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京津冀经济区域互动协同发展研究
第603期 作者:□文/张 朔 闫 昭 刘 松 王祎明 谢杉杉 杨博轩 赵丽杲 齐天鸣 时间:2019/2/16 17:08:26 浏览:1108次

[提要] 河北省位于北京、天津的外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内在的经济文化联系,决定其与北京、天津形成在人缘、地缘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的经济统一体。在京津冀地区区域互动发展中,如何形成不同层次的中心与外围紧密联系的高效率梯度和反梯度发展模式、重建京津冀地区空间经济结构,是颇为紧迫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区域互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增长

本文为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XSKYY20170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1127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区域互动。区域互动,是指推动区域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理念创新的体现,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新方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经济协同发展。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从而体现出我国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协同发展理念的基本实质就是要求在发展这个大问题上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体现全面性、整体性、平衡性的特点及可持续性的目标和要求。

二、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

从区域位置上看,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带的一部分,是环绕着渤海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京津冀地区也可以称为“首都的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随着中共中央提出成立雄安新区的方案,更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的成功案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动力,浦东和深圳扮演了经济协调发展的领袖作用。随着中共中央提出成立雄安新区的方案,更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82559.73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8.40%。其中,北京市28000.35亿元,天津市18595.38亿元,河北省35964.00亿元,占比分别为33.92%22.52%43.56%,增长率分别为9.08%3.97%12.14%。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实施以来,三地经济总量共计增长23.91%,其中北京市31.27%,天津市18.24%,河北省22.24%,增量部分北京贡献了43.58%,天津贡献了25.42%,河北贡献了31.00%。可见,在此期间,北京、河北是推动京津冀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京津冀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发展的协调性有待于提高,以首都为代表的大城市病、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都突显出来,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国家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策略其一是京津冀一体化,主要目的是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新的卫星城市,缓解各方面出现的问题。2017年京津冀地区北京市的总人口为2171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28927/人,天津市的总人口为155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为119238/人,河北省的总人口为7520万人,人均生产总值为47985/人。本文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描述指标。选取全距与标准差对京津冀2017年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全距:也称极差,受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影响:Rymax-ymin

根据计算我们得到: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R1=7963.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的全距R2=128927-47985=80942/人,人口数量的全距R3=7520-1557=5963万人。

标准差:也称均方差,其计算公式为:S=■。

则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的标准差S1=7098.84,人均生产总值的标准差S2=36090.13,人口数量的标准差S3=2678.02

(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描述指标

1、相对极差:是极差的相对值,也指在同一时间同类指标之间最大值与最小值比率,比值接近于0,表示不同区域差异比较小,反之较大。其计算公式为:D=■。则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的相对极差D1=1.93,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对极差D2=2.69,各地区间人口数量的相对极差D3=4.83

2、不平衡差:不平衡差越接近于0,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发展越平衡,反之相反,其计算公式为:B=1-■。则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的不平衡差B1=-0.93,人均生产总值的不平衡差B2=-1.69,人口数量的不平衡差B3=-3.83

3、标准差系数:是指用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对比,用来反映总体单位标准之间的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变异系数越小说明数据离散度越小,反之离散度越大。其计算公式为:CV=■。则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的标准差系数CV1=0.26,人均生产总值的标准差系数CV2=0.37,人口数量的标准差系数CV3=0.71

4Theil指数:是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程度,Theil指数越小,则表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越不好,反之则发展越好。设Yi表示i区域的人均GDPY表示全区域GDPPii区域人口数,P表示区域总人数。则Theil指数的计算方法公式为:Tp=■[■log/■]。根计算我们得到,京津冀地区的Theil指数TP=2.86785288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并且出现较为离散型的发展,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不理想。在京津冀地区,河北省经济发展加快的同时,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生产总值明显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拉低了人民的生产水平,也使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和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直接导致了京津冀地区中经济的不平衡性。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地域间的联系,以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保障,完善相互之间交通设施。例如,保定直通天津的高铁在近几年开通后,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而河北其他地区的交通仍不发达,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形成京津冀地区完善的交通网才能迅速发展经济。

第二,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一体化机制。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持续动力,而现在北京和天津的人才引进政策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导致河北地区人才的匮乏,这是限制河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北京、天津的大学、科研所可以适当地向河北周边地区进行政策迁移,发挥好两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河北地区也要有良好的政策措施来培养引进人才,以人为本,是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明确城市定位、产业结构。京津地区有高新技术以及第三产业的基础,可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河北地区地大物博,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配套产业。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依托河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河北地区可以承接相应的产业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提高经济实力,优势互补,各取所需,这样才是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

第四,雄安新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助力。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的中心位置,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将河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带来一个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城市定位,这将是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对后续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第五,京津冀一体化不单体现在经济上,同时还应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2017年取消京津冀地区漫游费用和交通卡一体化,甚至可以在社会保障方面向京津靠齐,提升京津冀的生活质量,逐步缩小生活水平差异,要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事情来体现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提升人民之间的认同感。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凤新,贾启庆,邱凤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探讨[J.网络财富,20102.

2]邢子政,马云泽.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倾向与协同调整之策[J.现代财经,20092.

3]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9.

4]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06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32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