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南省服务业对外开放研究
第616期 作者:□文/王明英 时间:2019/9/1 16:50:01 浏览:271次
[提要] 以河南省服务业对外开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对外开放现存在问题,结合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于河南发展的战略意义,为河南省服务业如何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对外开放;区域合作
本文为郑州西亚斯学院2018年度科研资助项目:“河南省推进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研究”(2018-YB-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23日
当今世界,不断成长的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加快构建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河南主动应对经济 “新常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构筑河南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于河南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于河南转变发展方式、适应经济“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依靠开发区大规模引进外资的传统模式与当前国内外经济的新形势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长期以来,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得益于低成本优势带来的比较利益,但暴露出研发、营销环节引进难等问题,加之国际上“再工业化”趋势和市场准入门槛的提升,以及各类生产要素以及环境制约成本不断上升,必然对河南传统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压缩了构建河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空间。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对于河南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现高水平引进来,适应经济“新常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河南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提升服务经济层次的必然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国际资本转移已经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延伸,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配置的继续,也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南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利于调整河南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促进河南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有利于河南服务业学习和赶超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对外开放会产生更为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竞争机制和管理经验,将成为河南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竞争资源。
(三)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河南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有效手段。河南已经跨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具备了主动与高水平国际贸易规则接轨的内在需求和现实基础,通过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高成长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水平的生活性服务业,使河南进一步集聚高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的参与度,向附加值高环节延伸,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双飞之势,使全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搭建更高的平台。
二、河南服务业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稳步增长,但结构不合理。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减少外资投资的限制,扩大投资领域,激发外商投资活力,近些年来在吸引外资和外商投资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2017年,河南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33.9亿美元增加到61亿美元,年均增长15.8%。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当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25%上升到35.4%。虽然河南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在规模和比例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产业角度看,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呈现“二三一”的引资结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
(二)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在高端领域仍有待突破。河南服务业吸引的外资除了少量进入到专业技术咨询、环保、国际知识产权管理等领域,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租赁、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仓储物流、文化产业和科研等行业。房地产业、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作为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前三大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在服务业总量中的比重之和已超过 70%。总部经济和功能性机构等新型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因受国家政策限制以及上海等自贸区的挤压,对外开放始终难以得到突破性进展。
(三)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及外部障碍。相对于制造业,河南服务业对外开放在理念上尚未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官员的重视,在全省层面上没有形成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统筹规划和相应的领导机构;在服务业产业的引进上,相关各部门涉及的利益冲突较多,国家、省市在服务业外资方面的政策较多且较为零散,难以形成统一合力;在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执行中,存在着较多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在国家目前已审批通过的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由贸易区中,主要的政策突破集中于服务业领域,这对河南近期的服务业对外开放也形成了较大的政策势差和挤压效应。
三、深化河南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建议
(一)坚持理念创新,营造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新环境。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科学地认识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在促进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中的重大战略意义。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制定促进河南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性文件,把服务业对外开放总量规模和质量水平作为河南“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确立以对外开放倒逼河南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先行学习和掌握外商投资“三法合一”的改革精神和要点,更好地应对外商投资管理规则新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培养河南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新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外资对于河南发展的长期信心。
(二)坚持改革创新,逐步转变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模式思路。简政放权,全面推广“清单化审核、备案化管理、容缺式预审”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快速审批方式,实现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加快转变以逐项审批+产业指导目录的传统利用外资模式,在河南服务业领域大胆实践探索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制定河南探索以及全面推广服务业利用外资“负面清单”的时间表和实施办法,构建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竞争新优势,构筑更高的对外开放新平台。河南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应借鉴发达国家以及上海自贸区相对比较成熟的投资准入管理经验,推广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在推进简政放权和扩大准入的同时,筛选制定高质量的负面清单,提高利用外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稳定性。
(三)坚持先行先试,争取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区取得突破。灵活运用先行先试政策,研究上海、前海、平潭、横琴等地创新政策在河南的适用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如河南省自贸区等载体能否先于全省其他地区在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突破。对于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的领域,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完善和强化鼓励跨国公司在河南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等政策措施,着力加大 “引资”与“引智”和“引技”的结合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含量的先进制造环节、工业设计和研发机构在河南布局。
(四)坚持问题导向,协力破除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玻璃门”障碍。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由商务厅协调组织相关服务业开放主管部门举行定期会议,梳理河南在服务业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问题倒逼改革,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清除各地区和各部门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设置的不合理限制门槛,建立常规的问题清理机制和解决追责制度,形成有利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强大合力。
(五)坚持重点突破,形成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的新高地和新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河南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和层次,在稳定吸引外资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河南的产业优势和国内市场的巨大吸引力,集聚国外高级要素为扩大内需服务,从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转向逐步主动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推动实现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发挥河南各类经开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叠加、改革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有序放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领域,力争在育幼养老、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开放领域中形成河南的竞争优势;针对河南经济和民生领域供给瓶颈,制定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重点引进方向,在河南PPP试点项目中探索政府与外资企业在公共服务业领域中的合作途径;鼓励本土大型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形成国内与国外整合式经营、资本国际化运作的新局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鼓励外商在河南设立股权投资企业和管理机构,探索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跨国并购等利用外资新方式,鼓励外资参加河南企业重组改造和基础民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作者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迟福林.以服务业开放释放共建“一带一路”动力[N].经济参考报,2019.4.26(1).
[2]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Z].国函[2019]16号,2019.
[3]杨蕾,韩大六.我国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行业动态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9(8).
[4]姚战琪.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改革,2019(1).
[5]叶辅靖.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主攻方向[J].国际贸易,2018(12).
[6]“中国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成果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召开[J].财贸经济,2018.39(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38449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