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安国中药材产业链利益分配研究
第619期 作者:□文/张 昱 王建忠 赵瑞东 时间:2019/10/16 11:00:27 浏览:432次
[提要]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中药材等行业。安国作为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虽然中药材产业取得显著成绩,但是缺乏深加工,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利于中药材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安国市主产的中药材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年鉴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链;利益分配
资金资助: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经济岗;通讯作者:王建忠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30日
中医是中华民族独特而庞大的医疗宝库。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中药材等行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健康和保健等行业。在2016年8月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这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此,研究中药材产业链利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现状分析
(一)种植环节成本收益分析。种植环节处于中药材产业链上游本研究在计算种植环节的成本时,借鉴其他农产品的种植过程进行分析,中药材总成本有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构成,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物质费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购买的种子、种苗、化肥等物资,以及灌溉、机械使用费、病虫害防护费和其他服务费等。具体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表1、表2、表3)
通过综合分析三种中药材的成本收益数值,容易发现2015~2017年中药材的平均亩种植成本利润率达到112.60%、105.57%、112.20%,由此可见,种植环节成本利润率都超过了100%,说明种植户的收益足以抵消成本。
(二)流通环节成本收益分析。流通环节涉及主体主要是各个药材批发商。药材批发商是中药材从种植户到加工企业的桥梁。2015年收购菊花价格为13元/公斤,小白嘴5元/公斤,祁紫菀11元/公斤,平均亩流通成本为装卸运输费250元,质量检验费150元,人工费300元,运输途中还会发生一定的损耗,损耗比例约占采购成本的5%,2015~2017年大约中药材亩流通成本分别为3,000元、3,200元、3,200元,然后批发商还要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加工,会产生相应的加工成本;批发商最后将药材销售给加工企业或者直接在批发市场销售,平均收益为5,200元、5,500元、5,600元,实现净利润为2,200元、2,300元、2,400元,成本利润率分别为为73.33%、71.88%、75%,成本利润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且成本利润率较高。
(三)加工环节成本收益分析。加工环节是本研究中产业链的终端环节,直接面对市场需求,该环节主体是各饮片加工企业,最终产品为中药饮片。一方面中药饮片是中药材加工后的成品,可直接调配煎汤服用;另一方面它也是中成药的原料,供制药厂使用。2015~2017年原材料采购成本为3,500元、2,950元、3,000元,购入后需要对原药材进行初加工,加工费均为800元,企业各种资产每年折旧费400元,水电费100元,人工成本分别为700元、1,000元、1,000元,经过一系列的洗润、烘干、炮制等环节形成可供销售的饮片,2015~2017年获得销售收益为6,800元、7,500元、7,600元,实现净收益分别为1,800元、2,250元、2,300元,成本利润率为36%、42.86%、43.40%,虽然成本利润率有稍微增长,但是对比种植环节和流通环节,加工环节的成本利润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成本收益数据可以发现,饮片加工企业销售收入不能够补偿付出的成本,因此企业利润会很小。
二、中药材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评价
通过以上数据易得2017年,中药材在种植、流通、加工三个环节中的净利润分别为4,106.7元、2,400元、2,300元。单纯依据各个环节产生的利润数值来看,获得利益情况为种植户>批发商>加工企业。由于中药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稳定的周期,所以,仅仅根据每亩中药材在各个环节产生的利润大小来评价收益是不合理的。因此引入时间周期,采用公平协调度法来衡量分配的协调程度。
(一)方法说明。本研究采用公平协调度法来度量价值链上利益分配协调情况,在应用此方法时,首先对中药材各个利益主体的综合成本利润率进行计算,然后取综合成本利润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以此计算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能够反映利润分配的协调程度。
首先,计算各环节的综合成本利润率。中药材种植周期为一年(360天),批发商从收购中药材到将中药材卖给加工企业平均需要5天,加工企业从购入原药材到加工成饮片并售出平均需要15天。以最短时间周期5天为周期T=5天,则T1=360/5=72天,T2=15/5=3天,T3=1天。令Si和Ci分别表示第i个环节实现的收入和为生产所付出的总成本。那么,各环节的综合成本利润率可以用公式(1)表示为:
Zi=■×100%,i=1,2,3 (1)
其次,计算平均综合成本利润率,确定公平协调度。本研究测算各个环节协调度,将利益协调程度(0,1)由强到弱分为强协调、较强协调、中等协调、弱协调和不协调五个等级。处于不同等级的协调程度的取值范围如表4所示,取值越大,代表差距越大,说明越不协调,越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越阻碍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甚至危及整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表4)
公平协调度用vk来表示,即第k年度综合成本利润率的标准差σk与平均值Zk之比,用公式(2)表示为:
vk=■ k=1,2,3 (2)
(二)结果分析。由上文中药材种植、流通、加工环节的成本收益数据,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各环节综合成本利润率,将各个环节的综合成本利润率均值和标准差代入公式(2),可得离散系数,易知各环节利益分配协调度。(表5)
通过计算分析容易发现,2015~2017年中药材产业链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69、0.74、0.73,均处于0.6~0.8范围内,说明各环节之间的公平协调程度为弱协调。各个环节的离散系数较大,说明各个环节的收益差距较大,特别是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之间。这种分配的不均衡必然影响中药材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当前的利益分配格局需要在各利益主体和政府共同的力量下加以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通过2017年综合成本利润率分析知产业链各主体综合成本利润率大小分别为加工企业为43.40%、批发商为25%、种植户为1.6%,说明更多的利益流向加工企业,批发商的核心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种植户在中药材市场上更是没有话语权,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降低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不利于中药材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二)产业链各主体协调程度弱。通过公平协调度的计算,2015~2017年加工企业、批发商、种植户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69、0.74、0.73均处于0.6~0.8范围内,说明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处于一种弱协调状态,联结程度差,当前形势下,各个环节之间签订购销合同,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合作水平不高,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较为松散,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提高。
四、对策建议
(一)提高种植户合作意识。一方面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建立现代化生产经营理念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品种,兼顾成本和效益;另一方面加强种植户的合作意识,加强与产业链的联结程度。由于种植户普遍缺乏管理能力,且“小农思想”较为常见,因此应当通过建立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开展各种关于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培训,培养种植户的合作意识,是他们树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价值观念,为更好的参与到产业链中打下基础。
(二)促进产业链之间合作。批发商是连接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桥梁,加工企业是实现药材增值的关键,加工企业与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能够为其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因此加工企业在选择批发商时,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药材批发商,并加强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严格控制批发商提供的药材质量,做好严格把关;二是要对地理位置以及种植户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等进行综合考虑;三是考虑批发商的信用、口碑以及可持续经营能力等。
(三)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利益监督约束机制。注重风险管理,保障产业链的顺利运行。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完善风险保护机制。对于自然风险可以通过政府扶持和资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加强中药材保险体系建设,由政府及当地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市场风险也是产业链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当地农业部门和加工企业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职能,为产业链发展做出正确决策,及时发布信息。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阔,江康.基于风险考量的有机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
[2]范辉.试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8.38(10).
[3]魏益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模式探讨[J].粮油食品科技,2019.27(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9205 位访客