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策研究 |
第616期 作者:□文/蒋建强 时间:2019/9/1 16:34:04 浏览:260次 |
[提要]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创新企业品牌文化、创新团队品牌文化和创新思维管理等方法,再通过奖励目标→员工努力→完成绩效→获得奖励→内心满意→继续努力的动态循环,获得满意的激励效果和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再用创新企业自激励机制的方法,实现员工动力自生、持续评估员工成长和实现员工动力更新,以调动员工的内生动力,激发创新创业创造力。
关键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对策
基金项目:2018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Y2018ZD2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4日
一、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对策
“创新”来源于《南史·后妃传》,它是创造或者创立新东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臻于强大,其最大的秘诀就是创新。企业要改革必须要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企业创新的关键之一是文化创新,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和锐意进取,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思维;企业创新的关键之二是实践创新,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是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键,企业只要具有创新精神,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开辟新天地,才能激发员工的无限潜能。
(一)管理制度创新
1、奖励创新。企业的奖励制度制定随意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和不公平现象,使得现行的奖励制度带来的激励作用未能发挥,实施什么样奖惩制度才是最科学和合理?一是奖惩制度要事先出台或与工作同步出台,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否则容易激化内部矛盾,认为是“秋后算账”。二是奖励制度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变来变去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缺乏稳定性的奖励制度,此种奖励制度的模式会失去主动性。三是创新奖励制度,避免奖励政策雷同,以精神鼓励为主和物质为辅,通过奖励员工家属政策,唤起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四是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建议奖和优秀员工奖等不同形式的奖励,采用动态循环的激励模式,就是通过奖励目标→员工努力→完成绩效→获得奖励→内心满意→继续努力的动态循环,获得满意的激励效果和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可以有多种方法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需求多样和动机复杂,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员工创造性和活力达到最佳状态。奖惩制度是有效管理手段之一,管理者要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下,使得员工获得奖励的机会均等,通过奖励制度实行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宗旨,提高对企业忠诚度和满意度。
2、沟通创新。沟通是相互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不良的人际沟通结果造成完不成任务,良好的沟通是要找到双方的共识点,个体之间要沟通交流,团队之间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团队的执行力也取决于良好的沟通,在特定的执行环境下也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双方观点的分享。例如,在进行搞社会调查时,对方还没有搞清楚就使然,就会很快造成不配合和不合作,所以个体与个体之间、管理者与队员之间必须实行零距离的心灵沟通,用聊天方式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好实施全通道式沟通,即团队中任何人都能直接交流,沟通者之间开放和平等,士气高和愿合作,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队员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精神。
3、潜力创新。就是将现实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换个角度思考,通过创新视角提高创新潜力,创新不仅是创造新的事物,又是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更是从全新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寻找事物真相和揭示事物的实质。一般来说,企业的创新潜力指标包括企业创新氛围和企业创新绩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去开发团队和员工的创新意识,如通过沙龙、野外拓展和头脑风暴等方法营造创新氛围,而此种创新氛围对企业发展和员工的成长作用较大,特别是激发员工的反思批判意识能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从而提升团队异质性。
(二)创新企业品牌文化
1、打造企业品牌文化。企业品牌文化是根植于优秀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正确处理好内聚人心与外塑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文化必须深入地塑造,注重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相应的制度,将企业文化品牌的理念在员工的行动上来实现。一是在质量管理上,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依靠完善的制度、先进的生产设备、合理的原材料配方、科学的检测手段。二是在生产管理上,依托质量体系并高于国家标准组织生产,通过“零客诉”质量竞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牌和知名度。
2、提升员工精气神。就要使员工热爱他的工作,那员工就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堂,人人都热爱与渴望荣誉,只要员工专注如一和坚持不懈,相信明天一定会脱颖而出,收获这份属于自己的荣誉。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如果没有获得荣誉,也将一定会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在自己的追逐中获得动力,只要员工有了精气神,员工就能每天充满激情地工作。
(三)创新团队品牌和思维管理
1、创新团队品牌文化。培育和谐和健康的团队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想快速完成企业的综合化和复杂化任务,必须要由不同专业背景所组成的团队来完成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工作,建立快速信任团队,实现团队成员的“快速信任→成员互动→创造力”逻辑思路循环,快速信任团队是基于集体感知能够快速形成,团队的互动行为中的争辩行为能提升和促进团队创造力,能激发新思想和完善解决方案,通过员工体验共创成果让其彰显团队力量,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从而激发企业的创造力。
2、创新思维管理。将管理学、哲学、思维科学和心理学原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全新的思维管理方式,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认识不足,才能增强观察潜力,才能为创新思维带给素材和创造“入口”;二是加强思维训练,给思维加压,要经常自问“到底应该怎样办”?就能使自己的思维持续保持在活跃状态,一旦注入创新的要素,就能实现创新思维。
二、创新企业自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企业有效地激励员工,将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创新企业自激励机制,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
(一)实现员工动力自生。员工动力自生的关键是引导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同步,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和提合理化的建议,以及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从而真正实现员工自我发展和参与管理。从人事管理侧面来分析,企业员工的需求都是相同的,我们的管理者就是想办法去寻找到这种相同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员工的内动力由被动变成主动。
1、管理者指挥棒。用人主体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规则和制度,通过规定来规范哪些是应该遵守的,哪些是不能做或严格禁止的,企业尊重创新,提倡创意和创造发明,技术发明专利和能工巧匠是员工的模范,工匠精神是企业永远追求的一种企业文化。只有向所有的员工表达应该做什么,企业的愿景目标,才能使员工清楚这样的指挥棒,再运用较好的方式表达,采用润物细无声的语言来熏陶和引导,那么这种教导就如春天般的故事一样倾人心肺,使员工内心产生舒服感从而引起共鸣,从而促进员工会更加信赖公司,达到员工动力自生的最终目的。
2、环境熏陶员工。环境造就人,时势造英雄,员工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通过在办公区域、就餐区域和宿舍区域布置潜在的创新、创造和激励语言,这样的环境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思考和行为,这就如同温水煮青蛙,所以,用环境熏陶员工时,企业管理者必须寻找富有创意、轻松幽默和诙谐风趣语言文字,员工更容易朗朗上口。
(二)持续评估员工成长。通过员工所处位置,针对他们的各自需求,进行有效激励评价,让员工看到希望和目标,处在高层员工需要成就感,处在中层员工需要成长感,而基层员工需要学习观,人的信心要靠鼓舞才能被不断激发。
1、提升幸福指数。管理者利用每周、每月、每季、半年和年度等,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是以一对一的进行公开交流或面谈,以当初的目标对照目前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就像周、月、半年和年度总结汇报一样,通过总结汇报能寻找差距和不足,管理者与员工进行周、月、半年和年度工作回顾,员工认为他们的成长被关心和认可,就会更好地激励员工快速成长,员工快速成长和满意度就是个体职业发展最高的幸福指数。
2、增强团队创造意识。团队精神不仅是一种集体意识,更是一种员工精气神和士气,它能推进团队不断进取向上,是团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力量。一是让所有的员工明确企业未来的目标,使员工产生高涨的激情和热情,然后确信自己的成绩有利于增长薪金和职位升迁,从而激发劲往一处的内生动力。二是激发员工融入团队这个大家庭,把价值激励、改进激励和效益激励落到实处,再通过关心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以人为本手段来激励员工,从而亦能激发创新动力。三是管理者、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保持沟通,寻找团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通过有深度、有温度和有力度的双向沟通交流,实现相互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支优秀团队培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团队上应该能求同存异,并能实行守正笃实和久久为功。
(三)实现员工动力更新
1、给员工灌输正能量。正能量能促进团队和员工的快速成长,能量或动能在交换过程中不断放大,团队和员工的能量既需要通过交换和学习获得,也需要后天不断补充,所以管理者首先自己充满高能量,才能通过与团队和员工接触和交往,把此种高能量补充给员工和团队,使员工和团队的正能量得到放大。还有是管理者不断产生新的正能量,把它带给员工,特别是呵护员工的自信和信心,就能激发员工和团队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拼搏和奋斗。
2、帮助员工寻找新动力。帮助员工寻找新动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寻找,特别是当员工失去动力以后,如何与员工一起找到新动力,对于最大地促进员工进步至关重要。一是利用每月、每季度选拔优秀员工讲故事方式来寻找新动力,通过说身边的人和事来展现闪光点,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家国情怀;二是实施小目标迸发新动能的方法,通过每天班组的小目标完成,创造机会让员工实现小目标,帮助员工在成功路上奋勇前进,员工积极性会迅猛高涨,内生动力又得到更新。
三、结语
清朝诗人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为举贤才而发出的急切呐喊,明代大学者归有光的“天下之治,系乎入臣之有德,而才不与焉”人才观就是注重发挥人才本身作用,以至有“社会治理在人而不在天”之说。总之,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只有在调动用人主体内生动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而且也需要不断完善用人主体的人才体制和机制,充分激发用人主体自身和人才自身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宜洲.创新激励机制、强化正向刺激、提升班组管理水平[J].商,2016(28).
[2]凌少麟.供电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价值取向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5).
[3]陈子豪,吴俊.电力企业班组劳务派遣工激励机制——以工作嵌入的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