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第618期 作者:□文/冯伟良 时间:2019/10/1 10:01:17 浏览:310次 |
[提要] 本文首先就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潜力的技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介绍当前创新科技发展现状,以及科技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技术创新带动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战略,提出科技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策略,可以作为渔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渔业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6月11日
一、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潜力技术因素分析
(一)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进步。广东省渔业经济体系形成的技术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发展过渡。传统渔业经济发展中养殖、打捞、销售都处于零散形式,渔民完全依靠经验海上作业,不仅经济收益增长缓慢,同时也促使行业产生巨大风险。现代渔业发展过程中完全依靠先进技术手段海上作业,不仅能够对鱼类资源精准评估,也能利用创新科技模拟自然海水环境,对鱼类进行养殖。既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也能满足渔业市场的需求扩增。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进步过程中。广东省渔业经济得到明显带动。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进步的技术发展历程中,渔业经济发展理念也得到创新,顺应海洋生态发展规律进行捕捞,在繁殖期加以保护,促进广东省渔业经济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状态中。
(二)应用现代技术促进渔业综合生产提升。第二阶段便是现代技术应用后,对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带动。广东省渔业产业发展中,以政府为核心鼓励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改善传统渔业生产环境,提出高产、高效、优质与深推广四个目标。其中,高产、高效、优质,是针对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生产能力与生产质量层面开展,深推广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渔业生产领域中的落实。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改变传统渔业生产中劳动资源密集状况,逐渐形成渔业经济发展一体化产业区。先进设备以及探测技术支持下,渔业产业发展中投入的资金成本得到有效缩小,投入相同标准的成本资金,在科学技术支撑下,生产质量与生成能力有明显提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注重通过渔业相关领域产品深层次开发,带动渔业经济进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大产量,而是一种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以上面方面渔业创新技术发展角度分析,可见技术带动作用下,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二、渔业经济发展中现存技术困境
(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问题。虽然广东省已经全面进入到现代经济带动下的渔业产业发展阶段,但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便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问题。技术是否能在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带动性作用,关键因素便是技术成果的转化,当前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中,大部分先进技术仍然停留在科研成果方面,由于缺乏基层的创新应用以及产业带动性支持,同时也受到科技成本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基层渔业生产仍然沿用传统技术手段。据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中,创新科技带来的贡献率仅占据36.87%。相比于发达国家68.75%,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理想,严重影响到广东省渔业经济潜力发挥,也无形中增大了渔业产业经济成本,就当前现状分析,仅仅依靠政府政策鼓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将市场竞争引入其中。
(二)创新科技实践应用问题。科技成果应用中过于注重创新性,与基层渔业生产现状相脱离,同样是阻碍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实现的主要因素。广东省渔业经济在全国渔业产业中占据主导位置,但深层次调查基层渔业生产技术现状,发现大部分区域仍然是以家庭为向导,零散化的生产形势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发展规范方面,都难以接受高成本的创新科技成果。导致创新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始终难以在基层中落实,大部分成果的实践停留在大、中规模的渔业生产企业中。
三、基于技术创新带动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渔业技术商品化发展。渔业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科技成果,引入市场竞争体系,形成商品化的技术发展形势。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渔业市场良性竞争环境形成。渔业技术商品化发展,对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也能发挥带动性作用。渔业技术真正成为渔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并且能够通过技术商品研发销售带动经济增长,逐渐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降低技术成本后,促进创新科技在基层生产单位中的落实应用。渔业科技商品化发展,同样不可缺少政策支持鼓励,增强渔业产业区的技术创新意识,为后续基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基础。政府在渔业技术商品化发展中,主要发挥两方面作用,首先是提供政策保障,解除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顾虑;另一方面是提供创新资源,解决小型渔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从资金、资源、政策三个方面给予支持。
(二)水声学探测评估鱼类资源。水声学探测技术,是现代渔业生产中急需推广应用的创新科技手段,能够通过水下声波探测,快速确定鱼类资源分布情况。由于该项技术成本较高,并且操作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极强,因此在渔业生产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更应该加强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落实能力,对创新技术手段进一步转化,增强民用实践能力。通过混音以及噪音的混合处理,达到对鱼类资源评估控制的作用。水声学探测评估技术在渔业生产区域中落实应用。还需要加强产品多样化设计,能够满足不同渔业生产作业需求,体现出灵活性特征与成本的综合调控。增进创新技术成果在基层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出技术对生产能力的带动提升作用。水声学探测技术在其中应用,更应该表现出技术手段的整合控制能力,一方面考虑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考虑设备设计生产的便捷性,是否便于操作,真正实现创新技术对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政策鼓励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加大政策对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应用的鼓励,开展渔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大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形成生态养殖产业规划区,才能真正实现渔业产业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一是大力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二是支持渔民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与渔户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进行产业化联结,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切实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强化渔业执法能力建设,拓展渔业执法领域,搞好水产苗种、渔用饲料、渔用药物、产品加工质量、渔业市场、渔业防灾减灾、渔业水域环境等环节的监管执法,为渔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生态养殖充分模拟自然海洋环境,在鱼类品质方面完全能够达到市场需求,加大政策鼓励的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对生态养殖区进行监测。从多元化发展角度,对广东省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全面构建。可以由政府主导对生态养殖区进行规划,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干扰,一方面鼓励生态养殖技术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加大对渔业生产区调控力度。发挥技术在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影响作用,更需要在政府落实阶段,强化基层渔业生产者的创新思想意识,为各类创新技术方法落实应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以上关于广东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见措施,实际落实应用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最大限度提升经济体系发展控制能力,发挥创新技术成果的带动以及支持力量。
四、结语
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也面临着同等的风险隐患,还需要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始终将技术作为带动广东省渔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才能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并带动最终的科技发展体系进步。分发挥广东省水利资源优势,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切实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水产健康养殖业,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业和休闲渔业,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广东省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鑫,高源,吴怡.基于CiteSpace的海洋渔业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海洋经济,2017.7(4).
[2]陈新华.以政策矩阵为对照的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1).
[3]于洋.辽宁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检验——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J].新疆农垦经济,2018(2).
[4]宁凌,马乃毅,赵方园.基于AHP-FCE的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广东省科技园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