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基于TRIZ物-场理论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第615期 作者:□文/李 文 张珍珍 武 飞 时间:2019/8/16 15:27:32 浏览:348次
[提要]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运用何种方法创新其商业模式?本文依据前人文献有关TRIZ理论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可以将TRIZ物-场分析法应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即利用物-场分析基本原理,把商业模式看作是由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场(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完整技术系统,也就是物-场模型。从而,对于促进企业有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TRIZ;物-场分析法;商业模式;创新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企业网络的视角”(编号:2018LH07003)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识别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5日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企业如果不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果。在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企业必须勇于创新,运用各种创新方法,优化升级其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占取行业中的优势,还能使企业的收益在面对各种不稳定的外界环境时可以不受影响。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创新商业模式呢?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简称,由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组成,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TRIZ是阿奇舒勒及其他研究者在对250万份专利的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通过对各种技术进化发展规律的总结、对各种矛盾冲突的分析,发现其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阿奇舒勒根据其大量的研究总结,建立一个有解决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进而创造性创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结合其他领域的方法和原理,得到关于TRIZ理论的完整体系。TRIZ理论认为创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对大量专利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该采用什么方法和过程进行创新,以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TRIZ理论的内容非常多,包括:资源分析、冲突原理与矛盾分析、物-场模型分析和技术系统需求分析;还包含创新原理、标准解以及效应知识库等内容。TRIZ理论多用于机械领域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将TRIZ理论引入商业模式,例如,张世彤(2017)根据当前的商业模式创新需求,运用TRIZ理论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资源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方法。王仕辅(2010)基于TRIZ理论,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模型。综上,不难看出,可以将TRIZ理论的方法应用到当今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商业模式本身是一个系统,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而TRIZ理论恰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工具。因此,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中结合TRIZ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TRIZ的定义及物-场模型分析的概念
(一)TRIZ的定义。TRIZ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其三大核心概念是:资源、矛盾、理想度。未来TRIZ理论的发展将主要应用于技术领域的创新并逐步应用于非技术领域,例如管理领域。TRIZ理论认为所有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分为三类,管理问题、物理问题和技术问题,针对每种问题,TRIZ理论分别给出了对应的功能—结构模型:即管理模型、技术模型和物理矛盾模型。其中物理问题和技术问题有最直接的TRIZ解决工具,而管理问题需要不能直接应用TRIZ工具解决,需要将管理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或物理问题,进而采用TRIZ工具解决管理问题。所以,建立在转化基础上的解决方法都可以归为四类:解决技术矛盾的直接模型、解决物理矛盾的直接模型、物—场模型和知识效应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矛盾(资源分配矛盾、人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是属于管理领域的问题,需要运用TRIZ工具将其转化为其他两类标准化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本文选取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四种方法中的一种,即:物—场模型分析法,创造性的解决商业模式创新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物-场模型的概念。物-场模型简单而言就如图1的三角形,两底角由两种物质(S1、S2)和顶角一种场(F)组成的三角形。首先将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转化为利用“物质和场”描述的标准化模型,然后对物场模型中的不足、过度、有害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查找与之对应的76种标准解法以得到理想解的模型。(图1)
在TRIZ理论中,物-场模型有4类,如图2所示:(1)有效完整模型,系统功能的3个元素都存在且都有效;(2)不完整模型,系统功能的组成元素不全,可能缺少场或物;(3)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即3个元素齐全,但是模型的效应不能完全实现;(4)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系统功能的3个元素齐全,但出现了与设计者追求的理想模型相反或是有害的效应,需要消除。在四种模型中,只有模型1是设计者所希望得到的模型,完整且有效。(图2)
二、基于TRIZ物-场模型的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需求和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目的的复杂技术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是企业作用于利益相关者并运用各种资源实现其商业目标的工具,即利益相关者是创新对象,商业模式是创新工具。当现有的商业模式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冲突时,企业就需要重新调整资源分配,运用创新方法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冲突的解决可以借助于TRIZ物-场模型,解决过程即是商业模式创新。
物-场模型分析是从物和场的角度将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行分解,然后运用TRIZ工具对其解决。商业模式作为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可将其分解成由利益相关者、企业和场(相互关系)构成的三角模型。当这个物—场模型中的两种物质或物质和场之间产生冲突时,需要企业引入另外一种物质或者消除有害作用的物质,每次商业模式中冲突的解决都是一次创新,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场模型有四类,模型一是理想的模型,系统要素完整且有效,其他三类模型均需要对其进行改善。在TRIZ理论中,有6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不完善的物-场模型问题。
(一)对于不完整的模型,补齐所缺失的元素,增加场F或物质S。在商业模式中,当各利益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时,企业管理者需要补全特定利益相关者或相互关系,使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底层功能更完整。
(二)对于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有三种解法。(1)用一个场F2(或F2和S3一起)代替原来的场F1(或S2)。当商业模式系统存在功能不充分时,企业可以引入第二个相互关系代替原来的关系,抵制原来的有害效应,增强商业模式各利益相关者间的效应。(2)增加另外一个场F2来强化有用的效应;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效应是企业不希望的,企业可以采取引入新的相互关系,消除现存有效效应。(3)新加入一个物质S3,并加上另一个场F2,来提高有用效应。当商业模式中的效应不足时,企业通过加入第三个利益相关者或第二场,增强商业模式系统的效应。
(三)对于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元素齐全,但S1和S2之间的相互之间的作用结果有害或者是不希望得到的,即场F是有害的。可以通过加入第三种物质S3,来阻止有害作用,S3可以通过S1或S2改变而来,或者S1/S2的共同改变而来。具体运用到商业模式中时,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和相互关系齐全,但是商业模式这一系统中存在有害的或是企业管理者不希望的有害效应,就需要加入第三种利益者来组织有害效应的产生。亦是通过第三利益者的加入改变现存商业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害作用。
三、结束语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其说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更需要企业创新其商业模式,以保持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将其分解成有利益相关者、企业、相互关系构成的物-场模型,进而运用上述6种方法解决商业模式中的冲突问题,寻求理想解,使商业模式逐步成为适合社会需要和企业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即是商业模创新。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谷斌,欧阳玉湘,梁雪梅.基于TRIZ理论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7).
[2]林海涛,许俊.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研究[J].工业级技术经济,2019.38(4).
[3]王仕辅,郎坤,李芳.基于TRIZ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J].建材世界,2010.31(4).
[4]易加斌,董从文.基于TRIZ理论与方法的管理创新研究框架分析[J].学术交流,2009(7).
[5]彭慧娟,成思源,李苏洋,向孟群.TRIZ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10).
[6]张世彤,陈舒,孙琳琳,张晓明,吴楠.多种方法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2).
[7]李英利,陈群,颜康.利用TRIZ物——场模型分析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案例[J].山东化工,2018.47(7).
[8]娄永海.基于TRIZ理论的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潘承怡,姜金刚,张简一,张永德.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0]单海峰,席涛.基于TRIZ物场分析理论的共享单车平台优化设计[J].工业设计,2018(3).
[11]杨雷.基于物-场模型的商业模式创新探讨[J].商业时代,2012(11).
[12]吴玥,杜梦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19(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35601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