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管理/制度 |
|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 |
| 第616期 作者:□文/黄晓懿1 钟 林2 时间:2019/9/1 16:22:23 浏览:294次 |
[提要] 施工项目管理是体现建筑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建筑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21日
一、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复合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且观念落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在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又缺乏施工项目管理经验。而且,施工人员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所接受的知识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较少、安全意识薄弱、素质偏低、观念落后。例如,施工人员普遍抱着挣一笔钱走人的思想,没有集体荣誉感,所以工作敷衍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项目责任制度执行不到位,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滋生了员工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二)施工项目计划不健全且缺乏弹性。施工项目计划是通过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在对施工项目的内外部环境、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工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和途径,目的是保证施工项目获得预期经济、社会等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工艺复杂、施工环节众多,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个施工环节出现漏洞,就会导致整个施工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因而,对施工项目的计划必须完整、科学、严谨,而且又不失弹性。部分建筑企业对施工项目的计划不周全、不灵活,重视眼前的管理,影响整个项目和企业的利益。
(三)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施工项目和建筑企业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施工现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安全生产费用使用不规范;二是资质审查不严格,存在无资质和超资质范围施工,违规分包、以包代管等现象;三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事故隐患多、安全风险大;四是现场监理形同虚设,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现场特种设备进场及使用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疏于监管,把关不严;五是应急预案不完整,应急管理不到位。施工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是建筑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施工项目重进度、轻质量和成本。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保证良好信誉、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降低施工成本是提高建筑企业利润必要途径。要提高施工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关键是要做到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确保进度一起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和效益。因此,许多施工项目都以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为目标。但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既对立又统一,造成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确保在工期内完工,只注意赶工,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或者为了完工而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最终使得工程的成本大大增加。
二、提高企业项目管理质量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建筑企业应增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科学、全面的施工计划;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促进施工项目顺利开展。
(一)增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提高人员素质。企业的项目通常具有一次性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没有固定的项目管理方式可运用。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应根据具体的项目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对施工项目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方式,确保施工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这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因此,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培训。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或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成立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建设监理组织,直接受聘于建筑企业,并代表建筑企业进行施工项目全过程的监管。此外,各岗位的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于施工人员,做好培训,以保证员工素质,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二)制定科学、全面的施工计划。制定科学、全面、富有弹性的施工计划是进行有效的施工项目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计划之前,要充分调查施工项目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做好经济和技术支持等准备,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每个施工环节的设计要求,将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目标量化和细化,直至落实到每个工序和班组的施工质量目标上。然后,要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于技术含量较高或采用高新施工工艺的工序,要特别做好技术准备,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这些工序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操作规范、每道工序质量合格,要采取严格的检查、监督和奖惩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三)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管理范围和条例的规范,它引导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内容,处理现场问题等。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施工现场和工人的实际情况,满足施工现场和工人的实际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应组建专门的机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深入现场和基层进行调查和了解,掌握施工项目的最新动态,根据施工项目自身情况制定出一套统一、完整的制度规范和标准,并实时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施工管理制度符合实际需要。例如,建立健全施工组织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等,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组织制度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提高施工组织制度的编制质量,是实现科学管理、达到优质高产、降低消耗、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树立企业信誉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之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一系列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条文,旨在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是影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控制制度。激励考核制度有利于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积极性。建筑企业应对施工项目进行每月一次的质量、安全大检查,并依据检查评比结果执行激励考核制度。
(四)保证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计划进度完成施工项目。这需要建筑企业一方面以国家、建设部制定发布的与施工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为准绳,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上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在技术规范上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施工前应落实各级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施工中要认真检查施工项目执行情况,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资源正常供应;施工后,对每道工序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判定,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计划应编制完整、科学、紧凑,确保工程按进度计划竣工。
三、结论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对施工项目具有极大的影响。施工项目管理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其业务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复合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且观念落后;施工项目计划不健全且缺乏弹性;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项目重进度、轻质量和成本等问题,我国建筑企业应增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科学、全面的施工计划;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促进施工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分院;2.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与房地产分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琼.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15).
[2]朱聃.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
[3]童林.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6(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