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海南陵水光坡镇乡村幸福感建设研究 |
第614期 作者:□文/吕 齐 杨仁冠 樊孝凤 时间:2019/8/1 13:57:09 浏览:359次 |
[提要]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祈愿,陵水提出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全面提升乡村多重价值与吸引力,实现村民就业增收,不断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幸福感。乡村幸福感建设是陵水光坡镇基于乡村情境下的发展趋向,乡村进一步实现振兴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问题,需在实践中着力塑造乡村新形态,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幸福感
中国工程院课题:“热带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战略研究”(编号:ZGGCY-YDH-201811-02);通讯作者:樊孝凤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4日
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幸福感建设再认识
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及各方面的内在性评估进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主导的心理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满足追求物质需求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好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政府的扶持下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民主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得到落实,所有这些改变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都会产生正向引导。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农民的幸福感应是农民个体依据自我标准对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社会福利保障情况、生态环境、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等的整体的正向评价。
陵水县光坡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耕地面积约2.6万亩,圣女果占地2.3万亩,是光坡镇的主导农业产业。截至2017年12月,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1,500元,同比增长7.5%。每年圣女果的成熟季11~12月份,光坡镇的农田上呈现出“红色的海洋”,依托着美山美景美食的地域优势,农民多方式拓展收入渠道,推广光坡休闲农业风情小镇,通过吃上了“旅游饭”。光坡镇立足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响应“一镇一品”战略,打造共享农庄和全域旅游,树立“魅力光坡,圣女果之乡”品牌,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多次在陵水圣女果“果王评比”大赛中获得冠军,使得光坡镇农民的自豪感得到显著提升。独特的岛屿美景、便捷的基础公共设施、精彩纷呈的乡村休闲游系列活动及后期延伸活动带来的乡村文化的熏陶以及收入的不断增加,都使得光坡镇农民在脸上表现出显而易见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海南陵水光坡镇乡村幸福感建设实践路径
(一)政府扶持大环境下农民的安定与幸福。当前,中央政府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倾斜,地方政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积极带动农民致富,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2012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光坡镇投入300多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修建了村民休闲活动中心、篮球场、文化大舞台等,还对农村环境实行综合治理,整治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今随处可见宽阔干净的硬化路、朝气蓬勃的文化墙、绿树环绕的文化舞台。农民的生活状态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的升级而得以改善,相应农民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
(二)经济状况与农民幸福感存在正相关性。随着光坡镇村民收入的增长,其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基本保障,过去那种衣不遮体、食不腹裹的现象不再出现,由圣女果收入盖建的“圣女果楼”在光坡镇一栋栋拔地而起,像电视、洗衣机等中高档消费品也进入寻常百姓家。陵水提出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采摘,农民吃上“旅游饭”,又增添一项主要经济收入。经济发展较好,农民富裕的速度较快,农民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农民整体的生活满意度就会较高。因此,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为提高农民幸福感打造物质基础。
(三)精神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农民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本地特色的黎族歌舞为陵水农民的农闲生活增添色彩,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丰富了陵水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时,随着陵水圣女果采摘季暨乡村休闲游活动的开展,陵水特色主题文艺展演、“乡里乡音”乡村舞台、骑行活动、酷跑活动、圣女果丰收之歌征集、最牛圣女果果王评选等系列活动乡村休闲游系列活动及各类休闲游延伸活动不断发展,不仅拉动了光坡镇的乡村旅游,增加旅游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创建了陵水多元化的农村文化载体,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现了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生存环境是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落地,首先要确保农村和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优越的生存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实现农民幸福感质的提升。光坡镇阳光充沛,四季常青,空气质量是为数不多能达到国家一级水平的地区。其自然环境给农民带来生活舒适感,也给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条件。光坡镇沿海的区位条件、海风和盐质土壤的自然条件使得圣女果的生长具有极大的优势,相比较别的乡镇生产的圣女果果子外观更好看、品质更好、口感也更佳,随着光坡镇圣女果的品牌的树立,带给光坡镇村民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海南陵水光坡镇乡村幸福感建设的全面发展
光坡镇圣女果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亟须解决:
(一)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进一步挖掘和宣传圣女果产业的品牌故事。一个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品牌故事是向市场广泛传递品牌信息的一个驱动力。据调研,陵水圣女果起源于台湾老板引进的圣女果品种,大面积种植后小有成就,后期本地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优势把它做强做大了,台湾老板不得不退出市场。这都需要整理汇总,让更多的人了解产业背后的精神与力量,才能进一步激发产业潜力。其次,人才是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大对光坡镇当地圣女果乡土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培养,大力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队伍中,完善光坡镇圣女果产业农业电商人才梯队建设机,才能解决本地人自己将圣女果带到大陆销售市场打不开、市场信号掌握不准、过分依赖于内陆中间商等问题。
(二)强化政策扶持,让当地农民感受到真正的实惠。首先,要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农民的身份获得感。当前,陵水光坡镇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当务之急是创新具体的参政议政制度,积极鼓励农民表达自己的心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高农民的参政热情和水平,防止农民主体地位被“挤出”。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提供制度保障,将极大地提高农民的安全感,有效地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例如,在农业生产上的保障体现在落实好圣女果种植保险的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好保险公司负责开发符合圣女果特色的农业保险,保障和扶持好圣女果育苗产业,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建设农村文化,增强其精神力量。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弘扬好和谐文化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主观幸福度。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重任,务必要尊重农民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吸引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同时,要主动发挥黎族自身风俗民族文化的自身优势,针对不同年龄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心理需要,在节假日、农闲时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四)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阶段,也不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来看,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民感受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观方式,最容易获得主观幸福感,只有将这一工作做到位,才能以更加有力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优化光坡镇本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岛屿特色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杰.社会网络——个人职业选择与地区创业集聚——基于东风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6).
[2]李玉萍,晁娜娜,李富忠,等.山西省农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提升途径[J].湖南农业科学,2013(17).
[3]张金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提升农民幸福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
[4]黄婉霞.川北地区农民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4).
[5]刘振滨,林丽梅,郑逸芳.生活幸福感、政治认知与农民选举参与行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5).
[6]张晓林.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哪些举措最有效[J].人民论坛,2017(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