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山东省大蒜出口现状及对策
第619期 作者:□文/梁明哲 王 娜 时间:2019/10/16 10:40:03 浏览:1385次
[提要] 我国在世界大蒜出口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山东省是我国大蒜主要产区之一,大蒜出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山东省大蒜产量不断增加,以大蒜为原料的各种制成品出口也逐渐增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采取诸多贸易壁垒,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山东大蒜出口形势非常严峻。本文阐述山东省大蒜出口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蒜出口;贸易壁垒;对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1日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蒜出口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主要产地有金乡县、苍山县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大蒜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同时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因此山东省大蒜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东省大蒜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
1、出口总量。由表1可以看出,2015~2018年山东省大蒜的出口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只有2016年的出口量略有下降,2018年山东省大蒜出口量大幅提高,年增长率达到13.53%,是近几年出口量最高的年份。2015~2018年,年增长率达到了17.5%。(表1)
2、出口总额。由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大蒜的出口总额起伏很大,在2016年山东大蒜的出口总额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接下来两年出口总额不断下降,2017~2018年呈现断崖式下降。(表2)
(二)出口结构。从山东省大蒜的出口品种来看,主要的出口品种有苍山大蒜、嘉祥大蒜和改良蒜,其中又以苍山大蒜最为出名。
从山东省大蒜的出口产品来看,主要产品为冷藏蒜、新鲜大蒜、醋制大蒜、干蒜这几种,其中又以新鲜大蒜和干蒜等初级产品为主,加工方式也只是简单的腌制、切片。而深加工产品如蒜粉、蒜米、大蒜素等,出口量很少。
(三)出口市场。从我国大蒜出口国家来看,山东省大蒜主要出口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几个国家,2019年,越南占据我国大蒜出口总量的20.92%,印度尼西亚占17.98%,美国占11.87%,马来西亚占10.45%,菲律宾占7.22%。
从我国大蒜的主要出口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60%左右,出口到欧洲、南北美洲的数量各占总出口量的15%左右,出口到大洋洲和非洲的比例很少,仅占10%左右。
二、山东省大蒜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目前,我国经常遭遇反倾销纠纷,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损害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国遭受到的反倾销次数高达80多次,世界上平均每8~9起的反倾销案例中,就有一起是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并且大蒜及其制品是遭到国外反倾销纠纷的重点。近年来,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大蒜产业的利益,提高国内大蒜产品的竞争力,纷纷采取反倾销措施,来抵制我国大蒜产品的出口。例如,印度政府控制国内企业从我国进口大蒜的数量,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又将我国大蒜的进口关税提高到了100%;泰国对我国大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对配额内外的产品征收不同的关税,不在配额内的产品进口关税税率高。迄今为止,我国大蒜产品已经受到超过65起反倾销纠纷。
从WTO规定的反倾销制度的目的来看,反倾销制度旨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保护进口国的产品和利益,减少不公平竞争的发生。但是发展到今天,反倾销制度已经被一些国家打着维护公平竞争的幌子,其根本目的是打压出口国产品,保护本国的产品利益。由于反倾销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易于实施且不易遭受贸易报复的特点,反倾销制度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用来限制外国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合法手段。
在反倾销纠纷中,判断一国出口产品是否构成倾销的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判断该产品的出口价格是否低于该产品在原产地的市场价格;二是判断该进口产品进入进口国市场后,是否对同类产品构成损害或损害威胁,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大蒜生产成本很低,以至于在出口中价格就比其他国家大蒜价格低很多,很容易引起进口国相关部门或大蒜产品生产者的注意,他们为了保护本国大蒜产品的利益,因此,对我国大蒜产品实行反倾销。
(二)大蒜出口结构不合理
1、产品结构。我国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大蒜种类非常丰富,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品种。山东的大蒜品种主要有苍山大蒜、金乡大蒜和嘉祥大蒜,苍山大蒜在山东大蒜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济宁市是山东种蒜大市,苍山大蒜种植面积在40万亩左右,平均年产量在90万吨左右,在山东大蒜的出口产品中,苍山大蒜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山东大蒜出口的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市场占有率低,境况令人担忧。
山东大蒜出口的产品中微加工产品占65%左右,占据出口的绝大部分,深加工产品仅占35%。出口大蒜产品的加工大部分是磨粉、切块等初级加工,这类产品加工程度低,制作程序方便,产业链短,利润低。山东大蒜出口缺乏新型加工品、深加工产品,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导致大蒜产业缺乏竞争力,利润低。
2、市场结构。山东省大蒜的出口市场绝大多数分布在亚洲地区,如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少数分布在欧洲、南北美洲等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致使山东省大蒜企业间产生无序竞争,直接降低了企业利润,使市场秩序混乱,大蒜行业风险增加。
(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当代社会,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区域,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于是各国更加严格的检验进口产品的质量,有一些岛屿国家具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对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则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我国提高大蒜出口产品的质量,达到进口国家的要求。
大蒜是一种食用产品,主要从两个方面判断产品的质量:一是看大蒜的外观,如大蒜的大小、饱满度、包装等方面;二是看大蒜的内部成分,如药用成分、口感、绿色健康等方面,而山东省大蒜产品的质量隐患主要表现在农药残留、产品加工、包装的质量、运输、检验检疫的标准上面。
就整体来看,山东省大蒜的生产模式大部分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农田容易遭到农药、企业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多重污染,例如杀虫剂的使用,中国杀虫剂的产量占世界25%,主要施用于耕地,且土壤污染具有潜伏性,不易去除,而农业生产是年复一年的进行,毒素慢慢的积累下来,通过土壤、水作用于农作物,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山东大蒜产品的农药残留往往超过了进口国的最低要求,这是影响山东省大蒜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蒜生产加工中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包装方面,山东大蒜产品的包装也不规范,包装材料在通透性、环保性等方面也不达标。
在运输过程中,山东大蒜出口经常因为运输时间较长,贮藏条件不良,导致大蒜产品品质产生变化,无法达到出口标准。
(四)抗风险能力差。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我国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不像美国那样是机械化生产,而是分产到户生产模式,山东省大蒜主要产区的大蒜种植一直都是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单个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是很差的。山东省大蒜抗风险能力差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1、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地处华北地区,大蒜种植季节在秋冬两季,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很大,在蒜苗刚种植时是很脆弱的时候,遭受寒风,很容易冻死。如2016年,受持续降温的影响,大蒜严重减产,大蒜生产者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个别农户损失率达80%,并且毫无挽救措施,生产成本及劳动力成本颗粒无收。生产总量的降低进而影响了山东大蒜的出口总量。
2、市场风险。山东大蒜大多种植于农村,信息较为闭塞,对于销路、价格了解有限,常常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农产品经常不能顺利卖出,滞留在生产者手中,由于滞销所带来的损失也无法幸免。除此之外,有时大蒜价格过低,出售所得远远达不到生产成本,但无法支撑将大蒜冷藏在仓库中所产生的费用,只能无奈出售,自担损失。
三、山东省大蒜出口发展对策
(一)积极应对反倾销壁垒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设立。当企业面对反倾销壁垒时,出口企业作为单独的个体是非常渺小的,因此当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时,政府应积极参与并努力提供外交和法律咨询援助,帮助企业协调发生的贸易争端。政府应注意培养熟知争端解决机制的专业人员,建立反倾销诉讼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系统专业科学的培训方式,培养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当发生贸易纠纷时,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诉讼等形式合理合法的为出口企业争取最大的权益。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解决农产品反倾销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帮助出口企业解决困难,也需要同他国积极地进行外交往来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使出口企业的农产品受到客观公正的待遇。
2、行业协会应主动发挥作用,密切关注本行业出口状态,当发现本行业企业面临反倾销纠纷时,应主动帮助贸易纠纷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与政府不同的是,行业协会更了解本行业的市场信息、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应诉方法,与出口企业的联系也是更密切。当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诉讼时,应积极联系行业协会,寻求他们的帮助,借助他们的实力和丰富的资源,积极配合调查,行业协会还应实时监控出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当出现出口激增和大幅降价销售的情况时,应迅速地向同行业企业发布预警通知,采取应急措施,引导他们规避风险。
3、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应积极应诉,恰当的选择有经验的代理律师来处理反倾销调查,积极地去查找并掌握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应借助法律途径,通过合法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还应密切关注和本企业同类产品的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价格和营销策略,尽量避免被他国反倾销调查。
(二)优化出口结构
1、改进出口结构。政府应为大蒜产业的生产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提高大蒜在种植培育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制造出更优质的大蒜品种,促进大蒜出口品种向多样化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支柱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品种,发挥支柱企业的带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大蒜出口企业应在传统大蒜出口的基础上,紧跟市场步伐,加快大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努力研发大蒜新型加工品,积极生产大蒜素、蒜油等高科技深加工产品,实现大蒜系列化生产。大蒜高科技产品有更多的消费需求,销售价格更高,可获得的利润更大。
2、扩大出口市场。大蒜出口企业应顺应全球化步伐,制定合适的计划,逐步的向国外发展,在国外投资建厂,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生产、销售,扩大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既可以避免反倾销调查,也可以降低因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要打造具有良好声誉的品牌,品牌象征着一个产品的质量与服务,可以得到消费者更多的认可。大蒜出口企业还可以在进口国合伙建立促销中心,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消费需求,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也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当地大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饱和程度和价格制定相应的出口计划,增加企业利润,既降低了销售成本,也减少了同类产品企业间的无序竞争,规范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出口收入。
(三)提高产品质量。首先,政府应建立官方的大蒜检验检疫部门,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以国际大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为基础,来检验本国大蒜出口产品,提高中国检验检疫机构的水平,提高大蒜出口产品的过关率,树立山东大蒜出口质量好的良好声誉,让消费者更加信赖山东出口的大蒜产品。其次,应该为蒜农提供种植技术和优良的大蒜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科学的种植方法,考虑光照、温度、湿度、种植间距等信息,给大蒜更科学的生长环境。要使用易分解化肥,多使用绿色有机肥,这可以有效的避免土地污染。使用更科学的灌溉技术,将喷灌、滴灌技术进行普及,少使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保护土壤肥力。严格监测在大蒜种植期间的农药施用情况,生产出符合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大蒜产品。还应该注意加工程序,选择质量合格的大蒜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技术,加工的各个环节要时刻保证干净整洁,减少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非绿色成分的使用量,注意进口国的检测标准,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要求的大蒜产品。食品包装材料的选取要符合进口商的要求,严格审核产品包装,相应的大蒜产品信息应填写在包装上,将成品放置在适宜的贮藏环境中予以保存。最后,应关注运输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大蒜是食品,应提高冷藏和保鲜技术,确保大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品质不会发生变化,将大蒜安全合格的送达装运港,并通过进口国海关部门的检验检疫。
(四)增强抗风险能力
1、给予政策性优惠。在保险方面,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试点区域,但是仍有一些不足,如承保范围小、承保深度低、覆盖面窄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将这一制度建设得更加的完善,向广大地区进行普及,扩大大蒜出口信用保险的承包范围和承保力度,促进大蒜企业的出口贸易,政府可以出资建立,也可以鼓励个人建立商业性保险公司,给予他们亏损补助、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共同为大蒜等农产品提供损失保障。
2、建立信息网。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大蒜信息网。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国际市场上大蒜的需求量及价格,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预测大蒜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化趋势,将大蒜的市场信息实时的公布在信息网上,使蒜农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的出售大蒜产品,在闭塞区域,可以以村为单位,将信息及时地传达到村委,再由村委传达给蒜农。
3、建立滞销救助机制。蒜农处在产业链的底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保护好他们的利益,才能不断地为大蒜出口提供产品来源,这就需要尽快实现滞销救助,让蒜农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卖得出去,解决卖蒜难的难题,维护他们的利益,促进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山东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蒜出口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在国内出口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山东省大蒜在出口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大蒜出口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和抗风险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比如积极应对反倾销壁垒、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增强抗风险能力。希望本文能给山东省的大蒜出口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宾宾,宗义湘,赵邦宏.大蒜滞销成因及出路探析[J].北方园艺,2019(13).
[2]王洪坡.金乡大蒜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5).
[3]谢众民,朱信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我国苹果及大蒜出口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4]马龙传,宁宁,于许敬.金乡县大蒜加工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8(8).
[5]马招弟,丁天娇.中国大蒜出口贸易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7(2).
[6]杨宾宾,宗义湘,赵邦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蒜出口贸易的发展路径研究[J].北方园艺,2019(9).
[7]李彩彩.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22066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