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 |
第617期 作者:□文/韩 芳 潘三毛 时间:2019/9/16 17:18:28 浏览:393次 |
[提要]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机遇;挑战;对策
本文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安徽创新全球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7nhrwc0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25日
一、引言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2015年李克强指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并特别强调,要突出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并制定应对策略,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机遇
(一)“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迅猛发展,传统的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学习、工作与生活要求,互联网的便捷慢慢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速度。例如,传统工业转型为工业互联网,传统农业转变为农业互联网,互联网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打破传统企业的信息垄断,大大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商品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流通顺畅,“互联网+”也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与认可,“互联网+”背景下,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启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二)创业门槛低。高校毕业生学有所成、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创新能力强。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将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传统商业运营模式相比,互联网平台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创业,如开一家淘宝店。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创业大大节约了固定资产与营运成本的耗费。从开业成本上看,创业者以互联网作为创业平台,只需少量的网络网页制作费、注册费等,投资成本较实体店大幅度降低。从销售方面看,创业者可以在接到买家订单后再向厂家订货,最后由厂家直接发货给买家,实现了“零库存、无积压”的销售模式,大大节约了库存成本。从广告推广上看,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以用较低的费用推广给消费者,大大节约了广告成本。
(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体现政府各部门自上而下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心和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和环境。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 “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更好地引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人社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安徽省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例如:大学生毕业后申请营业执照时,工商部门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注册,政府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实行限时办结,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一照一码”。同时,还能享受减免大学生创业的各种行政管理费,其注册资金也可以分期支付,在贷款上也能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并提供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减轻了大学生创业的经济压力。此外,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对高校毕业生初始创办科技型、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的,给予一次性5,000~10,000元补助。相信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大学生创新创业一定会向着“国家支持倡导、高校身体力行、大学生跃跃欲试”的良性方向发展。
(四)大学创业教育的大力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时代的到来,政府及社会各界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尤其高校教育的推动对大学生创业功不可没。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高校教育,高校教育中先后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未来的创业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普及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第二个阶段教育是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培训其在创业选择、技能、策略等方面能力的专业课程;第三阶段教育主要是具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课程。高校以各类项目与创业大赛为平台,将教学融入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比如,高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实践活动来积累创业经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创业在拥有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好的创业项目难寻。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对于创业者来说太至关重要了,良好的项目能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它直接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成败。然而,大学生的现状是一直在象牙塔内学习,很少能进入社会锻炼,更难获取到优质项目。而且大学生对于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容易盲目乐观,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与困难估计不足,对于创业资金、市场情况、项目风险等方面无法做出有效的可行性评判,面对市场风险许多创业项目以失败告终。“互联网+”企业的创业成功经验很难复制,例如“携程”等互联网新兴行业,本身确实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但是为了能让消费者接受新事物,前期就需要投入大笔资金来做前期理念引导,然而大学生创业缺少资金。因此,大学生创业举步维艰。
(二)大学生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最现实的考验,创业者企业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大学生创业只有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才能最终运营好一个创业项目,一旦判断错误,很容易导致产品和服务定位偏差。虽然大学生创业时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经历,社会阅历不足,尤其缺乏洞察力、魄力、人际交往能力,理论脱离实际,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好高骛远,盲目“跟风”创业,因此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社会中普遍偏低。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对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提出以下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脚踏实地创业,不要盲目跟风。大学生创业机遇与风险并存,切忌纸上谈兵,好高骛远。一定要做到创业前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做好细致的调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切忌盲目跟进。高校教育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建立创业实践基地、进行订单式培养、开展项目合作等方面要主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出路和创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应多参加高校举办的创业成功者经验分享会,从而弥补自身创新创业经验方面的不足,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吸取经验与教训,少走些错路与弯路。
(二)高校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多部门联合,如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等部门成立专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并且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环节,为学生创建创业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将实践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举办和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大赛,调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高校在德育方面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承担风险的力、创新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三)充分利用政府有关的创业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掀起了创业热潮,各级政府积极从政策到资金的全方位支持,搭建了“互联网+”创业平台,鼓励创新创业已成大势所趋。大学生创业时一定要认真解读相关政策并充分利用,积极申报可行的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可以积极寻求政府、高校、企业、天使投资人等多方资金支持。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积极性,利用好各项政策,才能使自己的创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互联网+”创新创业时代已来临,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引导,为大学生指明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大学生应积极把握机会,克服困难,积极创业,书写人生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宏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
[2]陈雪钧.“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
[3]麦可思研究院.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N].光明日报,2015.7.17(5).
[4]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5]鲍桂莲等.中国电力教育——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