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第618期 作者:□文/王皓杰 时间:2019/10/1 9:23:06 浏览:311次
[提要] 在倡导发展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为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供应链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低碳绿色供应链在低碳经济理念下至关重要。低碳经济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之间应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本文从大庆市制造业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特点和低碳供应链发展前景,提出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基金项目: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SGB2019043)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6月18日
为保护环境,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对于制造业来说,低碳理念贯穿制造业的全流程,从原材料输入、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销售及服务等整个领域,均包含低碳经济的要求。供应链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低碳绿色供应链在低碳经济理念下至关重要。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低碳绿色供应链将低碳理念融入各个生产环节当中,提升生产效益;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适应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推动企业发展。
一、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特点
传统的绿色供应链来源于绿色制造的思想,表现为从管理和环保角度出发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在1996年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又被称为环境意识供应链或环境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以绿色理论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其目的在于:在产品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以及报废等整个流程中,实现最小的环境负面影响、最大的资源利用。绿色供应链将环保原则纳入供应商管理机制中,使整个制造流程更具有环保理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绿色供应链主要在资源优化、合作机制、控制系统等领域提升环境管理效率。
低碳经济和绿色供应链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低碳绿色供应链是绿色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发展而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体系,贯穿低碳经济的始末。低碳供应链是一种将追求最低碳排放量、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的方式。低碳绿色供应链着重于低碳性,要求在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等5个基本流程中,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供应链环节之中。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绿色供应链将节约能源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的途径,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链接为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产业链中各企业间和企业各部门间紧密合作,坚持低碳理念,使整个供应链与环境友好管理方面协调统一,实现产业节能减排、高效高质量发展。
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模型,低碳供应链可分为低碳计划流程、低碳采购流程、低碳制造流程、低碳交付流程、低碳回收流程等五个方面。低碳计划流程是供应链管理的开始,按照最小资源消耗、最低碳排放量、最佳效益的原则设计供应链流程,它充分考虑了低碳要求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产品设计、包装、订单数量及规格、产品交付途径、物流运输设计等所有环节进行基于低碳理念的规划设计。低碳采购流程侧重于供应商管理,选择低碳绿色的供应商、选择低污染、低碳排放、可回收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过程中坚持低碳理念。低碳制造流程是低碳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制造设备的低碳性、制造工艺的绿色环保、副产品的可再利用性、制造人员的安全性,采用精益制造的理念实现高资源利用率、低碳排放和高经济效益。低碳交付流程在从订单接受、处理、到包装、发货、运输、收货、验货、存储等环节采用低碳的技术手段,增加单位运量或降低单位油耗、降低资源损耗,实现单位产出的最小碳排放。低碳回收流程是在前述低碳设计、低碳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可分解、可回收、循环在利用,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二、低碳供应链发展前景
低碳供应链对低碳经济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低碳供应链依然是粗放型、低效率的,不适应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着资源浪费、过度包装、碳排放量高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家逐渐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法律法规要求,将降低碳排放量作为国内政策和国际承诺,因此有必要对低碳供应链进行质量提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低碳供应链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发展前景:
(一)降低产品运输成本。目前,公路运输的便捷性,公路车辆运输是产品物流运输的主力军,但燃油车辆会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物流成本高,与低碳供应链管理理念不符。针对公路运输,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单位车辆运输能力,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碳排放量。针对大量商品,应积极推动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碳排放量。
(二)降低过度包装。产品在销售、运输中存在着过度包装现象,这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品的包装在满足不损害产品的基础上应尽量简化,同时产品的包装应采用可回收材料,设计成便于回收、循环利用的结构,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量。
(三)推动废旧物回收再利用。产品在设计、生产阶段就需要关注可回收性、可分解性。低碳供应链体系中应建立废旧产品的分解、回收机制,推动废旧产品循环再利用,以此减少废旧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优化低碳生产工艺。针对现阶段产品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需要改进、优化生产工艺、使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加工中的副产品,对原材料加工余料进行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优先使用新能源设备。
(五)提升低碳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信息化是未来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资源的配置力度,推动资源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流动。今后,应当大力发展低碳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推动各供应商、各先关行业、企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碳排放量、提高企业效益。
三、建立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是对企业供应链在低碳效益、经济效益基础上所作出的客观、准确的综合判断,它是对低碳视角下的供应链进行整体评估的重要依据。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需要运用特定的方法,采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指标体系,依据科学的准则,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对评估当前低碳经济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低碳供应链中所体现的低碳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重点评价内容。
对一个供应链进行相关评价,需要先构建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低碳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围绕低碳性这个方面,根据企业供应链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指标体系需要能充分反映低碳供应链的现状、指向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制造业的低碳绿色供应链的指标体系涉及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客户绩效、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低碳与环境绩效等方面。这些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地细分。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评估。目前,对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因子分析法等。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多指标综合评级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手段可有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供应链进行快速准确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的优劣,可以发现低碳供应链管理的薄弱环节及优势方面,有利于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效益。
在环境保护需求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低碳绿色供应链注重于低碳性,追求低碳与企业效益相互协调发展。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可以对衡量企业对社会效益所作出的贡献、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构建合理的供应链绩效评级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低碳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博雅.绿色供应链研究评述[J].价值工程,2018.37(25).
[2]毛腾飞.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基于国内近十六年核心期刊[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12).
[3]陈雅琴,王花,贾志绚,袁媛.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零售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7.36(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3613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