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大学生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设
第616期 作者:□文/杨晓敏 时间:2019/9/1 16:25:34 浏览:305次
[提要] 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呈现给大众的信息种类繁多、信息的来源广泛,导致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虽说市场上各类应用软件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是仅通过一个入口就可以满足用户所需的平台却少之又少,用户想要了解信息需要反复进出多个系统。本文着力于大学生这一客户群体,建立一个可靠而且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整合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4日
一、信息整合平台构建的意义
习近平说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紧跟习近平的步伐,保证互联网的高效运行,各大公司及企业建立了一大批比较成熟的应用程序及系统。这些程序及系统投放社会后,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大众的生活并提高了办事效率,但由于每种程序的管理功能和当时开发水平的限制,各信息系统都在有限及封闭的环境中运行,造成信息交互的极度匮乏。这就使得同样的客户得到一组信息及数据时,需要往返进入不同的系统,而每一系统的进入都需要登录或注册,这就造成了大众获取信息的不便。其次,由于系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每个程序都有自己运行的一套认证机制,客户在获取信息时往往需要多个用户名及验证密码,使用户在信息的泄露和安全问题方面存在隐患。
此外,为了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各企业及公司就要实现升级及改造,不断地建设更符合社会及客户需求的系统。而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是繁琐和抗拒的。这就使得客户在采取信息时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采取决策不及时等问题,且对于企业及公司来说,它们将在互联网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处于劣势。
因此,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需要及时改善这种管理及资源的配置,迅速适应市场的新需求,以满足当下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而快速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被实践表明是一项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从根本上讲,企业就是利用资源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信息整合平台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控制、规划、改进的管理系统。它能将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进行信息的集成和应用,可以实现既保证现有功能又避免重复开发,节省成本,避免了多个系统登录的弊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二、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构建优势分析
宏观经济较好,为网络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水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増长的基础。预计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同时网络经济规模将持续扩大。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网络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网络媒体采用多角度、多形式、全媒体的报道方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4G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美团、58同城、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应用的普及,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资本和用户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配套的信息分类和数据挖掘也呈现出迅速演变的态势,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时效性得到完善,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业务的拓展。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需求快速增长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为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必须重新审视与价值链上其他相关企业的联系,充分了解相关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信息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信息需求的增长,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地膨胀,除了对已发生事项的了解外,人们更需要与未来发展相关的信息。
三、平台构建
(一)平台的需求调查。为了对在互联网超前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整合平台的需求及功能进行分析,笔者与我校有关的教育专家、老师及同学进行了走访。访谈对象包括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的相关指导老师、大学生创业课程的资深主讲老师、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相关领导等。通过与各专家的交流,对于大学生创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定位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且形成了调查问卷,以助于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笔者于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做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工作,主要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进行了基本的调查了解。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建设并且完善此平台,我们向各高校发送相关的电子调查问卷,共收到了110份有效答卷。对于大学生对各类平台信息的敏感程度及需求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图1)
(二)平台需求分析。通过对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有的受访者中,70%的同学需要表示他们需要一个囊括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综合类服务公众号,3.64%的同学表示不需要这方面的信息,26.36%的同学持中立态度。
1、学习与娱乐模块。在所有受访者中,对学校官方通知及周围新鲜事、考研、考证信息、工作兼职及租房问题和吃喝玩乐的信息最为敏感,四类占比相当,但考研考证信息最受关注。根据学生期望与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平台建设的优势,强化此模块,使其更加多元化,满足用户最大需求。
2、阅读质量模块。调查者中,50.91%的更愿意阅读200~500字的信息,35.45%的更愿意阅读少于200字的信息,这表明受访者不愿花太多时间在信息的了解上,尽可能的优化信息质量,简洁明了的反映所传达的信息。
3、平台宣传模块。80.91%的同学则倾向于通过周围同学推荐来了解并关注此类公众号,这也启示平台应该加大力度招收在校兼职,利用用户的人际关系把信息平台推广出去,同时也可以和学校官方达成协议,如学生会公众平台、社团公众平台、帮助推广。
(三)平台运营分析
1、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作为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一批青年,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量巨大,他们会利用微信进行聊天、查阅文章等,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发布倾向于校园官网的通知或者短信通知,存在着较大的不可靠性和时差性。而微信作为一个移动的信息平台,将其结合于与大学生相关的信息的整合与发布尤为重要。
2、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信息整合中的功能介绍
(1)信息一键查询随时了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包括考研信息、娱乐信息、教务通知、活动详情等。平台也会对用户浏览各类信息的次数及关键词进行汇总,不断地完善平台,使得我们的平台更具有针对性与全面性。
(2)信息及时推送与更新。基于微信平台强大的推送功能,我们能够保证每日的更新与传达,同学通过刷新就可以免去重新登录或者查看短信等步骤快速便捷的查询各类通知。
(3)身份认证。大学生身份的认证对于平台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上传学生证照片或者输入学号的方式来确认身份,只让大学生享受免费的资源和平台相关福利。
(4)评论功能。为了平台更好地运营与发展,我们将开启评论功能,可以让用户对于平台的各项功能和信息质量进行反馈。另外,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评论来相互交流解答。
(5)群发功能。平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群进行分别管理,创建不同的组别,针对不同的组别使用群发功能发布所需信息,提供一种一对一的信息服务。
四、建设措施
大学生信息化整合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网络工作,涉及到多种领域,需要多个阶段的配合,但很多合作机构并不重视网络资源的建设,缺乏规范性的操作,按照各自的想法来提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资源的整合。要真正建设一个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平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创建理念,将其作为评价该信息整合平台的标准。在进行平台建设时要设立学生评价系统,客户的反馈对于平台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加强资源整合平台的可塑性,也为平台之后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在实现资源整合的同时,要确保资源的正规性,既要保证学生高效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也要保证信息的版权性。信息平台资源数量庞大,平台建设要考虑采选性能优质的信息资源进行推送。(3)智能化资源的转变。学生对于信息整合平台的运用并不是很频繁,只有把智能化运营到平台当中,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高效的服务,使得基于大学生的信息整合平台更加全面、规范、标准,更加方便地实现了信息的整合与运用。(4)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建设的支持,优化资源的建设,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提高信息整合平台运行的质量和持续性,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五、总结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针对一类用户提供最为全面的信息,让同类信息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异构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管理的集合平台。对于客户而言,浏览不同的信息就像浏览同一个网站的不同栏目,而且在统一的权限控制下,信息安全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提升。
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节省了人力成本,也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使得分散的信息得到整合,也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开发;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节省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对于信息需求的响应力。大学生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有效地消除了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升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充分释放了已有资源的潜力,充分满足了大数据时代下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柯赞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长江丛刊,2016(33).
[2]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5).
[3]陶爽.基于微信的高校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35757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