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 |
第616期 作者:□文/刘 远 余恩得 时间:2019/9/1 16:34:44 浏览:427次 |
[提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同时介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宣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宣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2日
当前,国家普及本科教育的观念不断强化,高校招生规模随之扩大,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在全国恢复高考之后经历了“统一包分配”、“自由双向选择”、“自主选择就业”三个阶段,对于“统一包分配”、“自由双向选择”,毕业生的工作隶属于政府管辖,由国家分配安排工作。1993年,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革现有状况,将“统一分配”、“铁饭碗”的就业制度进行改变。实行国家安排少量毕业生就业,以自主择业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至200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全面进入“自主择业”阶段。大学生不得不通过市场解决就业,相比以前的就业体制而言,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于更多方面。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之后,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是呈现出飞快的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情况来看:2004~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爆炸式持续增长,从2014年的280万人增长至2008年的559万人,增长趋势只增不减,就业逐年增加,次年有所缓和,2009~2013年一直保持在600多万,直至2014年突破700万人大关,达到727万人,近些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对十年前增长速度减慢,但数量一直在上升,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竟然高达820万人。(图1)
从2015年至2017年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情况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相比较大多数文科专业来说,理工科的专业看起来似乎更好就业,但专业对口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表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内政策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就业不平衡,学校等级较高,且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多,相比较而言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部分高校由于学校资源的相对落后,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也就导致了部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并不会有很大的期待。除此之外,由于某些行业的专业性限制,某些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还会存在性别歧视,所以又会产生一批待业青年。
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教育部发布的相关“通知”中所列举的内容来看,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行学费补贴、基层贷款等优惠政策,增设学习点。各地方政府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出台了很多对于大学生来说很不错的就业优惠政策:
河南:自今年1月1日起,愿意创业、积极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贫困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高校残疾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准入、贫困人口等,可按规定申请一次性就业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是每人2,000元。
浙江:6类高校毕业生(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持有证明的残疾人;本学期国家助学贷款(一个或多个学年),但仅限于研究生在同一学年获得贷款的情况,如在本科期间获得贷款的研究生。如果你没有拿到硕士学位,你就不能申请;来自有固定档案和卡片的贫困家庭;来自贫困残疾人家庭;孤儿)自愿申请,审批后,可以领取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助。
江西:《江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助政策,主要表现在社保方面。根据该办法,失业不满一年的大学生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在灵活就业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
(一)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够专业。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已经体现出来,虽然相关政府推出了法案,并提出相关要求,让各个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程,但是由于是公共课,不能针对每个专业单开专业课,因此没有办法解决就业心理的根源问题,更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事实上,一些高校根本不在意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应届毕业大的学生的面试技巧、缓解情绪压力等一些方面没有进行教导。高校不重视对在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培训,使毕业生步入社会找工作时对于一些企业的信息理解层次不够甚至出现偏差。
(二)就业质量不高。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已经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实习生阶段工资薪酬很低,且公司福利待遇不是很好;二是大学生就业领域以及想去就业的地域分布不均匀;三是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主动性不高;五是大学生个人职业未来发展上升的空间不大;六是大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但对于自己就业的工作满意度却在变低。根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在逐渐变好,但毕业生就业质量形势依旧严峻。
(三)政策制定不全面。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目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环境进行细致化的调控,法律自身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先后颁布了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暂行规定。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还会存在被某些不良企业所欺骗。例如,户口歧视、冒名顶替、虚假信息等各种情况,这也会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压力,打击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加重大学生就业的负担。大学生就业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与激励就业竞争时,国家应该要尽可能的保持市场规范化,尽可能保持公平合理性。
(四)个人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在初入社会的时候,因为刚刚离开校园,大部分人并没有很多的实际经验,大家对于社会的认知仍然存在于校园阶段,怀揣着梦想步入社会,可是往往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家在找工作初期难免的会碰壁,这对大家的心理也会造成压力,也会由于找不到自己预期的工作而感觉自己是失败的,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就业环境较为复杂,在实际就业过程中难免会和自己的预期产生差距。所以,作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就业压力宣泄对策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不断提升的人民生活质量,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无形中加快了脚步,软实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同时,近年来,高等教育实施收费制度,加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年严峻,让大多数学生承受了新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如何应对竞争失败的失落和就业的心理压力,成为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持续关注的问题。
(一)情绪宣泄法在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中的作用。情绪宣泄法是用有效的方式摆脱情绪控制的心理疗法。而构成负面情绪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哀、怒、惧这三种基本情绪。通过发泄,将哀、怒、惧的情绪从主导地位上推翻,恢复情绪的平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情绪宣泄的主要作用
(1)平衡心理。当一个人情绪被某一种基本情绪主导而失去平衡。如果可以通过发泄将主导情绪从主导地位上推翻,精神可以及时调整回来,就能恢复心理的平衡。
(2)解决积怨。经过长期的内在积累,很容易形成一种偏见和怨恨,导致叛逆心理。通过宣泄,通常可以将停滞变为平稳,停滞在通行证中,并消除不满。
(3)调停矛盾。一个人的情绪问题有时会很影响俩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化关系中,例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让大家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心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让整个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4)吸收信息。大家在宣泄的时候,会无意识的暴露本来的思想,它更真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2、情绪宣泄法注意事项
(1)创造一个宣泄的环境。由于宣泄的主体一般是群众,宣泄的对象一般是领导,领导作为宣泄的对象,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宣泄,宽容、主动、开放、敢于面对宣泄,教育就是针对群众的错误观念和认识,进行积极的说服教育。
(2)注意宣泄方式。选择一个好的发泄方式,不管是宣泄还是单位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使用合理、适当的宣泄方式,同时防止不合理、过度泄的发生。只有合理的方式才能消除群众的不满,达到思想指导的目的。
(3)选择合适的宣泄时间。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宣泄。如果某人的情绪处于“一触即发”、“点火”的状态,则可能出现“火正在燃烧”、“攻击与攻击”的情况。因此,根据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
(4)解决实际问题。宣泄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宣泄,才是真正的目的。认真处理宣泄中反映的问题,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及时解决;谦虚接受合理的意见;对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计划或作出合理的解释;对极端的意见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情绪宣泄室在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中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来看,各大高校毕业生由于就业产生的压力宣泄是需要专业化的设备的,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制订出属于个人的个性化方案,以此来增强情绪宣泄室的效率。
1、为大学生创建有效的宣泄环境。日常生活中,压力太大的大学生会自发发泄情绪,但大部分都是不合理的。这一问题也反映在一些校园现象上,因此一个专业的情感发泄室对于大学生宣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其中,专业设备对于需要情感宣泄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工作室的作用。
2、引导与监控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正当的情绪宣泄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和才智,对整体生活环境的进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情绪压力宣泄,帮助学生从认知上进行改变其价值观,使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达到一个好的状态。
3、帮助校园心理危机者提供有效的情绪调控。情绪宣泄室不仅可以帮助有困扰和压抑的学生有效的宣泄情绪,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特殊有效的宣泄技术,让他在宣泄室里,可以有效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帮助情绪失控的学生,避免其不良情绪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通过在学校里设置一个这类场所,可以帮助那些感到压力过大的学生调节自我情绪,并降低其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社会、学校、大学生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建设,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并及时向心理咨询老师咨询。学校除了应该加强就业心理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改革教学体制、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情商,使其更好地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困难。
(作者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敬涛.三维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
[2]李伟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应用分析——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3]明艳.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6(1).
[4]斌荣,周健颖,金爽.千名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
[5]麦可斯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2012.
[6]刘甜甜.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