示不能确定因果指向的相关关系)

残差由u1u3表示,即路径图中变量所不能解释的可能因素部分。根据初始路径图构建路径分析模型如下:

y=β1x6+β2x7+β3x8+μ11

x7=β4x1+β5x2+μ22

x8=β6x3+β7x4+β8x5+μ33

在该模型中,可观测变量有9个,其中有3个内生变量,x7x8y6个外生变量个数q=6x1x2x3x4x5x6;不可观测的残差变量3个为μ1、μ2、μ3。待估参数个数35个(其中,方差9个,路径系数11个,协方差15个)。模型识别准则:T<p+q)(p+q+1/2,说明模型是可识别的。路径分析模型评价结果为:χ2=38.371DF=13P=0.001,χ2/DF=2.873,模型拟合优度指数为(GFI)为0.969,大于0.9,符合要求条件,修正自由度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949,同样大于0.9,近似误差平方根检验RMSEA=0.068,以上检验指标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说明各因素对农业吸纳就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农业吸纳就业影响因素效应分解表。路经分析模型中各自变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是由各因变量的“总影响”分解而来,直接影响为路径系数,各因素之间路径系数之积等于相应间接影响,总影响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和。由表3可知,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者共同对农业吸纳就业影响因素产生作用,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乡村人口占比、人均耕地、城镇化率、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表3、表4、表5

(四)结果分析。路径分析显示,影响新疆农业吸纳就业的诸因素对农业吸纳就业的总效应,按影响大小依次为乡村人口占比、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工业化、单位农业物资投入、城乡收入比、城镇化率、人均耕地。

1、乡村人口占比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正向影响关系,支持假设1。路径x7<--x2=-0.987,表明乡村人口占比x2对城镇化率x7有显著直接负相关关系,而且比其他因素中影响程度都大;农业就业吸纳能力y与乡村人口占比x2呈间接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为0.35,也是比其他所有因素中间接影响程度都大,表明乡村人口占比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正向影响越大。

2、工业化率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负向影响关系,支持假设2。路径x7<--x1=0.014,表明工业化率x1对城镇化率x7有显著直接正相关关系,工业化率x1与农业就业吸纳能力y呈间接的负相关关系,影响程度为0.005,表明工业化率越大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负向影响越大。

3、城乡收入比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负向影响关系,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间接负向影响关系,支持假设3。路径x8<--x3=-0.183,表明城乡收入比x3对农业现代化呈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比越高则平均农业现代化越低;城乡收入比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y也为间接负相关,影响程度为0.038

4、假设4机械化程度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正向影响关系得到了支持。路径x8<--x4=0.117,表明机械化程度x4对农业现代化x8有显著直接正相关关系,机械化程度x4与农业就业吸纳能力y呈间接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为0.024,表明机械化程度越大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

5、单位农业物资投入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负向影响关系,支持假设5。路径x8<--x5=-0.153,表明单位农业物资投入x5对农业现代化x8有显著直接负相关关系,机械化程度x4与农业就业吸纳能力y呈间接的负相关关系,影响程度为0.031

6、人均耕地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有直接负向影响,路径y<--x6=-0.407,支持假设6。其表明人均耕地越多对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的负向影响越大。由于我国农业产出弹性保持在1左右,也就是农业产出是无弹性的;其次,我国农业从业人口在不断减少,正如盖庆恩、朱喜、史清华(2014)所指出土地资源虽多,但是从业人口和劳动效率却在下降,在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得到补充之前,土地未能得到有效使用,农业就业吸纳能力必然下降。这也与假设1是相对应的。

三、对新疆农业吸纳就业的建议

新疆农业应保证有充足的就业人数,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农业就业人员,做到“不浪费、不缺失、不盲从”。(1)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污染,发展循农业,生态农业吸纳就业。(2)多方位转移剩余劳动力。根据新疆各地农业的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农业就业人员,促进农村进步、保持农民增收必须保证必要的农业就业人数。(3)发展特色农业,改善农业结构;推动新疆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升级,提升吸纳就业能力。(4)借助新疆民族特色的旅游优势,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来吸纳就业,并深度融合农业、旅游、文化、民俗等特色拓宽就业渠道。

(作者单位:1.青岛新东方语言培训学校;2.中国外运集团日照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Hayami Yujiro and Vernon W.Ruttan.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nternational perspectiv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2]盖庆恩,朱喜,史清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4.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907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