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互联网金融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
第610期 作者:□文/郭玉婷 时间:2019/6/1 14:47:12 浏览:1045次

[提要] 创新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源泉。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创新资源的流动及利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区域技术创新发挥良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鉴,区域技术创新主体可以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融资便利,从而大力提高创新效率。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现有文献基础上,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互联网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区域创新效率;作用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AJY02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315

一、引言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保持经济增长和聚合创新力量的核心要素。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崛起,不仅为金融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也凭借其“风驰电掣”般的发展速度成为了科技进步的强大助推器,其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值得关注。基于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互联网金融能否为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带来新的动力,这一问题值得探究。因此,关于互联网金融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尚付阙如,相关实证文献更是凤毛麟角,但我们可以从金融发展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以及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的相关文献中对二者的内在关联加以探寻。

关于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较早出现于国外。GrossmanStiglitz1980)研究发现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会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作用。LevineTadesseBerger认为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共享、疏通和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有助于开展社会创新活动,改善技术创新效率。国内学者孙伍琴、朱顺林(2008)测算了我国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发现其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李苗苗等(2015)也发现:金融发展直接影响我国R&D投入,进而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冉光和等(2013)则利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深入考察了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区域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李后建、张宗益(2014)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发现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对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后,李晓龙等(2017)就金融要素的动态流动及其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与祝佳(2015)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金融发展在推动区域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谢平、邹传伟(2012)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认为它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Srivastava2014)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仍处于萌芽时期,但这并不阻碍它通过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帮助健全金融体系。莫易娴(2014)基于金融功能视角,认为互联网金融从金融服务模式上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强烈冲击,这与王国刚、张扬(2015)的有关结论相吻合。此外,王国刚等(2015)还认为,得益于技术溢出效应,互联网金融通过提高融资效率对金融发展起到拾遗补缺作用。沈悦、郭品(2015)创新性地运用“文本挖掘法”系统测度了互联网金融指数,使得相关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显著促进了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刘忠璐(2016)则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但不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黎来芳、牛尊(2017)深入剖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其特点,认为只有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才能真正对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发挥推动作用,这与王达(2014)的观点基本一致。

以上文献为探寻互联网金融与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不过,由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尚未进入成熟稳定阶段,故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长期综合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作用机制分析

本文从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两个层面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区域创新活动的驱动路径。

(一)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技术层面,互联网主要通过IP宽带维持运行,实现了跨时空覆盖式通信。互联网在深化和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粘合作用”,使得各个行业均可以逐渐向互联网化转型。纵观“互联网+”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首个产物,即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创新行为。就发展逻辑而言,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基础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的深层次融合,它不仅包括不同理念的融会,更重要的是技术层面的糅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核心技术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在线化”、“数据化”以及产品开发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精神具有强大的扩散效应,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联动发展,为创新生产活动创造了良好氛围。互联网金融以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跨越时空限制等特点,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了颠覆式的改进与创新。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及其产品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引玉之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撬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杠杆”,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的加速剂,推动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互联网纵向打通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横向促进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的联动发展,从而有利于创新生产活动的开展,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

1、互联网金融通过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影响区域创新效率。从金融发展历程来看,长期以来,中国处于金融抑制政策的笼罩之下,金融抑制政策在帮助稳定国有经济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极低的银行利率催化了低技术部门的大规模低水平投资,加大了高技术部门融资缺口,加剧了货币投放的倒逼机制,使得金融政策对技术先进部门开展创新生产活动的抑制效应愈加凸显。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受政府保护,民营企业融资受限,故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呈现融资需求旺盛、渠道狭窄、结构不合理的状态。而在实际技术创新活动中,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公开信息少、风险不易预期,故难以与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无法突破来自银行的融资约束困境。金融抑制使得大量创新型企业被扭曲的金融系统挤出市场,遏制了高技术企业创新潜力的发挥。此时,互联网金融基于极强的普惠效应,通过拓宽金融服务受众覆盖面来扩大金融发展规模,为创新活动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金融环境,提高对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创新主体开展创新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2、互联网金融通过调整和优化金融发展结构进而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同区域间的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受此影响,为引进创新人才等相关创新行为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力量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另外,在金融结构化演进过程中,由于金融功能演变使然,现行金融体系满足不了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此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有力地推动了金融脱媒进程,它主要致力于金融服务的结构性匹配,这里特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在金融资源配置领域,基于互联网核心技术,逐渐衍生出P2P、众筹等多种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长尾客户群的融资需求,使得金融服务的普惠性结构化得到大幅提升,推动金融结构由“大企业金融”、“富人金融”向普惠型金融转型,金融结构得到不断完善。这既提高了各类资金的动员能力,也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为创新行为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

3、互联网金融通过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为区域创新效率带来更多利好。政府与企业的寻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由于政府掌控关键生产要素的定价与分配机制,故一些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接受政府的“权力寻租”,两者保持长期的寻租关系以维护双方利益。另外,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利益通过行政管制手段强制割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了市场分割现象,从而导致要素市场价格扭曲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关联企业的创新生产动力,对社会创新生产效率的提升形成了重击。互联网金融则可冲破地域限制,实现无缝隙连续金融服务,加强要素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纠正市场分割及要素市场扭曲等问题,改善创新要素市场环境,减小企业创新阻力,同时对创新行为产生激励作用。此外,互联网金融相关平台上畅通高效的信息传递和自由转换的金融工具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缩减了交易成本,也有利于提升金融系统运作效率,为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金融基础,从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技术层面,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它将互联网核心技术运用于金融业,将互联网与金融全面而有效地结合起来,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和整体经济的转型。基于金融发展层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扩大金融发展规模、调整金融发展结构、提高金融发展效率这三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融资压力,为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融资环境。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ROSS LEVIN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7.352.

2TADSSE S.Financial Archite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2.114.

3BERGER A.N.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3.352.

4]李苗苗,肖洪钧,赵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省市面板数据[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2.

5]李晓龙,冉光和,郑威.金融发展、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产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1.

6]祝佳.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差异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59.

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8]吴晓求.互联网金融的逻辑[J.中国金融,20142.

9]戴魁早,刘友金.要素市场扭曲与创新效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16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22936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