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609期 作者:□文/李雪麟 时间:2019/5/16 18:26:57 浏览:1060次

[提要] 2010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双方实现超过90%商品的零关税,通过降低关税等实现双方贸易增长的关税效应几近全部释放,如何继续推进双方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运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和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盟国家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往期,20092017年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显著的便利化因素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在东盟铁路建设质量、港口建设质量、贸易壁垒、银行业完善程度和因特网普及率等贸易便利化因素中,只有因特网普及率和港口建设质量显著,银行完备程度与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性与理论值相反,为负相关。

关键词:东盟;贸易便利化;固定效应模型;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37

一、引言

在国际贸易方面,随着多边、区域和双边国家的努力,关税贸易壁垒等已大幅减少,不再成为约束贸易便利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增速放缓的“新经济时代”,作为出口大国,通过贸易便利化措施稳定和促进与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的贸易出口,成为稳定国民经济、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世界银行对中国及东南亚国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促进贸易便利化将增加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可能性,提高出口能力。2013年我国提出以“五通”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铁路、公路、因特网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联通、以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简化国际贸易手续的贸易畅通、以完善和发展银行业为代表的资金融通,预计将成为东盟贸易便利化提高的新动力。

但以上结论仅为理论分析和预期,可能存在以下疑问:(1)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是否有积极影响,如果存在,程度大小如何?(2)在众多贸易便利化措施中,哪些措施奏效,是否存在地区特殊性及超过预期意外的效果?(3)在公共投资有限的约束下,投资于哪些便利化因素更为有效?

二、文献综述

目前,分析贸易便利化效果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引力模型法、局部均衡分析法、可计算的一般均衡分析法和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的分析法。其中,在实证分析中多采用引力模型法。

John S.WilsonCatherine L.MannTsunehiro Otsuki2003)采用港口效率、海关环境、制度环境、电子商务四个指标来测评贸易便利化水平。Ben Shepherd John S.Wilson2008)通过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改革对出口的促进相比于减税更为有效。在中国学者中,孙林和徐旭霏(2011)研究了中国-东盟制造业产品出口受机场设施质量、海关程序负担和贸易壁垒普遍度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机场基础建设提升可以促进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其他两个指标并不显著。孙林、倪卡卡(2013)运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从硬件指标(东盟海港质量等级、铁路质量等级、因特网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海关程序处理负担、贸易壁垒盛行度)两个角度,对研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变化进行研究。

在此之前,关于贸易便利化的研究为本文选择贸易便利化指标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该领域较少有学者将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着眼于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别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地区。本文将在这个方面做初步探索,并完成东盟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三、东盟贸易便利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照贸易便利化研究的模型设定并结合区位因素,笔者选择了东盟铁路运输建设质量(中国与东盟国家陆路相连)、港口运输建设质量(中国与东盟国家隔海相望)、贸易壁垒程度、互联网普及率、银行完备程度作为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指标。现主要分析东盟国家铁路运输建设质量等级和每百人中互联网使用人数的现状。

近年来,东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改革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如图1所示,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各国每百人中的因特网使用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20092017年间平均占比从29.1%增长至53%,增长1.8倍,互联网普及率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其中,新加坡每百人中因特网使用人数最多,统计期平均占比达77.7%20142017年更是超过80/百人,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人数最低的国家为柬埔寨,平均占比仅为11.3%2009年每百人中仅有0.3人使用因特网,但其增长迅速,20152017年柬埔寨每百人因特网使用人数增长率分别为111.1%34.7%32.4%,并于2016年反超印度尼西亚。从增长比率方面分析,统计期9年来看,柬埔寨、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三国的增长比率均超过100%。(表1,数据来源于全球竞争力报告)

从东盟国家铁路运输建设等级来看,整体上不像因特网普及率具有较为统一的上升趋势,变化情况更为复杂,质量等级相差甚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三国数据上虽有波动,但整体来看呈现出改善的态势;新加坡整体上相对稳定,铁路质量等级最高,平均得分为5.7;泰国则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菲律宾与柬埔寨出现了改善—恶化—改善的趋势,但三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等级均相对较低,平均得分分别为1.82.03.0,未来提升空间大。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铁路等基础设施质量等级上的波动性扩大,不稳定性和不可知性增大,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关注。(图1

总体而言,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拥有最佳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其他国家则有诸多不尽相同的不便之处。如,银行跨境结算手续复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滞后、货物运输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和资金缺少改善乏力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引力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一)引力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Tinbergen1962)及Linnemann1966)引力模型主要包括三类解释变量:一是衡量市场规模的变量,如GDP、人均GDP、人口规模等;二是首都之间的距离、国土是否接壤等衡量地理位置的变量;三是衡量其他因素的变量,如汇率水平等。根据研究目的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位因素、重点合作领域、“一带一路”等各国国家战略的推进,简化和排除干扰,将模型扩充为:

LnEXijt=?0+?1LnGDPit+?2LnPOPit+?3LnGDPjt+?4LnPOPjt+?5LnDistj+?6LnBorderij+?7LnComlangij+?8LnColonyij+?9railwayjt+?10portjt+?11barrierjt+?12banksjt+?13Lninternetjt+?ijt1

1)式中被解释变量LnEXijt为中国(国家i)对东盟国家(国家j)的出口额。LnGDPiLnGDPjLnPOPiLnPOPj分别为i国、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LnDistij是贸易双方之间的绝对距离;railwayjportj以及banksj分别代表东盟铁路质量等级、港口质量等级以及银行业完备程度等贸易便利化的硬件指标,而衡量贸易变化的软件设施,包括贸易壁垒盛行度和互联网普及程度则分别由barrierjinternetj表示。?ij为随机误差项;模型中包含BorderijComlangijColonyij三个虚拟变量,分别表示两国是否有共同国土边界、使用语言是否相同和历史上是否存在殖民关系,取值为1表示肯定,取值0为否定。

为了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模型具体形式为:

LnEXij=?0+?1LnGDPit+?2LnPOPit+?3LnGDPjt+?4LnPOPjt+?9railwayjt+?10portjt+?11barrierjt+?12banksjt+?13Lninternetjt+?t+?ij+?ijt2

2)式中,?t控制时间固定效应,?ij控制国家组固定效应。固定效应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与双边国家贸易流量有关联且又不随时间变动的变量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如DistijBorderijComlangijColonyij等指标,克服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表2,注:国家间距离DistijComlangij等变量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i?ij,在回归过程中被差分掉了,因而并没有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也没有预期符号)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东盟七国为进口国(j国),中国为出口国(i国),样本时间跨度为20092017年,数据类型为年度数据。被解释变量: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贸易总额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UNCOMTRADE数据库;解释变量中,中国与东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总数(POP)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数数据库;衡量贸易便利化程度的5个指标:railwayportbarrierbanks以及internet,均来源于2009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调查报告《全球竞争力报告》。前4个指标(railwayportbarrier以及banks)的结果是通过参与调查人员对被调查问题给出17的评价整理而得,17为两个极端回答,1为极差,7为极好。最后一个指标Internet,为百人中因特网使用人数。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回归结果的R20.9579,表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对本文第四部分中的模型进行固定效应u_i检验,由Prob>F=0.0000可知:个体效应显著,固定效应模型比混合OLS更为显著;RE模型回归结果sigma_u=0FE模型回归结果sigma_u=0.812908980,固定效应模型比随机效应模型更显著。综合考量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由于模型中不随时间变动的变量差分时被自动删除,故而表3中没有显示这些变量的回归系数。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后,得到表3中的回归结果。(表3

实证结果表明:(1)东盟进口国(j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中国出口贸易量的影响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进口国GDP每增长1%,中国对其的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27%;(2)东盟进口国(j国)人口数与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呈负相关关系,与预期符号相同,但并不显著;(3)互联网普及率internet和港口设施质量port两个指标的实证分析结果分别通过了5%10%的显著性检验,因特网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给中国出口额带来0.23个百分点的增加;港口质量改善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额可增加0.40个百分点。而铁路设施质量railway、贸易壁垒流行程度barrier、银行业完备程度banks在回归中不显著;(4)回归结果显示银行业完备程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为负相关,与预期符号相悖。笔者认为,该矛盾的出现与20092017年东盟国家整体银行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有关,一定程度上是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所致。

笔者在本文所采用的回归模型中,创新性的添加了银行业完备程度这一变量进行分析,由于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数据样本回归结果呈负相关,并不理想,但可以作为日后分析贸易便利化的考察指标。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主光,黄丽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63.

2]刘燕燕,杨莲娜.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

4]樊秀峰,程文先.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便利化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5]孙林,倪卡卡.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国际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35069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