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经济/产业 |
| “互联网+”下自媒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
| 第616期 作者:□文/陈子科 梁 强 赵田依 郑文婧 时间:2019/9/1 16:50:35 浏览:317次 |
[提要] 当前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在媒体领域尤为突出。互联网使得媒体领域的成长变得更加迅速。新兴媒体在技术革新的冲击下强势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的生计受挫,但优势和空间依然存在。当下推进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可谓顺势而为。本文经过查询相关文献,介绍传统媒体、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媒体;自媒体;融合;研究
本文系2018年度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812026371)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0日
一、传统媒体发展现状
传统媒体包含文字、图画,还包含电视、收音机等媒体,有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处理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可是多媒体并不能替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的经验。
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此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刻不容缓。网络媒体带给传统媒体冲击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应该主动运用网络优势来实现转型。如变革新闻机制,开始转型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画新闻,乃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很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传统的三大媒体:(1)报纸新闻是以文字传达为主,报道杂乱的新闻工作时只能选用单一的报道办法,对客观的新闻实践需求做抽象地概括,难免与客观实际有所距离;受版面限制,新闻信息的容量有限,只能截取最有新闻价值的、迎合大多数人阅读取向的信息,因此缺少个性化,不能全面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受出版时间的限制,报纸新闻的更新速度只能以“天”为单位,尽管能够以“号外”的办法弥补重要的新闻信息,但在这个信息时代,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和新闻含量远落后于网络;发行量受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导致新闻源有限和传达作用覆盖面有限;印刷的报纸存储繁琐,检索查询更是劳心吃力。(2)播送新闻,以动态传达为主,动态稍纵即逝,不易回放和保存;在视觉上缺少直观、生动的形象;播送是线性的传达办法,听众只能依照电台的播出次序收听,而且不能重复;电台发射的电波频率受气候、接收方位和其他电台邻近频率的电波等条件的干扰,影响受众的收听感受。(3)电视,虽具有了声画结合的特征,但其体现方式仍不够丰富,而网络则使新闻的传达办法能够结合传输文字、图表、图片、动态、录像、动画等多种办法;电视新闻因节目时间的严峻绑缚,只能在规定的节目时间内传达相应内容的信息;电视则受制于地域和自己的新闻触角,受众并不能自主地挑选希望接收的电视台;而且,电视和播送相同,是线性的传达办法,不能重复收看。
这三大媒体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达的,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达,没有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信息接受者只能被动承受信息,而缺少反馈的途径。
二、自媒体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快速拓展和普及使用,开辟了全球“共享一个信息途径”的新媒体年代。在网络世界里,人人皆媒体,都可以成为话题中心。因为进入门槛低、信息传达方便、传达内容自主、传达方法多样,且能发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媒体取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自媒体在中国的兴起,在于它打破了固有的传达主导权,成功构建了“赛博空间”,成为草根阶级参加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有力途径。但是,在“粉丝”效应及经济功用开发的驱动下,自媒体存在的虚假信息传达、内容恶俗低俗庸俗化及恶意炒作等不良行为,让怎么规制自媒体成为一个实际问题。学界和业界对自媒体的研讨由此鼓起,自媒体的界定及功用、内容架构和运营是研讨的关注点,以期为自媒体的良性展开提供理论支撑。
自媒体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式媒体环境。将信息数字化,例如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杂志等。自媒体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利用数字技能、网络技能,经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途径,借助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供给信息和文娱服务自媒体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自媒体。
自媒体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进行信息交互,而且经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传达,契合当代受众的价值观。其流动性强,覆盖面积更广,影响力更大,摆脱传统的媒体方式,摆脱实务的束缚,实现个性化的打破。更加细致地划分受众,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引荐有关信息,内容和方式更为丰盛。除了单一的文字、图画、音频、视频,还可以将这些元素完美结合,使信息产品更加立体。受众的方位完结可改动。在自媒体里面,用户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这样丰盛了受众群体的全方位体会,增加了整个信息传达过程的趣味性。
自媒体年代的传达,具有碎片化、迅捷高效性、表达敞开性的特色。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媒体年代的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呈现泥沙俱下的景象,在自由、敞开和受追捧的背面,隐藏着各种危机。首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的主观性非常强、对事态的控制失掉定力、对内容的真实性缺少有用监督。这把“双刃剑”既能反映实际,也能扭曲实际。针对当时自媒体舆情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采取了各种治理措施。比方:有些政府部门成立了类似舆情中心的专门机构来控制自媒体;努力把发布信息和意见的“自媒体”变成“网上机关报”;让门户网站参加和介入自媒体的监控;推动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正在探索和建立之中的自媒体舆情处置联防机制。
三、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势分析
(一)受众的差异。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在网络媒体里,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权。
(二)内容的差异。传统媒体分级办理,网络媒体的修改职权相对大于传统媒体。网站修改的职权大,也要求他有更强的把关认识。
(三)版面的差异。报纸有版面的规则,报纸版面的轻重、主次,标题的处理、版面区域的组织。网络媒体是依据时间分配信息的。没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像报纸一样成熟的版面语言。
(四)采访的差异。网络媒体基本是修改为主,少有采访新闻和原创。而传统媒体是以自采为主。传统媒体的传达机制是单向型的,例如刊物刊登出去,群众看到刊物并不能将自己的见解反映回去,这种传统传达方法是强制性的传达,受众不具有反映信息的载体资源,这就意味着受众的话语权被掠夺。而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是不同的,自媒体的传达机制愈加的自由、广泛。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群众不仅能够自由表达言论,进行信息反应,还能够与其他读者沟通,这种传达机制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这种机制也越来越为群众所欢迎,而传统媒体想要立异,就要创造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信息。传统媒体的传达链条要经过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宣布以及信息传达的过程才算完好,而这样的传达链条繁杂,其过程中很容易犯错,导致整个连接不上,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传统媒体要进行立异,像自媒体学习,自媒体的实时性以及安稳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自媒体依托于数字化传达,很少有天然要素或者人为要素能够干涉它,并且在互联网上传一条信息比在报纸上传递信息要快许多。
(五)反应与传达速度。在这方面,自媒体比传统媒体的速度要快上很多。自媒体的传达不受时间、空间等要素影响,而传统媒体如报纸、刊物等,需求进行排版、印刷等,这样会影响传统媒体的传达速度。
(六)传递的数据量。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就不会像传统媒体相同受媒介约束其信息容量,自媒体一起又能够插入图像、视频,使得读者的体验水平上升,然后完成信息共享,自媒体的传达是无边界的,使用互联网平台,国家之间也没有了边界,只需求IP就能完成各种信息与数据的同享与沟通。
(七)参与性和互动性。读者只需求利用电脑或者手机就能够参加其间,宣布看法或言论。通常情况下,让读者参加其间更能打动读者,构成更深层面的影响,然后达到更好的传达作用。
四、“互联网+”下自媒体创新与发展建议
自媒体的发展有必要推陈出新,作为新时代依托于互联网高科技的产品,唯有更好的基础条件,才能更及时有用地为受众供给信息内容。据调查表明,传统媒体成功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视界开阔、思路清晰、执行力强、登高望远的转型战略。在运营过程中,一要完善部分岗位,清晰岗位职责;二要激发团队的学习才能,不能闭门造车;三要有系统的经费投入解决方案;四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防止人才的流失。总而言之,自媒体的出现和展开是一种社会前进的体现,但人们不能就此忽略传统的四大媒体,传统媒体的攻心力是自媒体无法比拟的,咱们应该考虑融合它们相互之间的利益,扬长避短,使“媒体”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完美的结合。
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式媒体的融合发展,不只要求拓宽途径、展开内容和晋级技能,还要求对组织结构、处理系统和传达系统等做出适当地调整和健全。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保障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及时融合发展的需求,限制了新闻生产力的发展。应改革创新,探究立异,尽快构建一体化的展现形式,为习气融合展开的传达系统、处理系统和组织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要促进现代化传达系统建立,完善现代化新闻传达形式,健全处理系统,打破传统融合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处理的科学化水平,整合资源、调整传达规则、加快传达格式的革新脚步、生动立异展开,创建一套高效科学的媒体处理制度,给融合发展供给最坚实有力的支撑。另外,有必要融合发展组织结构格式。结合融合发展的需求,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式媒体的融合,将新闻信息传达方式改变为多种生成、一次收集、多元传达方式。
伴随时代的进步,传统媒体有必要放下曾经的形式,和新式媒体融合起来,规划言辞引导力。掌握媒体分众化、目标化的发展趋势,找出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式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依托新媒体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把传统干流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扩大,将传统的“报”变为“媒”。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代玉梅.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及时交互平台[J].云南社会科学,2011(4).
[2]刘义昆,赵振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J].南京社会科学,2015(2).
[3]熊澄宇.新媒体研究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丁凯,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教育研究,2015(4).
[5]杨玉文,刘大志.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6]梁强.土地财政、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经纬,2017(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