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公益性食品安全民生科技服务研究
第608期 作者:□文/纪 巍1,2 时间:2019/5/1 16:54:42 浏览:786次

  [提要] 本文首先阐述加强基于食品安全民生需求的公益性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介绍我国公益性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现状,从服务主体分析我国公益性食品安全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在全媒时代建立系统化、高效率的信息交流长效机制。

  关键词:民生科技;食品安全;民生需求;科技服务;全媒时代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37

  民生科技的概念自2007年被提出以来一直得到高度重视:2011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强调要推进民生科技创新;2012年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科技惠民专项工作,通过科技手段解决民生问题;2013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发表了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的讲话;201412月,习近平考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提出要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17年科技部发文,强调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促进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科技需要顶天,服务于国家战略,也需要立地,服务于民生需求,民生科技的基本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把重点放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上,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体现想民、爱民、为民、富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从全球来看,各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

  一、加强公益性食品安全民生科技服务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产业是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话题,然而近年来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将食品安全推向了消费者舆论的风口浪尖,伴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进一步深化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与恐慌。2015年两会期间一项针对超过372万人次参与投票的“16个热点问题线上调查显示,食品药品安全40多万票排在关注度榜第四位,前三位依次是收入分配重拳反腐经济新常态。对社会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不仅包括食品的种植、生产、流通安全及监管到位,还包括日常消费中的选购、储存及食用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食品企业与政府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由此造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各主体间信息交流的障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个别食品安全事件甚至有些谣言对消费者信心影响很大。与食品安全水平相比,我国消费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似乎更低,透明度和诚信是建立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条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但我国目前处于一种艰难的交流环境中,一方面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另一方面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降低,抱有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流就需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就消费者而言,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服务创新是科技创新落地民生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的科技服务主要面向企业,多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企业创办的技术研发、技术交易、科技孵化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科技服务亦应服务民生,针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重点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科学技术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

  二、我国公益性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服务在2010年后得到加强。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每年6月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日报网、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机构举办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走进食品工业舌尖上的中国梦以及食品安全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各地科学技术协会也以知识大讲堂、有奖竞答、食品安全宣传站、科学实验、实验室开放日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宣传。20134月,国内首家食品安全主题教育场馆在青岛建成,消费者以最直观的方式认识食品安全,知晓避免方法。各地食品行业协会、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也利用各自优势搭建科技与消费桥梁,开展了以科学饮食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服务讲座和展览。2014年中国科协加强服务工作的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结合,通过双线推进使服务活动的开展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广泛,同时与知名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合作,开通食品安全在线服务教育基地的线上宣传。

  除了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外,有些食品企业也进行了面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交流与宣传。20063月,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启动 请问我网站,为消费者提供有关膳食营养、均衡生活、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揭开了透明化消费者沟通的新篇章。20114月,蒙牛、伊利、养乐多等乳酸菌知名企业参与了肠道健康科普活动,倡导消费者关爱肠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与消费者和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2015年,康师傅集团举办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大赛,倡导摒弃以往枯燥乏味的形式,以全视觉为核心,依托数图、漫画、视频等方式,将食品安全数据和信息等进行生动、有趣的呈现,以活泼易懂的方式让消费者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让食品安全知识看得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广泛使用,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服务普遍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诸如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信息服务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三、我国公益性食品安全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服务主体方面。目前,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商业网站等均通过政策发布、信息发布、入企参观、网站发布等方式面向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与发布,但鉴于消费者接触渠道有限,信息传达到消费者的有效性不足。学研机构、食品学会、公益机构也应重点考虑如何有效发挥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借助专业和人才优势,在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之间搭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二)服务对象方面。目前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多面向成人消费者,缺乏针对幼儿和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幼儿、青少年群体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是养成健康饮食行为和理念的重要阶段,对引导其形成健康的膳食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历年来对学校食品安全建设与管理重点是学校食堂人员的知识培训与卫生检查,直接针对幼儿及学生的食品安全宣传内容及活动较少,缺乏系统性课程建设,本文建议学校的食品安全宣传重点应从幕后转向前台,在保证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青少年的食品安全教育。

  (三)服务内容方面。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宣传与交流缺乏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需求的调查与了解,尚未建立科学的知识信息库,宣传内容多围绕与消费者关系最密切的食品消费环节,如肉、奶、蛋、粮、油等诸类食品的选购、储存与食用方法、营养搭配、投诉举报方法等,内容设计重复化,缺乏系统性,导致消费者对生产、加工、储运等食品供应链的前端信息了解匮乏,此种情况下容易引起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整体风险及安全知识认识不足,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

  (四)服务方式方面。目前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多以图片展览、发放宣传单、互动游戏、专家解读、建立企业信息交流教育基地、报刊、电视节目等形式面向社区、学校、农村等进行,虽然消费者可以直观接触到食品安全生产及消费环节的诸多实际情况,但仍存在时间短、成本高、受众面有限等弊端。新媒体时代如何以数字化、移动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网络化、现场化和主动推送式的信息服务是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五)服务时间方面。目前,食品安全科技服务在时间上多以定期宣传或突发事件应对的方式,时间短、覆盖面有限,尚未形成日常信息交流氛围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与参与的长效机制,无法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铺垫,当发生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时,信息传播出口多、速度快,消费者无从判断,以致增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和不信任。因此,食品安全宣传与服务应日常化、长效化,加强日常食品安全信息交流知识宣传力度,不搞面子活动,走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前面,未雨绸缪,实现长期坚持和广泛宣传。

  民生所需,服务所向,基于民生的科技服务应当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重塑消费者信心不仅需要把立足点放在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和监管上,亦需要有效地沟通与传播信息,将食品安全防线前移至消费者,用科学的真知强化消费者的辨别能力,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由此实现社会共治、全民共同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消费者参与性和威慑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2.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建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食品工程,20103.

2]周元,王海燕等.民生科技论[M.科学出版社,2011.

3Carmen Losasso.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Improving consumer behaviourJ.Food Control20122.

4C.GriffithE Redmond.Risk AnalysisFood Safety Training and Health EducationPrinciples and MethodsJ.Encyclopedia of Food Safety20141.

5Jessica Howton.A comparison of food safety programs using the Customizable Tool for Online Training EvaluationJ.Food Control201459.

6]王志章.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41.

7]徐一娴.基于Flash技术的食品安全科普系统的开发[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9.

8]韩蕃璠.数字与感知:风险事件特征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的重要性[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7316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