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河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 |
第617期 作者:□文/杨晓春 时间:2019/9/16 17:52:21 浏览:359次 |
[提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河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主要介绍河北省无人机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发展无人机产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河北;无人机产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V27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31日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已经逐步由军事领域延伸到民用领域,由于无人机独特性能,“无人机+应用”成为民用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消费、植保、电力、测绘、安防等领域日渐成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河北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无人机特别是民用无人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促进河北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深入剖析现阶段河北无人机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最终提出下步发展无人机产业的建议。
一、无人机概述
(一)无人机定义。《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是这么定义的: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
(二)无人机分类。无人机根据不同条件分类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飞行平台构型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飞艇、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等。
2、按用途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可分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靶机等。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等。
3、按尺度分类(民航法规):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
4、按活动半径分类:无人机可分为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短程无人机、中程无人机和远程无人机。
5、按机身构造分类:无人机按机身构造主要分成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三种。固定翼无人机特点:载重大,续航长,航程远,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但是起降受场地限制,无法悬停。直升机无人机特点:载荷和航时稍大,起降受场地限制少,但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多旋翼无人机特点:操作灵活,结构简便,价格低廉,但有效载荷小,续航时间短。
(三)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用途。无人机是一个典型的由军转民的行业。军用无人机发展受军费支出的制约,而军费支出的增长又由经济增长和军费支出比例决定,所以军用无人机除对有人机替代外,无法出现放量增长空间。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军用领域应用的日益成熟,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首先将无人机应用于农业领域,开启了无人机民用的先河。无人机由军用过渡到民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技术的突破:一方面降低了行业参与门槛,无人机不再是“高大上”的姿态,增加了中低端无人机领域的参与者;另一方面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使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成为可能。
目前,无人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测绘、农林植保、安防反恐以及电力巡检等领域。当前,民用无人机的用户主要有三类:(1)政府等行业用户,例如应用于环境监测、农林植保、反恐缉私、电力管道巡线等领域;(2)商业用户,例如应用于航空拍摄、通信中继和快递投放等领域;(3)个人用户,例如微型航拍无人机等。
(四)无人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区别。无人机按用途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又分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三类无人机在搭载设备、客户群以及用途方面区别如表1所示。(表1)
二、河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无人机产业主要以整机制造、飞控系统研发、配件研发生产、飞行培训和行业应用服务等为主,用户覆盖个人安防巡逻、农林植保、广播电视、航拍测绘以及娱乐消费等领域,已初步形成包括基础研究、研发制造、行业应用、产品销售、人员培训、检测试飞的无人机产业链。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生产企业32家,65种机型,从业人数1,008人,2018年全年无人机产品收入8,108.5万元。目前,河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存在如下特点:
(一)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河北省无人机企业分别与河北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电科54所等科研院所围绕无人机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开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旋翼无人机,围绕固定翼无人机开发了飞行平台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控制站系统,补足了行业应用类无人机技术短板。
(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河北省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制造无人机系列产品,进一步拓展民用无人机的服务应用领域,研发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以及综合信息处理中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和效率。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环境监测、物流运输、能源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行业管理不断规范。继深圳无人机产业协会之后,河北省于2016年11月11日发起成立京津冀军民融合无人机产业联盟及河北省无人机协会,2017年11月26日成立河北省航空产业协会无人机委员会,成员涵盖无人机生产、研发、销售、培训、飞行服务、航模教育、软件开发、行业测绘等行业,拥有会员企业131家,无人机350余架。通过强化行业自律,促使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从源头上规范民用无人机生产应用。
(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民用无人机企业生产制造智能化转型,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深入挖掘细分市场应用需求,精准制造产品。目前,河北三丰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泰华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依托园区上下游企业,通过“无人机+”产业链条,促进大中小企业集聚创新,推动发展具有特色的民用无人机产业集群。
三、河北省无人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无人机产业是当前最具创新活力的航空产业,加快无人机产业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河北航空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但河北省无人机产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行业管理亟待完善。无人机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政策法规上真空地带,在空域管制、市场准入、适航证认证、飞行资质认证、飞行管制、从业人员培训、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规范。
(二)技术标准严重缺乏。由于国家尚无权威的研发、制造和设计标准,各企业生产都是依据自己的标准,产品的性能和适航性难以保证,不仅造成重复研发投入、低水平竞争、资金浪费,还存在不安全事件隐患。
(三)管控平台尚未建立。无人机产业涉及军方、民航、公安、质监、工信等多个部门,需要在省级层面建设安全管理平台,与企业级监控服务平台的管理衔接和数据共享,强化本区域内民用无人机的安全监管工作。
四、几点建议
(一)健全联防管理体系。建议省政府参照其他省市管理措施,发布《关于加强河北省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在省内使用“低慢小”航空器应根据飞行资质和适航资格,向空管部门申报飞行计划,经批准后严格按照批准的时段、区域飞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公安机关联合空军、民航、体育等部门进行严格管控。
(二)完善飞行监控体系。完善无人机登记备案制度,由民航部门牵头,建立具备监视和管控功能的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划设禁飞区,设置电子围栏。完善低空空域民用无人机飞行管理动态大数据云系统,实现无人机群体的飞行数据管理、实时监控、飞行计划报批和飞行数据实时上报、监视。
(三)提升产品质量性能。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和通信协议安全设计,增强其传输安全性和数据保护能力以及应对抗干扰能力,提升产品在定位失效情况下的应对能力。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深入挖掘细分市场应用需求,精准制造产品。
(四)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推动民用无人机企业生产制造智能化转型。组织实施航天十一院无人机装备、彩虹无人机等一批项目。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开放平台、共享数据、提供试验验证条件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鼓励企业发展国际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技术人才引入。
(五)提高产业应用水平。推进民用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物流快递、地理测绘、环境监测、电力巡线、安全巡查、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融合应用,加快提高民用无人机娱乐性及智能作业水平,支持开发多样化衍生产品和服务。加快民用无人机租赁、保险、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五、结语
河北省具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无人机产业恰逢其时,河北应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加紧完善飞行监控体系,鼓励强企业与京津高新、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培育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加强区域合作,持续推进河北无人机产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东航.浅谈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J].经贸实践,2018(13).
[2]AC-61-20.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S].20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