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管理/制度 |
| 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
| 第616期 作者:□文/徐月茹 时间:2019/9/1 16:26:41 浏览:264次 |
[提要] 随着“互联网+”创业热潮的群起,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平台在盘活社会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带来新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本文以滴滴出行为例,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3日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必须提升治理能力以应对风险和挑战,把社会治理的外部责任内部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分析滴滴出行接二连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一、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1959年,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这个观念成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起点;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其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直到1984年,著名管理学家Freeman在其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给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经典定义,即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对实现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公众、政府和环境等。
国内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探讨也是如日中天。陈建煊从内外部两个方面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李心和指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权利;贾生华、陈宏辉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范围中增加了伦理和战略性环境管理,并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界定过程做了评析,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与企业有紧密利害关系的经理人员、职工、股东等,还包括企业的潜在利益相关者,这一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经销商和社区等。
二、滴滴出行案例介绍
2015年9月,滴滴出行公开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白皮书,旨在给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根据白皮书显示,滴滴快的在三年间先后发起多次社会公益活动。
2015年,滴滴收购快的;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合并Uber中国,随后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和多次约谈。
2018年5月6日凌晨,一位空姐在搭乘网约车途中被害。事故发生后,滴滴公司向乘客家人以及社会公众道歉,表示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同时全面彻查各项任务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2018年8月24日,在空姐被害事件发生后三个月,滴滴顺风车再出安全事故——乐清女孩赵某上了一辆滴滴顺风车后遇害。据了解,赵某出事的前一天,有人曾投诉过犯罪嫌疑人,但并未得到处理结果;事件当天,赵某的朋友因其电话关机失联曾与滴滴平台客服联系,却得到了平台客服的敷衍回复;事件发生后,民警用接警电话与滴滴平台进行联系,希望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车牌号等相关信息,平台客服因涉及司机个人隐私而要求民警静等回复。悲剧发生后,滴滴也发声社会,向社会公众道歉,并宣布暂停顺风车业务。
三、由滴滴出行案例看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
滴滴公司首先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同时,滴滴公司又是一个互联网企业,相较于传统企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更广,具有更高的社会属性,对社会大众的利益影响也更大,如果一味地追求短期经济利润会因此而忽视社会效益。因此,互联网企业更应该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显然,滴滴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得还不够。
(一)关于滴滴出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员工。企业的价值须依靠员工创造,滴滴的员工是司机,滴滴司机作为平台运营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基数大、涉及范围广,对于滴滴平台的合法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平台对于司机的年龄、户籍资质、车辆类型、车辆价格等都没有限制,滴滴司机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自发性的基本特点。因此,滴滴公司应将司机归入其员工管理。首先,对司机进行上岗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其次,要关注司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合理安排健康检查活动;最后,应定期对司机进行考核并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
2、消费者。消费者是平台企业运营的最终使用者,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决定力量。乘客是滴滴的主要消费者,因此滴滴应该对其乘客承担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和隐私安全两方面。具体来说,滴滴应提高司机准入门槛,对司机的背景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和备案,加强对司机素质的审核并对其进行行为约束和监管。另外,滴滴须重视乘客的投诉,认真处理乘客的投诉信息并给予反馈。
3、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互联网行业的监管者,是平台运营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发展规划时居于上层位置,是保障互联网企业健康高效发展的决定力量。如果缺乏严格的政府监管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网约车企业会为了节约投入成本,尽早收回成本而消极管理网约车司机,放任其某些行为。因此,网约车企业的健康运营需要政府的引导、约束和激励。
(二)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中国互联网企业数量繁多,但整体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根据2007~2017年度互联网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分析可知,当今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在经济、法律和慈善责任方面履行的较多,通过发布投资者收益、员工培训与发展、公益慈善活动、环境保护等正面信息来塑造企业形象。在伦理责任方面,互联网企业则履行责任意识不强,行业整体社会责任意识亟须提升。
1、侵害消费者权益。2019年1月,由各级有关部门共同评选的“2018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中,互联网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占了五个。其中包括:ofo共享单车退押金困难;多方互联网平台涉及的“大数据杀熟”问题;网络购票平台收取不合理退票费;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被兜售,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此外,还有电子商务平台假货泛滥,销售数据造假;订餐平台的食品安全等问题都归结于互联网企业对自身平台运营监管不到位,企业社会责任未充分履行。
2、恶意垄断竞争。部分互联网企业试图利用其资本、技术、用户基数达到垄断,以此来实现高额经济利润。根据《2017-2018中国网约专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网约车行业,滴滴的活跃用户量占比63%。依据我国《反垄断法》,一个经营者的相关市场份额达到1/2,或两个经营者合并后的相关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显然滴滴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再如,2010年奇虎与腾讯的“3Q大战”等,都说明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始依靠市场垄断进行不正当竞争,漠视商业道德和行业规则。这不仅会对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不利影响,更会造成行业发展的倒退。
3、用户信息泄露。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已成为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在其价值得到释放的同时,又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获取非法利益的“金矿”,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显。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我国2018年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占比高达28.5%。以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收集了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因此这些互联网企业更应重视保护用户个人隐私。
四、加强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互联网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给社会公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是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新兴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仍存在问题,社会责任的履行意识仍有待加强。本文将从企业自身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政府监管;激励媒体的积极参与,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加强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建立健全互联网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互联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利用强大的网络技术严格把控平台传播内容和交易数据。对用户的举报严肃处理,对传播不健康内容的行为进行强制干预,对不符合互联网交易规则、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外,由于互联网企业可以获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特殊性,因此互联网企业应该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接受官方数据接入接管。这样可以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时,因共享信息机制的缺失而影响警方介入进度和效果的漏洞。
(二)加强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完善互联网行业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监督机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提高互联网企业的违法犯罪成本,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企业进行适当的约束和引导,减少因企业间的不正当恶意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浪费问题、个人隐私保护与警方介入办案时效问题、网民权益受到侵害问题等。
(三)激励媒体的积极参与,加强舆论监督。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媒体作为社会监督者,对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群体都负有监督职责,通过宣传报道关于互联网企业的种种新闻,对其相关的利益者们施加舆论压力,从而有效管理规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运营。因此,媒体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与职责,及时发布新闻消息,引导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决策民主科学;揭露企业的不合法情况,为人民群众负责;宣传正面案例,引导互联网企业探寻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煊.利益相关者管理[J].经济管理,2000(4).
[2]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1).
[3]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4]曾晓凤.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8(2).
[5]黄浩通,谢惠钱,梁硕.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8(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