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金融/投资 |
类庄股操纵过程中羊群效应实证分析 |
第619期 作者:□文/王春芳 时间:2019/10/16 10:54:44 浏览:405次 |
[提要] 在股市中,庄家通过控制股价的涨跌或成交量达到获利的目的,庄家操控的股票被称为庄股,散户的从众心理是庄家获利的关键。从众心理在资本市场上又被称作羊群效应,是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情况下交易策略趋同的现象,在经济学研究中,羊群效应体现为投资者决策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数据,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证实类庄股操纵过程中存在着羊群效应,市场投资理念有待完善和成熟。
关键词:庄股;从众心理;羊群效应;CSAD测度方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7月5日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庄股以及类庄股是肯定存在的。要想描述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一方面需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理论的研究来进行解释,“羊群效应”就是人类行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表现为投资群体之间相同的投资行为,是一种投资策略趋同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投资者的行为,这样便可以完美解释庄股以及类庄股存在的原因。那么类庄股在操纵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羊群效应呢?本文以被新闻联播曝光的18只庄股为研究对象予以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一)研究方法选择。本文将基于以前羊群效应的研究方法并对其主要方法进行比较,选取适合本文的研究方法。
1、LSV检验方法。LSV检验方法是通过对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数量的研究判定该股票羊群效应的强弱,羊群效应便被定义为股票被买入卖出的平均趋势。Bit表示t时期内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数量;Sit表示t时期内卖出股票的投资者数量;Hit表示t时期的羊群行为度,则:
Hit=■
该方法的着手点在于对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当人们趋向于买一只股票或者卖一只股票时会导致Hit值增大,显然,Hit的值会在0.5~1之间,Hit的值越大,就说明该股票存在的羊群效应程度越大。但是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原因在于:第一,任何股票的Hit值都在0.5~1之间,没有明确的值作为标准说明庄股存在羊群效应。第二,时间的选取会对Hit值有较大的影响,中国股市投资者不是不变的。第三,LSV方法忽略了投资者购买股票的规模。
2、CH检验方法。CH方法是Christie和Huang(简称CH)提出的,他们认为股票收益率的分散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股票的羊群效应程度。因为根据人类行为理论的解释羊群效应将会导致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做出同样的投资行为,股价的变化就会趋同,那么个股的收益率趋近于市场收益率,所以类庄股在操纵过程中如果存在羊群效应,那么庄股的个股收益率也将会趋近于市场平均收益率。该方法是用横截面收益标准差来检测羊群效应的强弱,又被称为CSSD法,其中,横截面收益标准差CSSD的计算公式为:
CSSD=■
其中,n表示被研究的股票数量,Rit是指在t时期被研究股票的收益率,Rmt指的是在t时期股市的市场收益率。根据公式分析可以发现CH方法的灵敏度太低,所以只有存在相当明显羊群效应才能被检测出来,而且难以说明羊群效应的强弱,本文的研究对象不适合采用此法。
3、CSAD检验方法。CSAD检验方法是Chang、Cheng和Khorana最早提出来的,也叫横截面收益绝对偏差法。CSAD法是在CH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较微弱的羊群效应也能被检测出来。所以,本文拟用CSAD法来研究类庄股操纵过程中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并在具体应用时根据所选样本的特点做出适当变化。
CSAD的计算公式为:
CSADt=■■Rit-Rmt (1)
其中,n 为研究的股票数,Rit是指在t时期股票个股的收益率,Rmt是指在t时期的市场收益率。
然后,根据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公式为:
E(Rit)=rf+?茁i[E(Rmt)-rf] (2)
式中,rf为无风险利率,?茁i为i股票的风险系数,E(Rmt)为股票市场的期望收益率。
将(2)式变形可得:
E(Rit)-E(Rmt)=(?茁i-1)[E(Rmt)-rf] (3)
由于在一般的情况下,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不会小于无风险收益率,所以对(3)式两边同时取绝对值后有:
E(Rit)-E(Rmt)=?茁i-1[E(Rmt)-rf] (4)
对(4)式进行加总求和可得:
■■E(Rit)-E(Rmt)=■■?茁i-1[E(Rmt)-rf] (5)
由(1)式和(5)式综合可得:
E(CSADt)=■■?茁i-1[E(Rmt)-rf] (6)
对(6)式连续求导2次得:
■=■■?茁i-1>0
■=0
由以上公式可知t时期的市场收益率期望E(Rmt)和t时期的横截面收益绝对偏离度期望E(CSADt)呈现出线性递增的关系,CSAD法正是根据横截面收益绝对偏离度和市场收益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来评估羊群效应的强弱,由于羊群效应将会导致个股的收益率趋近于市场收益率的理论,当类庄股操纵过程中存在羊群效应时,庄股的个股收益率就会和市场收益率近,这样就会导致Rmt与同时期CSADt之间的线性递增关系遭到破坏。为了突出CSADt和Rmt之间的关系,在E(CSADt)和E(Rmt)的线性关系中增加一个二次项Rmt2,由于期望是不可测的,所以用CSADt和Rmt代替,得公式如下:
CSADt=?琢+?茁Rmt+?酌Rmt2+?着t (7)
CSADt=?琢+?茁Rmt+?着t (8)
因此,根据上述公式对羊群效应进行检验,实质上就是对方程(7)和方程(8)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预期结果如下:如果不存在羊群效应,那么必定不能通过(7)式的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水平检验,并且(8)式的系数β显著为正且能通过T检验,否则存在羊群效应。如果(7)的一次项系数显著为负,那么存在严重的羊群效应;如果(7)式的一次项系数β为正,那么羊群效应的强度可由(7)式的二次项系数γ来判定,γ的绝对值越大羊群效应越强。
(二)样本的数据来源和相关处理。本文研究采用在2014年12月21日被新闻联播曝光的18只庄股的周收益率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所选的股票是散户所青睐的投资对象,散户是股市中羊群效应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所选的股票是缺乏成长性的大企业,那么其背后操纵的可能性也小,所以样本可以作为庄股以及类庄股的代表,它们分别是中科云网、百圆裤业、兴民钢圈、山东如意、湖南发张、铁岭新城、宁波联合、宝鼎重工、元力股份、东江环保、中兴商业、山东威达、宝泰隆、远东传动、科泰电源、新海股份、九鼎新材、珠江啤酒,其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软件,所选样本时间为2014年1月3日到2014年12月19日。由于在这个时间内,原先打算采取的样本股中中兴商业、中科云网、百圆裤业、宁波联合、山东如意出现较大的变动,所以除去这些变动的个股,本文共采取12×50个周收益数据。
一般来说,验证股票的羊群效应应该采取散户跟随庄家导致股价明显的上升阶段或者由于股价下跌造成投资者恐慌疯狂抛售股票导致股价明显的下降阶段。但是本文重在研究股票在操纵过程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所以采取了2014年度的数据进行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市场收益率Rmt与同时期横截面收益绝对偏离度CSADt之间的线性递增关系遭到破坏的程度,由于庄家不可能一直在操控股票,所以实际得要的羊群效应结果要偏弱。而且,又由于CSAD检验方法检验的是组合股票的羊群效应,样本股被庄家操纵的时间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必须扩大研究样本股数据的时间段,故采取整个2014年度的数据进行研究。
下面对所选取的数据做一整体描述:
首先,样本股的周线数据经过简单处理如图1所示,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该支股票的开盘价格,由于数据众多,很难直观地从中发现什么规律。但是,样本中的每一只股票都有高有低,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被庄家操纵而产生羊群效应的可能性。(图1)
于是我们结合图2进行对比,可以简单发现2014年期间样本股和上证指数大体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样本股和上证指数股价变化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二者之间的周收益率接近,羊群效应存在一定的可能。(图2)
其次,根据样本数据,画出Rm和CSAD的散点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横坐标表示Rm,纵坐标表示CSAD。我们的第一反应可以看出,散点不像是存在一次项系数为正的一次线性关系,而且在从左向右的过程中,散点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样本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图3)
二、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根据前文所得到的数据,开始实证研究2014年被曝光的庄股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如果存在分析其强弱。
(一)线性回归结果。运用Eviews6.0对公式(7)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的R2=0.2617、调整R2=0.2302,都不太理想,说明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差。但是根据F检验结果,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2,47)=3.2,F统计量的值8.33大于3.2,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置信度下是显著成立的。将该数值代入F统计量与调整R2的关系式计算得到调整R2=0.082,小于0.2302,由此可得方程(7)的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水平达到95%,在此基础上发现公式(7)的一次项系数为0.01,二次项系数为8.71显著为正,则可以得出结论:类庄股在操纵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表1)
(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根据Eviews6.0对公式(7)得出的t值,查表可以发现其并不能通过t检验,这样的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对其原因分析如下:没有绝对的显著性水平,关键是考察变量在经济关系上是否对解释变量有影响。根据前文所述,由于所选取的时段并不都存在羊群效应,CSAD检验方法重点在于发现了Rmt与CSADt之间的线性递增关系,而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明Rmt与CSADt之间的线性递增关系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我们不必要剔除相关变量重新进行检验。
三、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2014年度上证指数及其样本股的周收益率数据,通过CSAD检验方法对被央视曝光的18只庄股以及类庄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横截面绝对偏离度CSAD和市场收益率Rm之间的线性递增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可以得出结论:类庄股在操纵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对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股市大环境的影响。本文研究样本的时间段为2014年,该年我国的股市呈欣欣向荣的姿态,投资者受利益的驱使更容易进入股市,散户的大量增加提高了股价被操控的可能性。
(二)信息制约。及时、准确和有效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可以获得高利润和避免重大经济损失,然而在我国得证券市场中,有很多的投资者在获得信息方面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为获得的信息不全面,因为股票的发行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会巧妙地夸大企业的优点和回避企业存在问题,尽可能地抬高他们的股价,投资者因为生活环境、个体素质、经济能力不同,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以及得到信息的时间也不相同。一些投资者也明白自己在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往往更相信别人,当大部分人做出同样的投资行为时他们更容易相信别人是正确的,所以这些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会根据别人的行为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就形成容易被庄家有意操控的局面,产生羊群效应。
(三)庄家炒作。由于存在很多受信息制约的投资者,庄家可以轻松利用他们达到在股市中获利的目的。庄家一般都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占有资金、信息和舆论的优势,能够短期主动提高某只股票的股价。庄家炒作的特点是利用“选美博弈”的原理,诱使散户循着他们的轨迹行动。庄家一旦选择一只股票,他们就会在低价位时大量买入,使股价在短期内提高,散户们只看到了股价提高这一表面现象,然后庄家再有计划地将部分不完全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当收到这些信息的投资者较少时,价格还在不断地上升,这样收到信息并且买了股票的人都会赚到钱,于是形成了错误的挣钱示范效应。当这只股票的信息越传越广,跟风购买股票并且赚钱的人会越来越多,还没有购买股票的人可能就会忘了思考,急着购入股票,因为股票价格还在不断上升,买晚就不一定能赚到钱或者说赚的钱就会变少,散户们就会由理性变为盲目,而庄家会在股价达到顶峰的时候出货,短期内赚取大量的资金,随后股价突然降低,散户们心理崩溃,往往会形成慌逃的现象,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坐庄过程。这个过程使庄家在短期内赚足了钱,亏本的大多数是盲目的散户。正是庄家有意编织“美女幻影”,诱发“羊群”对幻影群起追逐,这就是庄家套牢“羊群”的陷阱。
四、对于股价操纵的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及其原因的解释,本文主要从个人投资者、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建议:
(一)个人投资策略。作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我们应当有自己的想法,掌握全面的股市信息,多关注K线图。当短期内股价突然上升或下降,即羊群效应可能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认清大盘的局势,不要盲目跟风,根据自己对于股市的判断,合理地买进或者卖出。尤其是当股价大跌时,不要恐慌,这也是抄底的好机会,看准时机果断买入,学会逆向操作,充分利用羊群效应进行投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投资组合来分散股市投资的风险,被操纵的股票永远都是极少数的存在,这样可以减少羊群效应发生后的损失,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己对股市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来认清股市,进行一些模拟炒股来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锻炼自己对于股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政府要做的就是使投资结构合理化,发展和完善机构投资,减少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让机构投资者引导理性的投资理念;其次,进一步推进以市场规范和市场化为主旋律的制度革新,进一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游戏规则,规范信息的披露;最后,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庄家操纵股票价格的行为,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加强管理层的监管力度。
(作者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于鸿均,王震.论庄股识别[J].金融研究,2005(10).
[2]吴佳哲.基于羊群效应的P2P网络借贷模式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5(11).
[3]蒋学雷,陈敏,吴国富.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的ARCH检验模型与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
[4]杨丽静.基于沪深300我国股市的羊群效应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3).
[5]徐蔼婷,徐秀明.也论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J].浙江统计,2003(6).
[6]王晶.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基于上证50指数的实证检验[J].江淮论坛,2014(5).
[7]王谦,卢光峰.基于CCK模型的中美创业板市场羊群效应比较[J].金融发展研究,2013(8).
[8]徐浩峰,侯宇.股市传闻、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散户认知负向偏差[J].财经研究,2014.40(5).
[9]许年行,于上尧,伊志宏.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J].管理世界,2013(7).
[10]师文睿,薛耀文.浅析股市中的羊群效应[J].中北大学学报,2008(2).
[11]汪天都,孙谦.K线图技术与市场有效性[J].管理现代化,2014(4).
[12]吴华霞,张华.“羊群效应”在我国股市的表现影响及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1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