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实证研究
第616期 作者:□文/王 婉 吴 雯 时间:2019/9/1 16:16:10 浏览:318次
[提要] 运用2008~2017年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进行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教育资助、学校数量与教育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资本投入;多元线性回归;湘西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16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4日
教育扶贫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贫困地区落后根源,并非源于物质资源的匮乏,其主要在于人力资本深度缺乏;加强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则利于人力资本的快速形成,二则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内也对于教育扶贫提出相关的论断。肖唯楚认为扶贫资本在教育培训的投入多少与脱贫数的增加量及其返贫数的减少量显著相关。王嘉毅、封清云和张金认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大力推进是治疗愚昧落后的根本方法,借用教育这一工具,可以提高贫困人口平均素质,促使贫困人口拥有一项生存技能,最终割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杨定玉和秦红平指出,教育扶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区域,培育民族人才,树立教育扶贫先进典型,要充分注重当地的民族文化,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不难发现,教育扶贫对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其教育扶贫相关因素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
一、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因研究内容需要,本文选用湘西自治州州级数据进行研究。全文数据均选自湘西自治州《统计公报》,时间为2008~2017年,2018年的统计数据还未更新,因此本文的数据样本为湘西自治州200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表1)
影响湘西自治州教育投入的因素有很多,在本文中我们把湘西自治州的教育支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即为被解释变量;其次选取对教育支出总量有重大影响的解释变量——GDP、教育资助、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最后通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地区的教育扶贫支出多少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其最大的外因是湘西自治州生产总值。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地区的GDP大小与教育扶贫支出的高低成正向增长的关系;而影响其教育扶贫支出的内部因素是教育资助和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的多少。因为在同时期内,教育资助和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越多,其对教育扶贫支出影响就越大。将这三个影响因素纳入模型,分别记为x2、x3、x4;y表示当年教育支出的投入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β1+β2x2+β3x3+β4x4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前,要对模型做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确定研究指标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等特征。(表2)
从上述结果判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不存在异常状况,满足研究要求。
(二)平稳性检验。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容易出现模型不稳定的情况,有些结果可能会是无效的,因此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y、x3的ADF统计值都大于相应的临界值,表明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在其一阶差分中,y、x3的ADF统计值都小于相应的临界值,不接受存在单位根的结论,表明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表3)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采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回归结果,该模型R2=0.990,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202.449,明显显著,当α=0.05时,tα/2(n-k)=t0.025(10-4)=2.447,X2、X3、X4的系数都很显著,表明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自相关检验。在自相关LM检验中,无论是低阶还是高阶都表明该模型无自相关性,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较好。
(五)模型样本实证结果。(表4)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教育支出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地区生产总值、教育资助、学校数量与教育支出正相关。说明随着地区生产总值、教育资助、学校数值的递增,教育支出数值也随之增加。二是三个解释变量对教育支出影响程度不同。地区生产总值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大于教育资助和学校数量,教育资助对教育支出的投入又大于学校数量的影响。三是各变量之间相互依存。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教育资助和学校数量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共同体现出教育投入总量增加对教育扶贫的强化力度。因此,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施因地制宜和科教兴州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立足于本土资源禀赋,在扶持政策逐步落实中,积极开展相关的一系列本土特色产业。首先,湘西自治州地处广阔的山地地貌,可以根据地形特质,打造五园一体的经济作物片区,其中五园即为茶园、药园、果园、花园、杉木林园,并与此同时衍生原有生产链,在整体上建立产销一条龙服务,使之形成产业上中下游,也就是生产—深加工—销售这三个层级的资源配置,流转的循环圈能更快速高效的运转,使得本区产业经济拥有源源不断的再生力量;其次,地区多山地,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可以据此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合理开采矿产资源,让资源成为真正的真金白银,让地区经济增长再添一大助力,形成区域优势产业;最后,为了各产业飞跃式发展,落实优惠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和教育研发。产业发展不仅需要自身合理有序的发展规划,还需外部政策的支持。政策具体分为物质性扶持和精神性补给。物质性扶持的政策,就是针对有力提高本地经济的产业发展减税、补贴,对优秀企业家予以鼓励和表彰;精神性补给政策就是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在政策层面上,把教育资源升级与定向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实作为湘西自治州整体治理工作的主要攻坚任务,提高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祛除偏离时代发展主旋律的“教育无用观”,实现真正地以经济促进教育发展,用教育力量来带动经济的增速,最终达到教育投入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教育资助有效管理,使教育扶贫资金投入效用最大化。若要教育资助效果达到最优,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就应注重结合当地教育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教育脱贫的作用,使教育投资回报率达到最大。教育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因此在投入的过程中要与精准扶贫相适应,如教育扶贫对象精准,主要扶贫对象包括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流程化。先拟定工作计划,再完善资助体系,最后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切实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确保教育扶贫开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扶贫资金管理精准,强调资金管理科学性,分配有效性,即教育资助资金完全落实在教育保障资金、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发放上。
(三)重视学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扶贫体制改革。从2008年到2017年的数据来看,学校数量逐年递减,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因此,我们要对在竞争中留存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着重注意在质量上的把关,让其跟上现阶段社会发展,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渴求。具体措施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硬件升级,保障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比如,对破旧的学校进行新建或修缮,还有提供桌椅、黑板、课本、多媒体等硬件设施,打造舒适现代的教学环境。第二步,固源引流,加大对当地教师的教学培训经费、科研经费补贴、薪资等关于自身待遇改善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针对外来优质教师予以津贴补贴,购房首付减免、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以向外扩招更多优质教师前来教学,提升其教育的软实力。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唯楚.关于财政教育扶贫投入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C县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3).
[2]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
[3]杨定玉,秦红平.论教育“精准扶贫”[J].教育论坛,2016.
[4]向延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扶贫关系分析——基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实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8084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