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四川省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研究
第612期 作者:□文/张 翅 时间:2019/7/1 10:18:28 浏览:1109次

[提要] 本文以四川省为数据样本,选取进出口总值(V)、运输总量(TT)、物流网络总里程(LN)等三个变量,构建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的VAR模型,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贸发展会拉动物流需求,而物流需求不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物流供给能推动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不会对物流供给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四川;VAR模型;对外贸易;现代物流;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327

一、引言

四川省是联结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带的深入实施,让四川省从西部地区实现了到内陆城市、开放前沿的重要转型,是西部地区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四川向东实现黄金水道全方位开发,向西联结欧洲和中亚地区,向南联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向北联结中蒙俄经济走廊。正是因为如此,四川省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前景。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中国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使得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四川省现代物流业转型的驱动力。

二、文献回顾

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物流、对外贸易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一是理论研究方面,物流仅仅只是物流运输、配送,主要是物流对贸易产生的单向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期,Boy-lanR(1991)研究发现对物流系统进行完善,能达到提高区域经济贸易竞争的效果,在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而Dallar D2003)则对物流业在经济贸易增长方面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进行了验证。二是实证研究方面,Yang Song2005)运用弹性分析发现当物流配送所需时间提高10%时,双边贸易量就会减少5%8%Egger P2005)对物流效率进行评价时,以货物运输时间为依据,选择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进行分析,获取进出口交易数据,经过回归分析发现降低运输货物的时间,能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促进进出口贸易。

近年来,在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也颇有建树。如,王力军(2005)认为,国际物流立足的前提是国际贸易,它们之间的发展是协调互动的。杨长春(2007)通过对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国际物流和贸易间的联系,认为其之间的反馈关系是互为因果的,物流对贸易有带动作用,贸易对物流有促进作用,且前者的作用要稍小于后者。左大军(2009)通过研究美日两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历史,发现了上海物流业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肖慧慧(2011)选取了货物周转量、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货物运输线路长度三个指标对云南省19892008年期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欧阳小迅(2012)以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物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VAR模型进行实证探究,发现它们之间形成了唯一协整关系,物流业对内贸、外贸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反之,国内贸易对物流业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朱坤萍(2013)对河北省进行研究,运用方差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对港口物流、对外贸易进行定量分析。刘萍、李继云(2013)基于VAR脉冲模型和方差理论,研究了物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潜力和作用。王琼(2015),王巾等(2016)选择福建省、浙江省为研究区域,运用误差修正、协整、Granger检验分析研究外贸、物流业及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对上述文献进行整理,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的方式,对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物流这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现阶段,国内学者主要对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和华南、华北地区展开研究,很少围绕西部地区展开研究,与四川有关的研究更少。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进出口总值、物流网络里程和运输总量作为变量,并收集20012015年的四川省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和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现代物流、对外贸易这两者间的关联,有利于完善已有研究。

三、四川省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相关分析。本文以20002015年四川省数据为样本,选择地区进出口总额(V)作为衡量四川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从物流需求、供给这两个层面着手,以运输总量、物流网络里程为依据来评价全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本研究假定物流服务量能完全供应物流需求,参照20012015年间的四川省相关数据,构建时间序列,为避免数据存在异方差性,需进行对数处理。然后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和脉冲函数来研究四川省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这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VAR模型的最大优点就是将内生变量视为滞后项进行回归分析,因此得到了下面的模型表达式:

Yt=C+?1Y+?2+…+?pYt-p+?t1

式子(1)中,样本数量用t来表示,模型内生变量的数量为3个;三维内生变量列向量用Yt来表示;截距列向量用C来表示;待估参数矩阵用?1?2,…,?p来表示;滞后阶数用P来表示;三维随机误差向量用?t来表示。以SCAIC最小原则为依据,得到最大阶数,构建VAR模型,根据稳定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最大滞后阶数为2时,如果根的倒数位于单位圆之内,就意味着模型非常稳定。

(二)实证过程

1、单位根检验。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开展平稳性检验,对应的检验方程如下所示:

lnVt=?琢+?TrlnVt-1+?tlnVt-2+…+?plnVt-p?t2

式子(2)中,T为线性时间趋势,P为滞后项,?t噪声残差。

原假设H0r=0,备选假设H1r0,通过检验结果发现:lnLNlnTTlnV属非平稳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非常平稳,这就意味着它们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2、协整检验。lnLNlnTTlnV为三个变量,为了对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要实现开展协整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其一,列出回归方程:

lnVt=C?lnLNt?lnTTt+et3

在上面的式子(3)中,估计残差用et来表示,回归系数用?琢、?茁来表示,截距用C来表示。

其二,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估计结果:

lnV=2.447845+0.200779lnTT+0.649186lnLN) (4

t=12.16037)(0.760652)(3.479185

其中,DW的值为1.634575,查表可知存在自相关,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就行修正后,回归方程为:

lnV=2.221541+0.404213lnTT+0.555925lnLN) (5

t=46.87674)(7.869647)(16.80430

p=0.0000)(0.0000)(0.0000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经过修正之后,模型消除了自相关性。根据回归方程系数能做出相应的判断,物流网络里程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明显高于运输总量所产生的影响。

其三,借助Eviews7.0获得残差序列et,对平稳性进行检验,根据协整检验得到ett统计值为-2.44,临界值(1%)条件下为-2.75,临界值(5%)条件下为-1.97,临界值(10%)条件下为-1.6Prob值为0.0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1%时,残差的一阶差分序列非常平稳,与协整分析相结合,可发现lnLNlnTTlnV属于(11)阶协整,这就意味着,三个变量的对数时间序列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这可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经过验证发现三个变量具有协整关系,进而对因果关系进行判断,最大滞后期数选择2,下面为检验模型:

lnV=?琢+?tlnVt-p+…+?plnVt-p?tlnLNt-1++?plnLNt-p+?1lnTTt-1++?plnTTt-p+?t6

式中,?琢为常数,?茁、?酌、?着为回归系数,P为滞后阶数。经过检验可得,VTT的单向Granger原因,LNV的单向Granger原因。进出口总值增加,对运输总量产生促进作用,增加物流网络里程,有利于提升进出口总值。从中可得到:四川省对外贸易能促进物流需求,但对物流供给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物流供给的增加能拉动进出口贸易,物流需求变化不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明显影响。

4、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对四川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进出口总值对物流网络里程、运输总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对不同变量的影响路径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构建VAR模型,得到了如图1、图2所示的结果。图1是运输总量对进出口总值的脉冲响应函数,当进出口贸易总值受到标准差冲击之后,物流运输总量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意味着进出口贸易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存在滞后期;不论是什么情况下,进出口总值总是对运输总量产生正向影响,而且两期内保持持续增强趋势,第三期结束时会达到顶峰状态,保持长期稳定趋势。这说明在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过程中,起初并未对运输总量产生影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产生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继续上升,到一定时期就会达到最大值,此后这种正向作用保持稳定趋势。(图1

2为进出口总值对物流网络里程的脉冲响应函数。当物流网络里程受到标准差冲击之后,前两期就会对进出口总值产生负作用,而且负作用呈现减弱趋势,到了第三期时,就会不断上升,达到稳定状态,此后会在较小的幅度内产生正负波动,保持长期稳定趋势。这就说明增加物流网络里程之后,外贸发展、区域物流原先并未产生协同作用,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抑制进出口贸易,但在很快的时间内会减弱负作用,在长时间内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正负波动影响,长期呈现稳定趋势。(图2

四、结论及建议

从供给侧改革诞生之后,我国经济在很多方面开始进行探索,如产业、消费和流通结构等。最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速明显变慢,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现代物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这样的形势下,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方面也存在发展难题。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流下,外贸、现代物流的转型和协同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物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20012015年间的四川省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进出口总值、物流网络里程、货运总量为变量,建立VAR模型对现代物流、对外贸易这两者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其一,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进出口总值、物流网络里程、运输总量等形成了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来看,物流网络里程对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影响明显高于运输总量所产生的影响,据此可判断物流供给对外贸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物流需求。

其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发现,VTT的单向Granger原因,LNV的单向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在提高四川省进出口总值的情况下,能明显提升运输总量,增加物流网络里程可有效增加进出口总值。从而可以得到:四川省外贸发展对物流需求产生了拉动作用,物流需求不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物流供给能显著带动进出口贸易,但进出口贸易不会对物流供给产生明显作用。

其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证明。四川省现代物流、对外贸易这两者的相互制约可通过物流供给和对外贸易、物流需求和对外贸易来体现,也就是说,外贸发展会促进物流需求增长,提高物流供给水平之后,会对外贸增长产生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结论来看,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物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第二,从企业层面来看,对物流供给的服务内容进行创新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创新形成了当前四川省实现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重要支撑。政府极力提倡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走上国际市场,与国际物流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借鉴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经验,将传统落后的低水平服务方式彻底摒弃,对过剩产能进行化解,充分利用物流资源,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首先是技术优势,在高新技术领域,要加强创新产品的开发,增强服务核心功能,创新管理理念,树立品牌效应,形成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产生新需求;其次是外部环境和政策优势,对政府部门而言,应该在宏观层面加大调控力度,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发展,在市场、经济和政治层面营造有利环境。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Boylan R.LogisticsWhere Ends Have to Meet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1991.421.

2Dollar DMengistae T.Investment Climate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 in Latin AmericaJ.Latin America Stanfor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ing2003.3513.

3Yang SongFeng PanLina Qin.The Study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J.USA BUSNESS REVIEW20054.

4Egger P.On the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trade in a multilateral world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5.713.

5]王力军.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1.

6]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7]左大军.浅析上海物流业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

8]肖慧慧.现代物流与云南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1.

9]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物流业与国内外贸易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的经验实证[J.财经论丛,20124.

10]朱坤萍,张喜梅.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19902011年数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345.

11]刘萍.我国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VAR-Granger模型的分析[J.物流技术,20133.

12]李继云,孙良涛.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云南物流业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37.

13]王琼.福建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32049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