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粤北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旅游发展探究
第533期 作者:隋春花 林雪婷 余东亮 刘云静 时间:2016/3/16 18:09:10 浏览:999次

[提要]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在历史文化、旅游观赏、民俗传承和建筑科考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旅游价值,但在旅游发展方面存在宣传力度有限地、知名度较低、景区服务管理质量不高、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面临传承问题、旅游活动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政府重视、提高宣传力度、建立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村落文化传承、丰富村落旅游商品以及开展专题旅游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古村落;可持续发展;东湖坪民俗文化村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改工程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93);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韶关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市场竞争力分析研究201510576020);韶关市社科规划项目:韶关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协同开发模式研究Z2015003)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17

近年来,古村落以其古老完整的建筑遗存、淳朴厚道的民俗风情、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朵奇葩。古村落是指清代以前形成的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能集中、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越来越多藏在深闺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其旅游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内容。本文以有粤北民俗第一村美誉的始兴县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

一、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旅游价值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位于国道323线侧旁,西距韶关市55公里,东距始兴县城3公里。民俗村内有始建于清代的曾氏祠堂、永成堂围楼、九栋十八厅、藏宝秘图等建筑,这些建筑雄浑古朴、凝重厚实、建造坚固、古色古香,无论是宗祠的雕梁画栋,还是匾额的金碧辉煌,都反映着民俗村内丰硕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古村落旅游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历史积淀深厚,是集明清建筑为一体的客家村落,永成堂围楼、曾氏宗祠、一贯书香民居等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产物,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题写的石匾还历历在目。走进民俗文化村,浓厚的书香气息、承载客家崇文的功名石三面红旗的当代史迹等都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历史痕迹,体验着东湖坪村人继承中原传统、崇尚文化的精神风貌。走在布满青苔的鹅卵石路上,伸手便可触摸小巷中一座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感受着历史的气息。中国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地作用关系的综合体现,封存着2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旅游观赏价值。刚踏入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便被夏荷盛开的池塘所吸引,它不仅在夏天给予游客一丝清凉,同时在无声诉说着百年前建造此处的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宗祠前的池塘不仅为观赏作用,亦寓意以水为财,实则起防火消灾之用。景区旁种植的油菜花,在秋天又给予古村落一抹秋色,拿着锄头在烈日下耕作的村民,嬉戏的小孩,农耕景色与村落建筑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让游人有种想长期居住于此地的冲动。文化村内每一处景观都颇具旅游观赏性,尤其是包含艺术性、观赏性的天门阿公天门阿公是用石灰加糯米浆塑成,加以彩饰,内容丰富多彩,图中雕塑的人物形态自然生动,整体构图简练,布局合理,是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村中每家装饰的天门阿公题材都会有所不同,让游览于此地的人们感受到房屋主人的高尚情操和愿景理想。

(三)民俗传承价值。古村落是民俗文化的摇篮,客家古村落民俗文化包括耕读、节庆、婚丧、方言、信仰以及生活习俗,是自然村落社会缩影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见证。东湖坪村内大多是曾氏后人,其独特、繁琐的婚嫁习俗,哭嫁、送嫁、出亲、抢亲、拜堂、闹洞房等系列传承活动紧密维系着村民之间的感情,促进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亦使年轻一辈能将这些习俗代代相传。庄严肃穆的祭祀习俗,在村中的祠堂内举行,不仅表达后人对祖先的缅怀,同时能够让村民饮水思源。

(四)建筑科考价值。古村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产物,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意境追求,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处处显现着当时村民的建筑艺术,如永成堂围楼,整栋建筑由砖、石、木结构,四角为炮楼,是碉堡与民宅的结合形式,上下四通八达,围楼共四层,最底层可储存粮食与喂养牲畜,其中不起眼的屋柱大有名堂,均为上大下小,与普通建筑的做法相反,预示着子孙后辈官运亨通,生意越做越大。每间房里都有用于观察与发射枪弹抵御外敌的孔,此孔外小里大,有利于观察与抵御外敌。同时,民俗村内建筑格局多都是坐北朝南,有利于形成局地小气候环境,起到冬防严寒夏降酷暑的作用。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内建筑对抵御外敌和气候变幻的巧妙处理,都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二、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有限,知名度较低。东湖坪民俗文化村现外包给村里的一户居民管理,营销意识薄弱,管理能力不高,景区虽建立已有13年之久,但知名度仍然不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网上的宣传篇章资料较少,动态不足,缺乏吸引力;第二,旅行社宣传不足,推荐该景点的线路少,部分南下到广东游玩的汽车团,经过此地才被吸引前来此地游玩;第三,景区宣传方式落后,并没有开设该景区的团购票,亦没有设立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实行产品推广,只是始兴旅游公众号里会推送一些关于该景区的信息;第四,对东湖坪民俗村感兴趣的港澳同胞,大多是旅游团或省内自驾游人士,而与景区长期合作的旅行社只有78家,宣传力度有限。景区经营利润不高,无法加大宣传力度,游客来的就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景区服务管理有待提高。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景区服务管理质量不高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旅游商品缺乏特色。调查发现,景区没有售卖旅游商品的专用区,缺乏与东湖坪民俗村相关的旅游商品开发,也没有体现当地特色民俗风情的商品售卖。只在曾氏祠堂内设有客家风味土特产区,3年前景区曾与当地特产公司合作销售土特产,由于旅游人数及消费能力低,入不敷出,只凌乱摆放些土特产空盒子;第二,景区解说系统不完善。民俗村内标示不明确甚至没有洗手间的标志,景区导游人员只有12人,平日只有1人售票以及充当讲解员,讲解员对民俗村文化内涵了解不深,介绍信息不足,难以令游客对古村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旅游环境管理不良。部分建筑潮湿阴冷,线路老化,导致照明条件不良,景区内垃圾随处可见,某些房间内堆满废品,影响游客参观游览;第四,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景区附近缺少餐馆、旅店,游客需要驾车或乘车至离景区3公里外的县城里进餐或住宿。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面临传承问题。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和我国其他古村落一样,面临非物质文化传承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居住在村里的人们越来越少。由于民俗村内部基础设施残旧,照明系统接近瘫痪,绝大部分村民已迁出或在附近重新建楼,只有少数老年人居住于此;第二,当地土生土长的年轻村民大多一辈子都没有在古村落居住的经历,大都外出打工谋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教育,对建筑文化艺术了解不深,文物保护意识不强,非物质文化无法较好地传承;第三,旅游资源保护不力。集建筑、绘画、灰塑于一体的天门阿公是极具当地特色文化代表的旅游资源,观赏性高,内容丰富,然而景区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任由其日晒雨淋,风力侵蚀,导致当地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呈现老化脱落现象。

(四)旅游活动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随着游客旅游成熟度的日益增加,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到渴望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习俗,越来越重视旅游中的体验式内容。然而,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景点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将已有的资源进行简单展示,旅游项目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更无法体现当地客家文化特色内涵,导致游客满意度较低。景点介绍中提及景区内会举行当地客家婚嫁习俗表演,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只是景区的一种营销手段,实际上若有团体游客需要该项表演并愿意付高额费用,景区管理者才举行,因此大部分到景区的游客根本无法观赏该项婚嫁习俗表演,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古村落的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性使其极具历史、人文价值,然而缺乏还原性的适度开发,使得古村落无法充分发挥其旅游经济价值以及人文历史价值。东湖坪民俗文化应呼吁政府引起重视,进行保护性旅游规划,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打造多功能型的旅游片区,改变每年只投入35万元的现状,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对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保护。对于中小旅游景区,宣传手段应首选网络媒体宣传。东湖坪民俗文化村的宣传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投入于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博等新兴的营销方式,定期推送图片或文字、视频等介绍景点,展现古村落独特的文化色彩,或加入美团团购、携程、同程旅游等购票网站,给予网络购票人士折扣或限时抢购,从而提高知名度。

(二)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可持续保护机制。对古村落的开发应将整体性保护与开发的理念贯穿整个过程,在保护中选取合适的开发途经,充分发挥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旅游经济价值,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当地政府应与东湖坪民俗村景区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及开发安全条例,制定古村落遗产保护规划,并监督景区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制定的条例以及规划。由于古村落内所拥有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历史性、脆弱性、不可恢复性等特点,民俗村应注重在保护原有遗存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禁止一切破坏古村落原真性与历史感的行为。

(三)提高村民参与度,推进古村落文化传承。古村落中的居民是维系古村落长久发展的重要力量,离开居民的古村落,丢失了人的生活气息,形如空壳,终究会被社会所遗弃。景区开发时应注重以人为本,可招聘村落中的村民作为景区的工作人员,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吸引离巢的村民们重返村落居住;可以与村民合作,售卖村民自产的当地特色小吃;在景区获得利益的同时,将一部分获利分赠与村民,一部分用于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使更多村民愿意留在村落中传承祖辈文化。旅游局或景区管理人员可开设村民交流活动,分享传承古村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提高当地村民对客家文化的认知与兴趣,重视并热爱古村落文化保护。

(四)重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参与性体验旅游活动。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可以与当地居民合作,在景区内开设特色小食摊位,售卖当地居民传统手艺制作的豆饼、芝麻饼、花生饼、杨梅汁,售卖当地居民缝制的客家特色服饰、首饰、玩具等,在促进景区消费的同时提高游客对当地的感知度,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开展参与性专题体验旅游活动,从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入手设计游客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当地婚嫁节庆习俗等,打造好住客家屋、吃客家饭、穿客家服、干客家活、行客家礼客家乐品牌,增强游客在民俗村的参与性体验,并真正感受东湖坪客家民居建筑学、美学、风水学紧密融合的魅力。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浩.传承古村落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J.混凝土世界,2011.25.

2]卢松,陆林等.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4.

3]汪立祥,张慧冲等.宏村的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4.6.6.

4]隋春花.客家民居的旅游价值及其体验旅游项目设计[J.嘉兴学院学报,2010.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18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