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网络舆情环境下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第609期 作者:□文/刘亚飞 时间:2019/5/16 18:20:44 浏览:718次

[提要] 近年来,企业安全生产突发事故频发,网络尤其是微博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中形成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对策建议。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获取该事件相关微博评论,并对获取的文本进行一系列数据分析,归纳识别出网络舆情环境下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相关指标体系,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企业;安全生产;行动者网络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38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企业安全生产,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法规。2017年颁布《安全生产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设立国家应急管理部;另一方面,近几年互联网高速发展,致使一旦发生安全生产突发事故,以微博为首的网络环境下就会迅速形成网络舆情,甚至政府及相关媒体对其走向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很可能演变为网络舆论,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行为者网络理论对泉港碳九泄露事件进行分析,识别提炼企业主体、政府、社会网络媒体等方面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对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出针对性意见,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主体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Curcuruto & Griffin2017)研究发现企业主对于本企业内部安全风险的认知、控制及重视程度对于安全生产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Shi & Teng2015)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和人类嵌入性理论分析了安全个体行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跃迁影响。靳晓华等(2018)研究了领导行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企业安全环境的构建、企业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和企业安全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二)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Huang2013)通过实证研究或跟踪调查等方式研究,并得出结论,政府管制是控制风险、减少非理性行为的主要手段,对提升企业安全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企业通过被动地接受和执行政府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政府监管,并在此基础上构成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即“被动反应型”行为模式。陈吉(2014)通过分析监管、政府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等概念,对我国目前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做了定性分析和研究,为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提出了完善法制建设、政府监管人员专业化发展、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充分利用安全科学技术、对企业分类监管以及补充安全生产基层力量等建议措施。

(三)社会网络媒体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中,公众舆论和媒体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有利于社会安全生产氛围的构建,有助于企业安全绩效的提升。翁立伟等(2015)提出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乃至整个社会系统都有重要影响,并立足于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总结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与应对经验技巧,初步提出了适应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信息特点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也一再强调安全生产治理中主流媒体、社会组织、公众的作用,致力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企业自身安全生产意识、政府安全生产管制、社会舆论监督都密切相关,由于其固有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社会舆论对其影响更大。但是目前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侧重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管,在网络舆情方面研究企业安全生产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舆情背景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对研究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相关理论与技术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广义的定义是指一项社会活动由不同角色的“行动者”共同参与来完成,各类行动者为实现在参与该活动所赋予的利益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功能,从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络。在驱动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关键行动者,需要充分调动各行动者(例如制造企业、社会公众等)参与到治理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活动是所有行动者(包括政府部门、核心企业、中小制造企业、社会公众等机构及人员;影响治理活动的观念、技术、政策等非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规划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政策时,政府部门作为关键行动者建立驱动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治理的网络,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治理的行动“脚本”,定义和协调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相关行动者在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招募、动员各成员参与到该网络活动中。

(二)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是指从大量的非结构化文本信息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到其潜在的内在联系、规律、数据模式和发展趋势。文本挖掘包括各种学科,涵盖各种技术、概率论、自然语言处理、统计数据分析、线性几何、计算语言学,甚至图论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它能够实现提取文本文档中有价值的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组织信息。图1为文本挖掘的一般过程。(图1

 

 

 

 

 

 

 

 

 

三、网络舆情环境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环境中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该研究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由于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大多集中在微博,因此,本文获取的数据源为该事件微博相关报道下的网民评论文本。

(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本文利用GooSeeker(集搜客)进行数据采集,该软件可以对数据爬取规则进行自定义,能够短时间内获得满足自己需求的标准化数据,该平台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采集过程中遍历的链接信息、抓取结果信息、错误信息等都会及时地反映在软件界面中,降低了数据获取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提高了数据获取效率。

本文选取2018114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以隐瞒碳九实际泄漏量一事的评论为研究对象。该事件事发当天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关注,且事发3天后媒体报道泉港各项大气指标已恢复正常,真正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与广泛关注是在人民日报发布的一则泉港碳九泄露量瞒报新闻后。因此,本文选取该条微博下的评论为数据源,通过集搜客爬虫软件爬取了该微博下的20000多条评论,实际爬取的评论量为9000多条评论。图2为部分网友评论数据截图。(图2

(二)数据分析。本文使用Python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该过程中主要应用python库中强大的jieba分词库,jieba作为python的第三方库能够对中文文本进行分词、关键词提取、词性标注等一系列处理。

1、数据清洗。微博网民评论中存在广告、表情图片等无用数据,对该类数据采用人工过滤方法进行剔除,筛选出有用的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数据源。

2、分词。基于Python语言,通过编写代码实现。该代码中运用了jieba分词工具,运用jieba.cut函数进行分词,例如,评论“仅仅是企业瞒报吗”利用jieba.cut分词后结果为“仅仅//企业/瞒报/吗”。

3、去除停用词。该过程用到了停用词表,本文中应用的是哈工大停用词表,针对该事件,为使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在该词表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补充修正。如“!”、“#”、“……”等特殊符号,以及“不能”、“与”、“于是”等对结果作用不大但出现频率很高易干扰结果的词语都包含在该停用词表内。

(三)词云图。本文通过ROSTCM6工具的词频统计功能统计出上述数据分词后各词语出现的词频,进而根据词频绘制出词云图,直观清晰地展示出该事件评论的关键词。图3为微博评论数据生成的词云图。(图3

由该词云图可以看出,公众对碳九泄漏量瞒报事件的关注点及情感态度,“企业”、“瞒报”、“可怕”、“报道”、“政府”、“处理”、“良心”、“严惩”、“责任”等关键词表明了公众对企业瞒报的愤怒、担心,以及希望政府能够对该事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四)影响因素识别。为识别网络舆情中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本文对词云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总结,从而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从上述词云可以看出,网民的关注点在三方主体上,第一方“企业”,词云图上针对企业这一主体的关键词主要是“瞒报”、“责任”等,总结来看影响安全生产在企业这一方主要是企业责任缺失,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第二方“政府”,词云图上针对政府这一主体的关键词主要是“处理”、“监管”、“严查”、“部门”等,总的来看影响安全生产在政府这一方主要是政府监管不力,处理不及时;第三方“社会网络媒体”,包括公众和媒体,针对该主体词云图上的关键词主要是“报道”、“曝光”、“数据”、“可怕”等,总结来看影响安全生产在社会网络媒体这一方主要是媒体报道新闻数量和曝光信息量以及公众表达意见的态度,如果媒体报道的数量不多、披露的信息不够真实、网民关注不高则无法引起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识别出四个重要的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并针对不同主体提炼出网络舆情环境下不同主体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第一,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激励制度的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安全激励制度建设实施不当、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匮乏均会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第二,是政府安全监管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效率。政府监管不到位、相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及时均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第三,是媒体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报道数量和信息曝光程度,报道的新闻量越多,信息曝光程度越大,越容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对企业安全生产产生警醒作用;第四,是网民对安全生产的安全敏感程度、对安全生产事件的知情程度以及意见领袖对安全生产事件的网上意见表达程度,均会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文本挖掘的方法研究网络舆情环境下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在文本挖掘的过程中运用了Python语言、jieba分词、词云技术等,并在文本挖掘的基础上识别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研究发现:(1)网民对该事件最关注的主体是企业,对企业瞒报碳九泄露反映强烈,可见最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要归结为企业自身责任缺失等因素;(2)网民对该事件的第二大关注主体是政府,政府在这一事件中监管不力,处理不及时,导致网络舆情不断壮大甚至有可能演变为网络舆论,对此有关部门应加以正确引导;(3)该事件中媒体的报道量多,且报道渠道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均有相关报道,引起公众的关注,进而促使企业被动规范安全生产;(4)由于媒体的报道导致公众的关注,进而引发网民对此热议,而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如微博大V用户等)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网民公众这一主体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为促使网络舆情环境下企业能进行安全生产,本文针对相关主体提出以下建议:

(一)企业自身要提升社会责任感。处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该起到带头作用,规范自身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社会责任感,进而带动其下游中小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

(二)政府应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首先,政府的监管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会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影响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进而产生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最终实施安全生产行为;其次,政府内部应遏制权力寻租行为,防止官商勾结的行为。此外,一旦产生安全生产事故,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以防其演变为网络舆论。

(三)加强社会监督。媒体属于第三方,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中应自觉做好社会监督工作。有关媒体应对企业安全生产事件进行如实报道、披露信息,对企业安全生产做到时刻警醒,有助于企业在媒体压力环境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改变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实施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四)网民自觉发挥自身监督作用。在监督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方面,网民同媒体一样都属于第三方,网络公众应自发自觉地积极参与讨论,促使引起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而被动实施安全生产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Curcuruto MGriffin M A.Safety proactivity in organizationsthe initiative to improve individualteam and organizational safetyM.Proactivity at Work.Routledge2016.

2Shi LTeng Y.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ersonal initiative on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de transi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anthropology embeddedness theoryJ.Revista De Cercetare Si Interventie Sociala2017.50.

3]靳晓华,李晓艳.领导行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研究[J.领导科学,201820.

4Huang L.Liang D.Development of safety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energy industry of Chinacomparative and case study perspectives J.Procedia Engineering2013.522.

5]叶俊宇,梅强.舆论环境影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以安全生产为例[J.经济管理,20182.

6]陈吉.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7]韩欣玲.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研究[D.河南大学,2012.

8]叶贵,段帅亮,汪红霞.建筑业安全投入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2014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23900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