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宁波农业“机器换人”成效及策略
第616期 作者:□文/刘春香 高亚岚 时间:2019/9/1 16:53:23 浏览:301次
[提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背景下,宁波农业“机器换人”在有序推进。本文主要分析宁波农业“机器换人”的成效,并提出推进策略。
关键词:农业“机器换人”;主要成效;农机社会化;示范基地建设
基金项目: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择优资助科研项目(编号:NBLJ201802006)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14日
一、宁波农业“机器换人”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专门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在2016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意见》。同年10月,经农业部批准,浙江开始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宁波市农业局于2016年10月发布《宁波市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推进行动计划》,目的是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特色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推进宁波农业“机器换人”工作,最终促使宁波农业走向现代化。
二、宁波农业“机器换人”主要成效
(一)示范工程创建成效明显。2018年1月,浙江省农业厅公布了2017年全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名单,宁波余姚市、慈溪市成功上榜,成为第一批仅有的两家全省“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了浙江省级农业“机器换人”3个示范县、25个示范基地,此外还创建了9个示范乡镇(或园区),创建数量为浙江最多。新建成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和浙江省首个平安农机示范市。实施了全国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化等农业集成示范项目,打造高标准农机化示范园区。
(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宁波狠抓粮食机械化烘干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并积极推广示范了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方法,拓宽了水稻机械化栽植方式,机械穴直播面积约1.1万亩。宁波市2017年的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89.4%,比全省、全国的平均数高出约10个百分点,奉化、余姚、鄞州等地达到了90%。宁波市水稻生产六大环节目前已初步实现“二全二高”机械化(即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宁波粮食机械化烘干率接近75%,批次烘干能力能达到17,000吨位,截至目前共拥有粮食烘干机1,467台。宁波还实施了水稻、鲜毛豆、马铃薯、油菜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项目,逐步形成了可供推广和复制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此外,宁波还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机械和捡拾压捆机技术,使得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高达92.7%,已基本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模式,形成了值得推广的经验。目前,宁波市共有70余台无人植保飞机,成为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植保无人飞机的应用试点区域,其中鄞州、象山等地还专门成立了无人机植保作业的专业服务公司,高效植保机械在宁波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三)农机培训和农机服务平台加速推进。近年来,宁波市大力开展了农机驾驶操作、经营管理、维护修理等实用技能培训;大力了开展新型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开展了政策法规、管理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机管理的政策执行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为农服务的能力。创建了17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农机作业或“三农”服务公司,初步形成了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或服务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齐头并进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建立了18家以“一化三中心”为代表的区域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一化”即为规范化服务组织,“三中心”即为服务维修中心、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和烘干加工中心),率先成立了5家农机合作社(或联合社)。继续实施农机服务组织提质工程并强化功能培育,培育了16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37家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农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四)优势特色产业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加快发展。宁波着眼果蔬播种、栽植、收获,茶叶自动化采收与加工,畜禽自动化送喂料、水产健康养殖以及山地农产品运输等薄弱环节,加快推广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喷灌滴灌、农用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水肥一体化、循环水养殖等机械化技术装备,此外还开展了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以宁波市农业主导项目为载体(主要是农机科技项目和农作物生产机械化项目),加强了农艺农机联合发展,积极倡导主要基地的蔬菜、瓜果以及畜禽养殖的生产机械化。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蓬勃发展,例如慈溪市的西兰花移栽和韭菜收获的机械化、江北区蓝莓和奉化区水蜜桃的果品分级及筛选的机械化、慈溪的獭兔以及镇海肉鸡养殖在喂水喂料和清粪环节的机械化、余姚市竹笋烘干与北仑区蘑菇养殖以及慈溪市食用菌生产的机械化。此外,镇海区积极引进了韩国的叶菜精量播种机和收割机等,成功实现了叶菜生产初步全程机械化。
三、宁波农业“机器换人”推进策略
(一)健全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扶持政策。一是根据宁波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和农机存量的变化,对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及其产品种类进行适度调整,并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所急需的机械或装备的补贴力度;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宁波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绩效管理,通过实施严格的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增强溢出效应,切实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效能;三是要积极筹划农机新产品的补贴办法,争取早日将玻璃温室、山地轨道运输机、钢架大棚、农业物联网设备、茶叶加工成套机械、农用无人机、食用菌机械等纳入补贴政策。
(二)加快宁波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所需机械和装备的研发。一方面要以《浙江省农业机械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为依据,打造宁波农业机械、农业装备制造等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撮合宁波从事农机机械(装备)研发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鼓励它们进行分工协作,使它们形成合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基于宁波农机农艺融合的新要求,引导宁波各科研院所、高校与农机生产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共同开发蔬菜、食用菌、水稻、水果、茶叶、油菜、水产、畜牧等方面的新型技术装备,集体攻克宁波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科技难题。
(三)继续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行动。要围绕宁波市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广环保型农机装备,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增加中高端全产业链装备供给,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效益。加大其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特色产业的农机化配套,强优势、补短板,推进农业各主导产业间、各环节间农机化协调发展。
(四)提升机械化作业服务水平。在各县(市)区选择一批上规模、有特色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它们提供专业化、多样化和全程化的服务,积极推广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拓展其服务领域,延伸其服务链条,以提高宁波在育秧播种、无人高效植保、烘干加工等重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将合同作业、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进行广泛推广,探索农机租赁服务、“人机分离”式跨区作业。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强化品牌建设,鼓励各县(市)区规模较大的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引进农业领域的先进设备开展果蔬冷藏、稻米加工和分级包装等服务。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农机服务品牌。
(五)加大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第一,依托高校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和农机产销企业等,大力培养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例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遵照国家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积极培养宁波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工程所需的农机操作使用、经营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等各类实用人才。第二,强化农业机械的科研队伍建设。务必加强宁波市内从事农机装备开发、制造、教学以及应用推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机构、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培养和打造既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推广示范能力的农机科研队伍。第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机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宁波的现实情况,总结和梳理宁波各层面的农技人员培养模式,抓住农技人员各类培训机会,向宁波各基层的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输送新的农机知识,不断提升他们在农业科技推广、农机技术试验等方面的能力。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江泽林.机械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18(3).
[2]顾益康.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6(6).
[3]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3).
[4]陈联诚.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942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