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公共/财税 |
烟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619期 作者:□文/孙朝阳 时间:2019/10/16 10:08:37 浏览:327次 |
[提要] 测算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对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高质高效尤为必要。本文以养老胜地烟台为研究对象,选取四个投入指标和三个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测算分析烟台36家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从兴办主体和床位规模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Tobit回归探究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对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养老机构;服务效率;DEA;单因素分析;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9.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29日
一、前言
近几年,中国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从2013年达到2亿人,2017年已突破2.4亿人,占比从14.9%升至17%,如今老龄人口数量已成世界第一。但由于我国养老产业还在发展前期,民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每百老年人仅拥有3.38个床位,加之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均致使了养老机构供需矛盾。因此通过评析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据此科学布局投入产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高质高效以缓解机构养老供需矛盾尤为必要。
由于国外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效率测算上,塞克斯顿等人最早使用DEA模型将养老机构作为决策单元来分析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比约克格伦等人发现将病房作为决策单元更加合理,并证明优化机构管理可以提高决策单元效率。基于前人研究,库雷曼增加了Tobit模型用于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由于国情差异,国外研究结果是否可应用于国内还需进一步探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基于DEA测算区域性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并不断发现新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性。吴敏以济南市45家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发现养老机构的娱乐实施种类和管理人员数对服务效率产生影响,而甄琦在保定市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任洁通过在厦门的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总值和是否隶属于医院等质量因素会对服务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受前人研究启发,考虑到烟台作为宜居城市,养老行业发展迅速,但庞大的老龄人群仍让烟台的养老机构存在巨大缺口,可见烟台养老机构急需调整投入产出结构以提高养老服务效率缓解供需矛盾;此外,烟台作为典型的养老城市,就其研究结果对其他地区的养老机构提质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此本文从养老服务提供方角度切入,聚焦于养老机构的投入产出,运用DEA方法测算烟台36家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并从兴办主体和床位规模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单因素分析筛查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影响服务效率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数据包络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简称为DEA,是一种利用线性规划对具有多个投入、产出指标的变量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工具,模型中被评价对象称为决策单元。本文选用CCR和BCC模型,前者是在规模报酬不变下测量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后者是在规模收益可变下测量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据此求得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两者比值即规模效率。用综合技术效率表示养老机构养老支出效率,指养老机构把养老资源投入转化为养老服务产出的相对效率,当既定投入实现最大产出或者既定产出实现最低投入,则养老支出效率是相对有效的。技术效率值等于1,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当技术效率值等于1,且剩余变量值(s+)和松弛变量值(s-)为0时,决策单元为DEA有效;当技术效率值不为1,决策单元为DEA无效。
2、单因素分析和Tobit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指分析单个不确定因素与自变量的线性关系。进行单因素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由于涉及到二分变量和数值型变量,本文选择了秩和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秩和检验常用于非参数统计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常用于两个数值型变量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描述。
Tobit模型研究的是当选择某些行为时,连续变量会如何变化的问题。主要分两类:一是约束的选择方程模型;二是约束条件被满足时的连续方程模型。
(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烟台市36家养老机构纳入决策单元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所选取的36家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本研究所选用的护理人员数、机构业务收支、兴办主体、入住老人情况、医护水平变量及服务质量变量来源于实地调研,营业年限、床位数、固定资产投入以烟台民政局2017年底统计报表为准。本文分别用Max DEA6、SPSS16.0和Eview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烟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分析
(一)DEA指标提取。结合前人研究和实地调研,最初选取了六项投入和五项产出指标纳入DEA模型测算36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经对数变换后与投入产出指标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相关系数大小和指标在实际中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程度,逐步剔除无意义指标。最终选取了涵盖人力和资本的四项投入指标:护理人员数、床位数、固定资产投入和机构业务投入;三项产出指标:入住老人数、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数、机构业务收入。满足DEA有效的经验法则:决策单元与指标个数之比大于2。
(二)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整体分析。运用DEA测算烟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即综合技术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28,表明烟台很多养老机构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2家达到DEA有效,占33%,表明能够利用现有的投入获得最优产出;24家的养老机构DEA无效,占67%,其中9家养老机构处于DEA有效边缘。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098,但42%的养老机构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表明大多机构可以在充分利用投入资源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实现规模有效;36%的养老机构为规模报酬不变状态,可维持现有规模并实现内部资源优化;22%的养老机构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表明投入增加大于产出增加,所以应控制投入。
(三)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对比分析
1、不同兴办主体的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分析
(1)不同兴办主体的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分析。烟台市现有的养老机构根据兴办主体可分为公办、公建民营和纯民办三类,本文将公建民营和纯民办合为民办类。对其综合技术效率分析如表2所示。(表2)
从DEA有效占比来看,公办养老机构中,政策扶持力度大且受众多,37.5%的养老金机构DEA有效,实现了投入产出的相对最佳配置,37.5%的养老机构稍调整投入即达到有效;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DEA有效占比不及公办类。现在民办养老机构朝着高端和低端两个极端发展,高端养老模式并不适合烟台养老市场,而低端养老机构主要接收不能自理老人,成本高且政府扶持力度弱,投入产出非最佳。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民办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0.816)低于公办类(0.871),原因是很多民办类机构缺乏科学的经营机制,竞争优势不及公办类。从离散程度来看,公办养老TE标准差(0.192)大于民办类(0.183),主要在于民办养老机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服务效率也较低,个体之间差异较小。
(2)不同兴办主体的养老机构规模报酬分析。公办养老机构中有37.5%规模报酬不变,37.5%规模报酬递减,25%规模报酬递增。政府资金充足,可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规模所以大多公办养老机构已达到最优规模,今后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民办养老机构中有35.7%规模报酬不变,17.9%规模报酬递减,46.4%规模报酬递增,民办养老机构不断改造和创新,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扩张时应注重内在经济从而提高综合技术效率。
2、不同床位规模的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分析
(1)不同床位规模的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分析。参考现有研究,结合烟台养老机构床位规模分布现状和民政局对床位规模的规定,将36家养老机构分为下表所示的小中大三类。对其综合技术效率分析如表3所示。(表3)
中型养老机构的DEA有效占比最大,表明该规模的养老机构投入比较合理;小型和大型养老机构中处于DEA边缘有效的比例较大,这些机构有效的降低投入或增加产出可实现效率有效。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中型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最佳,大型养老机构次之,小型养老机构最差。从离散程度来看,大型养老机构的离散程度略低于小型养老机构,中型养老机构离散程度最低,表明中型养老机构发展差距小。
(2)不同床位规模的养老机构规模报酬分析。小型养老机构中,78%的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表明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规模效率;中型养老机构规模有效和规模报酬递增均50%,现有的人力和经济投入基本实现了优化产出;大型养老机构规模有效仅占30%,并且规模报酬递增仅占40%,所以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重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四、烟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单因素分析。分别从医护水平、服务质量2个方面选择9个变量。医护水平方面涉及3个变量,是否有医护人员决定养老机构能否提供医护服务,是否隶属医院影响医疗服务的便捷程度,是否有医疗设备与医护水平密切相关;服务质量方面涉及6个因素,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会影响其工作质量,营业年限影响养老院管理经验,入住率高低反映老人认可度和服务水平,平均收费水平影响老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预期,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的投入则直接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总体变量个数相对于样本数来说较多,不宜直接进行多变量回归。所以,选取综合技术效率值为因变量,运用单因素分析来考察各变量对养老机构效率的影响。其中,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是否隶属医院、是否有医护人员、是否有医疗设备皆为二分变量,用秩和检验分析;营业年限、入住率、平均收费水平、娱乐健身设施种类为数值型变量,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表4、表5)
1、医护水平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是否有医护人员与服务效率。由表4可知,P值为0,表明在0.05水平下存在显著统计关系。有医护人员的养老机构效率秩均值(23.75)大于没有医护人员的养老机构效率秩均值(8),说明有医护人员的养老机构效率更高。目前烟台市能提供专业医护服务的养老机构较少,市场供不应求,虽医护人员工资增加了养老机构的人力成本,但有医护人员的养老机构收费更高、利润更多。
其他医护水平因素与服务效率。是否隶属医院与是否有医护设备均未通过秩和检验,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烟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影响较小。隶属医院易导致业务拓展拉低养老机构效率,同时烟台养老机构的养老设备水平较低而成本高,拉低效率水平。
2、服务质量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
(1)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与服务效率。由表4可知,检验P值为0.003,在0.05的检验水平下,护理人员的培训会对服务效率产生影响。同时护理人员有培训的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秩均值(13.58)小于护理人员没有培训的服务效率秩均值(23.42)。由于目前针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培训水平普遍不高,造成高投低产。
(2)入住率与服务效率。由表5可知,检验P值为0,在0.05的检验水平下,入住率和养老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关系,且相关系数为正,即在一定范围内,入住率越高,服务效率越高。在调研的36家养老机构中,平均入住率为50%,甚至存在入住率为10%的情况,大量民办养老院的资源被闲置,拉低了整体养老效率。
(3)其他服务质量因素与服务效率。平均收费水平、健身设施种类、娱乐设施种类和营业年限没有通过检验且P值大,影响养老效率程度不明显。烟台养老行业竞争较大,市场价格较为固定,且普遍缺少对娱乐健身项目的投入,导致这前三个个变量对养老效率的影响较小。营业年限在检验中P值为0.121,可认为与效率有一定关联,因此可将此变量纳入Tobit模型进一步验证。
(二)Tobit回归多因素分析。鉴于综合效率的取值均在0~1之间,因此通过可以使用因变量受限数据的Tobit模型拟合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现从中选取P<0.05和P>0.05但对服务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的自变量,最终选取了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入住率、是否有医护人员、营业年限和是否隶属医院5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运用Eviews8.0进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
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和入住率进入模型。
虽然有无培训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程度达到0.138,但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如今养老机构内部的护理人员年龄大、学历低且缺少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低且积极性差,培训效果不理想。调研发现高质量培训较少,现多为“以师带徒”的方式,若盲目进行没有统一护理标准的培训,易造成参差不齐的机构内部护理质量,反而不利于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培训并没有转化成为生产力,也与护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相关。
入住率高低显著影响服务效率,即入住率每增加1%,养老机构综合效率提高0.871%。入住率越高,机构内部的资源利用率越高。如今养老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床位空置和一床难求现象同时发生。总体来看,烟台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偏低,易形成投入冗余现象,降低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
五、结论及建议
研究可得,烟台市公办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高于民办类,中型养老机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小型养老机构综合效率最低但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养老机构服务效率与是否有医护人员、入住率成正相关,与护理人员是否有培训成反比。而是否隶属医院、娱乐设施种类和平均收费水平等因素并未对服务效率产生影响。通过Tobit回归模型发现护理人员是否接受培训和入住率与养老服务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养老机构需要合理权衡各项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随着老龄人口大幅增加,仅靠公办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但测算发现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有待提高。主要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首先,政府应科学补贴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很多养老机构反映建设成本过高,对此政府可以提供租金优惠和贷款补贴,或在城镇规划中增加养老用地面积、优先安排养老建设用地,但必须监管到位保证用地真正用于养老服务;后期运营中可以减免税费和给予水电暖优惠,缩小与公办机构的补贴差距以提供公平的竞争市场;政府补贴应有所区别并分期支付,避免人们觊觎补贴而从事养老,对有效切入刚需的养老机构提供更高的前期建设和运营补贴,帮助价低利微的机构健全设施、宣传营销,对经营良好的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其次,鼓励大型企业步入养老行业,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
(二)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公办养老机构的DEA有效占比为37.5%,存在普遍效率不高的问题。首先,公办养老效率的提高主要受限于现有的体制弊端,体制内既存在吃“大锅饭”的,又存在怀才不遇的,从而人才外流;其次,与民营养老院相比普遍缺乏感情陪护。为解决此问题,公办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和建议征集及试用机制,既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又助于人才合理利用;其次要求护理人员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三)适度控制养老机构建设规模。烟台大型养老机构的综合效率不高并大多呈现规模报酬递减,中型养老机构发展较好,所以盲目扩大规模是不可取的。在规模达到160张后,就应着重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质量,合理利用现有投入资源创造最优产出。
(四)完善护理人员培训机制。落实培训首先要提高培训质量,聘请专业人士授课,例如开设与“老年医学”“老年心理”等相关课程,并针对老人需求细分不同专业方向,满足更多需求。同时,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增加优质培训机会并鼓励护工参与。另外,可以通过后期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评级发放工资来提高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有效切入刚需以提高入住率。调研发现失能失智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需求最大。达到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专门接收失能老人或建立医养模式,细化对老人身体状况的评级然后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充分发挥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和托底职能。
(六)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监管体系。如今养老行业发展迅速,维护业内秩序刻不容缓。政府在监管体系内部需细化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因工作范围重叠而导致养老机构服务效率下降情况。出台详细的监管标准,构建严格的养老机构准入门槛,避免出现骗补助现象。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定期考核,目前很多监管停留在表面,只进行数字方面的核查,并不能察觉到机构内部出现的问题,所以政府监管应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Sexton T R,Leiken A M,Sleeper S,et al.The impact of prospective reimbursement on nursing home efficiency[J].Medical Care,1989.
[2]Bj rkgren M A,H kkinen U,Linna M.Measuring efficiency of long-term care units in Finland[J].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01.4(3).
[3]Kooreman P.Nursing home care in The Netherlands:a nonparametric efficiency analysis[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4.13(3).
[4]吴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甄琦.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保定市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研究[D].河北大学,2016.
[6]任洁.机构养老服务效率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6(2).
[7]张浩田.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及其发展的支持因素探析[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8]段永瑞.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和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9]曾雁冰,张良文,闫佳瑾,等.基于DEA的厦门市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1).
[10]马跃如,易丹,黄尧.我国各地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效率及时空演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7(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