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认知实证研究
第604期 作者:□文/杜方方1 许 超2 宋秉斌1 时间:2019/3/1 11:18:10 浏览:1071次

[提要] 本文采取区别分析法,从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等三个方面及性别、家庭所在地探究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河南、江西两省118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成为大学生做出不同毕业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性别、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的尊重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主要影响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感觉的判断。因此,重视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对于帮助大学生理性就业认知的产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资本;大学生;就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122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快速进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乃至呈现出井喷式爆发性增长,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给予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认知,除了受自身努力程度的影响外,家庭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在读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一些研究甚至指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认知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力资本等因素。汪璇(2018)通过调查数据发现,44.8%的学生觉得在自己的求职过程中,父母给予的帮助最大,其中,父亲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为37.8%,母亲的这一比例则为37.6%;在家庭外的社会资本对职业获得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除了父母提供的帮助之外,11.7%的毕业生得到了亲戚的帮助,由此说明父母即使没有提供直接帮助,但可以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谋取职业。高耀、刘志民(2012)通过对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比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会有更大的就业压力感受;不同家庭资本存量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困难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张明(2018)的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认知、就业期望、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认知和就业期望在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然而,之前对家庭资本与在读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实证数据研究的检验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随机调查,收集了大学生的家庭资本和就业认知等相关数据,并通过区别分析法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潜在影响关系。

二、家庭资本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一)家庭资本的概念界定。家庭资本源自法国著名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首次系统研究论证的社会资本理论。皮埃尔·布迪厄认为家庭资本是由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共同建构的。以父母为核心建构起的家庭环境作为我国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和子细胞,家庭环境因素在子女的就业认知观念形成中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在本文中,笔者将“家庭资本”可以近似为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因此本研究把家庭资本细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主要方面。

(二)家庭资本的维度划分。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将资本划分为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家庭经济资本是以有形的家庭收入的经济条件来衡量的。家庭条件越富裕,拥有的经济资本存量就越多。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指文化物品存在的资本,主要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体现在人们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的身体化的形态;二是主要体现在书籍、词典等文化物品之中的客体化的形态;三是制度化的形态,主要体现在教育上的制度化的形态,它是以教育的资格认定方面的规定。社会资本一种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资源集合,它是以某种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科尔曼将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为,存在于父母对子女的在校表现了解度、对子女意愿的尊重行为等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以及以父母的人脉关系关键要素建构起的家庭外部社会资本。

三、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与分析。本次研究以江西省和河南省中部两大省份不同类型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星”,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资料收集,以确保不同家庭背景样本覆盖的广泛性。共回收到118份问卷,其中男生49人,占比41.5%;女生69人,占比58.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66人,所占比例为55.9%;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有14人,所占比例为11.9%;来自县城的大学生有20人,所占比例为16.9%;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大学生有18人,所占比例是15.3%

(二)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两个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的家庭资本状况。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从家庭经济状况、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父亲对子女就业意愿的尊重与否、母亲对子女就业意愿的尊重与否、家庭的经济来源、父母的人脉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调查;第三部分是大学生的就业认知。主要包括就业计划、对目前就业形势的感觉两个依变量。共设计10道题目,且均为客观单选题项。

(三)大学生变量测量

1、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对于大学生就业认知的测量,分别调查的是研究对象的毕业计划、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感觉两个主要方面。在118名被研究对象中,就“毕业计划”这一问题有35.6%的学生选择及时就业,9.3%的学生想要尝试自主创业,高达55.1%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一调查结果恰好符合当前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这一社会实际情况。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报考研究生人数达238万人,比2017年人数增加37万人,考研人数及增加量和增加率都为近年来最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本科生的越来越多,本科学历已经不足以满足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致使用人单位提高了就业门槛,纷纷打上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标签。因此,很多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纷纷走上了考研大军这一道路。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以及比较严峻,这一比例分别为32.2%50%,仅有17%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态度比较乐观。当前,大多数大学生感觉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象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密不可分。从整体上来看,有着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优势群体。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严重冲击,用人单位逐渐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所需的能力门槛,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来满足新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核心职业就业能力。同时,面对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在某些程度的某些方面忽视了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这一关键因素,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市场上用人要求存在着明显的需求脱节,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感觉。

2、在读大学生的家庭资本。家庭资本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部分。家庭经济资本的测量指标主要指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家庭占比2.5%,大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处于比较富裕和比较贫困之间,占比66.9%,有30.5%的家庭仍处于贫困阶段。文化资本的测量主要为父亲的学历、母亲的学历和父母对自己就业选择的尊重程度两个指标。在关于父亲的文化程度和母亲的文化程度的调查中,父亲和母亲的学历大部分都为小学及以下或者初中,共占比都约为70%、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的比例为22.9%,而母亲的这一比例则为15.3%;在父母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比最少,分别为3.4%2.5%。高达94.9%的父母会尊重自己孩子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意愿,仅有5.1%的父母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本文对家庭社会资本的测量,主要利用家庭的经济来源和父母的人脉关系两个指标对大学生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有22.8%的家庭主要依靠农业来维持家庭生计,29.7%的父母选择外出务工,15.3%的父母经商,还有17.8%的大学生表示其父母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企业管理层工作;在“父母的人脉关系问题上”,大部分大学生表示自己父母的人脉关系网络在一般水平,有8.5%1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人脉关系不是很好,有12.7%的学生则表示自己父母人际关系很强。

(四)计量模型。本文主要采用区别分析法,依变量为三分名义以上的变量。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一)家庭资本与大学生毕业计划的分析。就标准化典型区别系数值而言,从表1中可以发现,与第一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为家庭所在地变量、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与第二个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为父亲文化程度。因而,第一区别函数主要借由家庭所在地、母亲文化程度而有效区别毕业计划的在读大学生样本。以第二区别函数来看,对毕业计划组的区别分析中,则以父亲文化程度一个变量的区别力较高。(表1

从分类正确率交叉表可以看出,在42位及时就业组样本中被三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21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50%;在11位自主创业组样本中被三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9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81.8%;在21位继续深造组样本中被三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23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35.4%。就全体总预测率而言,三个自变量区别不同的毕业选择组样本的百分比为43.2%,其区别力较佳。(表2

(二)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感觉分析。从表1中可以发现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八个自变量可以有效区别在读大学生就业形势感觉5个组别,有一个区别函数达到显著,第一个区别函数的Wilks'Λ为0.593p=0003<0.05)。从标准化典型区别系数值而言,第一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为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的尊重与否变量;与第二个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为父母人脉关系;与第三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的为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两个变量;与第四区别函数相关较密切者的为性别和父亲文化程度两个变量。因而,第一区别函数主要借由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的尊重与否而有效区别就业形势感觉的在读大学生样本;第二区别函数主要借由父母人脉关系而有效区别就业形势感觉的在读大学生样本;第三区别函数主要借由家庭经济状况和和母亲文化程度而有效区别就业形势感觉的在读大学生样本。以第四区别函数来看,对就业形势感觉组的区别分析中,则以性别和父亲文化程度两个变量的区别力较高。

从表2来看,在38位非常严峻组样本中被五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19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50%;在59位比较严峻组样本中被五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18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30.5%;在16位一般组样本中被五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9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56.3%;在4位比较乐观组样本中被五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1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25%;在1位非常乐观组样本中被五个自变量区别分类正确的样本有1位,分类正确预测率为100%;就全体总预测率而言,五个自变量区别不同的就业满意自信组样本的百分比为39%,其区别力较佳。

五、结果讨论

本研究利用区别分析法,从两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性别、家庭所在地以及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家庭所在地、以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本成为大学生做出不同毕业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2)性别、以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的尊重与否、以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本、以家庭经济状况为代表的家庭经济资本主要影响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感觉的判断。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理性认知思维的形成与养成,要考虑家庭资本的维度差异性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家庭资本的提升。从家庭经济资本来看,父母在努力获得一定的家庭收入之后,增加对其子女的教育投资,从而增强子女的就业竞争力;从家庭文化资本来看,父母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还要重视和谐民主家庭氛围的营造,多多增加与子女的交流机会并善于听取尊重子女的想法和选择;从家庭社会资本来看,父母除了不断谋取更好的职业之外,还可以为子女营造一个广阔的家庭人脉关系,以求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心,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通讯作者:宋秉斌)

(作者单位:1.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2.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汪璇.论“垄二代”的家庭资本对职业获得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2]高耀,刘志民.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认知——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6.

3]张明.家庭社会资本对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18.2.

4Coleman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

5]刘志民,高耀.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888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