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宿迁旅游新媒体传播研究 |
第614期 作者:□文/周怡婷 李梦莹 张欣雅 时间:2019/8/1 13:56:39 浏览:353次 |
[提要]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推动了传统旅游业的变革,为旅游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调查宿迁在官方网站平台、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和用户口碑等平台旅游形象的传播情况,找出宿迁在新媒体宣传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对策;宿迁
基金项目: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6日
宿迁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提出“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发展定位,按照“系统规划、分片打造、联动营销”的工作思路,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宿迁在旅游开发和形象传播方面起步较晚,仍有很大差距。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选取
新媒体矩阵建设是宿迁政府旅游传播的重要发力点。笔者在调查对象选择上,一是从官方的角度选择两大平台,首先选择宿迁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18年12月20日,主要分析官方网站的设计框架和主题内容;其次选择新媒体互动中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因考虑元旦前后是旅游宣传的重要节点,选择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1月18日的发文情况。主要从发文的数量和互动情况进行分析。二是从用户的角度,选择了口碑分享平台中的马蜂窝、大众点评和小红书三大APP,因涉及宿迁旅游的主题评论不多,数据的选择上截至2018年12月20日。笔者对涉及评论做了关键字和情感评价的统计,以窥探宿迁景区特色和游客对宿迁旅游的用户体验。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官方平台展示。宿迁旅游局的官方网站在内容的框架设计方面很全面,涉及网站首页、政务动态、信息公开、政务互动、服务中心、在线办理、资料查询、教育培训、政风行风、官方微博十大项。但内容设计主要是站在政府政令公开的角度,较少涉及旅游者的视角,互动性不足。例如,“在线办理”业务没有开通,“政务互动”中的在线咨询很少,少量的咨询回复较慢。宿迁市旅游局官方APP在官网上有相应的二维码,但是无法识别。
(二)新媒体平台宣传——互动。互动是目前旅游传播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主要的互动系统平台有微博和微信。宿迁旅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是“畅游宿迁”,微博有两个:一个是“宿迁之声”,另一个是“畅游宿迁”。在2018年上半年江苏旅游政务微信、微博排行榜中,宿迁的“畅游宿迁”官方微信、微博分别荣获第4名、第6名。从排名看运营表现不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截至2018年12月20日,“宿迁之声”微博发文数为59,086篇,粉丝数为236万;“畅游宿迁”微博发文数为12,836篇,粉丝数为50.3万。但是,推文的阅读和评论非常少,发布的内容没有吸引力。笔者统计了微信公众号元旦前后的发文情况:
1、从发文情况看,一共77篇文章,其中转载27篇,原创50篇。文章最大阅读量是在12月29日前后,即元旦小长假前后,由此可见,节庆日传播应引起重视。从文章图文情况看,配图大部分转自网络,原创图片不足。
2、从推文时间看,时间分布零散。原创文的时间分布是16:00~17:00有8篇,17:00~18:00有5篇,18:00~19:00和14:00~15:00各4篇,其余文章发布时段零散。不够稳定的推文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阅读。
3、从点赞数看,原创文最受欢迎。点赞数4,000~6,000次原创文有9篇,点赞数3,000~4,000次的原创文12篇,点赞数1,000~3,000次的原创文6篇,点赞数小于1,000次的数量为23篇。
4、从文章关键词看,关键词集中在宿迁旅游景点项目上。关键词出现次数如下:“宿迁”496次、“三台山”234次、“灯会”167次、“湿地”145次、“西楚”126次、“春节”114次、“景区”97次、“洪泽湖”94次、“项王”92次。
(三)用户口碑——信息评价与分享。在旅游品牌的传播中,基于网络的信息分享与旅游攻略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笔者选择了当前旅游者常用的小红书、马蜂窝、大众点评三类APP,分别从旅游景点、饮食两个方面进行统计。
1、旅游景点。游客对宿迁旅游景点的点评,筛除无价值信息后,共得出317条情感评价。笔者将这些相关的情感评价分成三类:积极情感、中性情感、消极情感。其中,积极情感出现频数265次,占83.6%,主要词汇有环境幽雅、风景好、花海好看、古香古色、好玩等。中性情感出现频数12次,占3.8%;主要词汇有人气一般、傍湖连水、北方宫式。消极情感出现频数40次,占12.6%,主要词汇有价格高、人多、服务差。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者评价好评占比大。但是,提升旅游形象还要注意消极评价,例如游客反映项王故里的门票太贵,景点商业化太严重;汽车客运站的服务较差;有游客指出宿迁没有高铁很不方便。从这些消极情感中可以得出宿迁旅游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旅游的相关部门应分析原因,如认为门票贵是因为旅游景点本身的问题,还是有旅游特色不足等,要把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
2、饮食。三大平台中对饮食的评价内容较多,对宿迁中大型饭店进行情感评价划分,积极情感出现频数2,997次,占比96.9%。主要词汇有:味道赞、菜品不错、上菜快、环境幽雅、分量足等;中性情感出现频数66次,占比2.1%。主要词汇有:有包间,当地特色菜等;消极情感出现频数31次,占比1.0%。主要词汇有分量少、价格高等。旅游者对宿迁旅游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应该看到,与热门旅游城市比起来,个人口碑还是太弱了。例如马蜂窝,作为专业的旅游攻略网站,其使用者对宿迁旅游的评价并不多,显示去过宿迁的只有64,290人。因而,从政府角色而言,传播者以攻略或者旅游信息、旅游图片集等形式准备好相关的内容资讯,并适当地发布和分享到网络上去,这将成为以后一项基础的、必需的工作。
三、结论及建议
(一)激活互动项目的官方平台。宿迁官方平台的宣传比较全面,但互动性较强的项目利用率不高,咨询者得不到答复或者得到无效答复的,会产生失望感。提供错误信息和不存在的APP二维码会降低浏览者的信任度,两者叠加会流失潜在的游客。因而,在平台建设上,首先要保证信息应该及时更新,为浏览者提供最新最真实的信息。其次官方网站要试着降低自己的高度,高高在上的面孔无法打动旅游者,可以尝试激活互动性项目,让参与者能得到满意的体验。
(二)聚焦整体形象的新媒体互动平台。宿迁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运营成绩不错,但在官方微信发文量和阅读量的基础上,原创率和时效性都经不住考验,互动应答中缺少及时与读者的交流,发文的时间不稳定性。因而,在平台运营中,首先要回到内容创意上,以宿迁旅游整体形象传播为核心,比如微信公众号发文关键词看,内容集中在重要的景区上,微博内容有些都已经不在旅游的范围内了,聚焦旅游整体形象传播这一方向,才能让运营内容聚焦。再如,微信保持原创是根本,配图需要实地拍摄,给游客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和最真实的环境是对游客负责。其次,平台的推广方面,在网红经济发达的今天,微博方面可以邀请当地知名度高的人参与宣传,也可以开启直播空间,可以解决互动评论少的尴尬局面。
(三)重视用户口碑。从小红书、马蜂窝、大众点评三个APP情况看,用户体验大多数都是满意的。但不少游客选择来宿迁,是作为中转站,比如很多游客想去南京、日照等地,宿迁只是作为临时停歇地,并不是旅游的目的地。宿迁文化古镇与其他古镇没有自己的特色,让游客感到审美疲劳,如主推项目项王故里,在形象宣传方面并没有新颖的地方。新媒体环境下,民众的话语权得到提升,UGC的内容影响着其他消费者的选择。旅游者身在旅游第一线,正处于发现、欣赏、体验的关键时段,对美景、美食、趣闻非常乐于分享,宿迁旅游要提供相应的信息分享渠道,开发旅途记录、旅游路径生成功能以及提供在社会媒体中分享的功能。作为城市旅游的营销者,一定要好好把握并且将其作为营销的必备环节来看待。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鲍敏,李明依.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J].江苏商论,2018(2).
[2]孙朝晖.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3]董巧稚.全域旅游背景下宿迁市旅游产品建设与推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5).
[4]马友平,汪崇渝.新媒体参与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受众分析——以重庆市新媒体实证调查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